方寸之间:傅朝阳和他的篆刻

前言

传统包括工稳,而工稳又不等于传统

傅朝阳有一个同名的微博,我是在微博上认识他的,他的博文风格辨识度很高,大部分都是用九宫格来分享自己的篆刻作品。

即便是不懂篆刻的人,看他的微博,也会感觉很舒服,因为干净利落。等和他碰了面,发现其人也干净利落。

傅朝阳是职业印人,诗书画印,在当下潮流职业面前,总有些夕阳产业的意味,因此很多人以为他年纪很大,但其实,他是89年生人。三十出头,正当年。而他的艺术造诣,在同辈中已属佼佼者。

傅朝阳和他的自用印“得盦”

海上吴子建先生,就对傅朝阳青眼有加。他曾跟人讲,若巨来先生看到有如此天赋的后生一定高兴的不得了。巨来先生,大家都知道,是近代篆刻的宗师级人物陈巨来,吴先生就出自其门下。

傅朝阳与吴子建

图自平湖玺印博物馆

在篆刻圈,吴子建先生因为为人低调而早有印坛大隐的雅号,二十出头就已经闻名圈内,谢稚柳先生后期的收藏印大半出自其手,堪称巨翁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篆刻家。能得到他的首肯本身不容易。今年在平湖,吴子建先生还向傅朝阳托付、索刻自己的收藏印。更见其钟爱了。

一直以来,傅朝阳都被视作“工稳”一路的印人,但是他说,“工稳”不等于“传统”。因为文人篆刻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是印内印外两方面功夫的综合体现,时下风气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所以现在的印人自然就有了先天不足。很多人看不上工稳一路,在写意路上又不得要领,而堕入狂怪烂俗之列。这样一来,反而更显得“工稳”传统了。——这是一个辩证的看法,重点就在于不要拘泥于印石的方寸之间,而应该多积累知识、开阔眼界。

大观堂

大观堂

傅朝阳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在告诫自己避免俗滥寡味,努力于工稳印风的版块上探索生机。

傅朝阳冲刀效果

傅朝阳篆刻细朱文过程

傅朝阳篆刻边款

从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到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再到杨守敬的“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无一不是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这也是傅朝阳认定的前进方向。正因为如此,让他在当今创作群体中颇获佳评,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年轻篆刻家之一。

陈佩秋

李懿桐印章

艾轩之印

志强

刘君眉

万壑松风

莫言印信

花消英气酒祓清愁

崇本堂张铁林收藏印

任重

我后来才知道,傅朝阳本人的专业其实是中国画,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北京人文大学书画艺术学院国画系,对中国画这一门类,下过许多年的硬功夫。

下面这幅山水是他大学期间摹自传为李昭道所作的《明皇幸蜀图》,《明皇幸蜀图》是一幅典型的青绿山水,这类画的难点一在于线条,得有古拙的气息;再就是敷色,要不落俗套。董其昌曾批评后世仿作“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而傅朝阳很好地诠释出了原作的形象和气韵。这跟他在艺术理论、艺术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接触不无关系,也与他的印学思想相通——功夫在艺外。

纵观傅朝阳的篆刻作品,已具有较高的造诣。他受流派印风的影响,对多种印式运用自如,颇有旧时的文人气息。

其细朱文印精心布局,以刀代笔,线条排布均匀,疏朗大气,显示了扎实的传统功底,布局十分均衡、线条自然流畅、面貌旖旎多姿,看出了运用刀法的娴熟。

半宾室

曾在真定郭鹏家

印文:健碧

淳庵

此怀何处消遣

印文:任公子

印文:逸矦

印文:逸矦

印文:逸矦

印文:逸矦

胆瓶花落砚池香

得佳趣

多读补多忘

管领湖山

拢月轩

满纸云烟翰墨香

眠琴馆

南溪草堂

素处以默

为之堂收藏印

为之堂珍藏印

我与我周旋

吴玉明印

午憩楼

泄尘羁

泄尘羁

徐志霖书画鉴赏之印

益君堂收藏书画印

有鱼堂

指月斋

日安

其白文印则吸收汉白文印精华,印作空间均匀,线条空灵,紧密有致,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古玺印具有线条劲挺、古朴苍拙风貌,将秦汉印风格表现贻尽,显示了较强的运刀能力;鸟虫印取古鸟虫印风貌,融当代探索,富丽俏美,千姿百态,极具飞舞、流动之美。这些印作,综合运用朱、白两种式样,显示了高超的驾驭能力,每一种式样都得心应手,线条流畅中有古拙之态,精细之中寓有儒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印文:陈筱君印

戴维

秦岭之印

书法右军

思咏轩图书记

孙洁

一苇书屋

刘晓信印

浓香暗沾襟袖

长乐无极

篆刻艺术自肇始之初绵延至今,起起伏伏而未曾中断,这其中,正是因为有众多创作者参与并见证,傅朝阳也正是其中一员。孔子云:三十而立。傅朝阳刚过而立之年,未来可期!希望接下来,还能遇到他更多的好作品。

(0)

相关推荐

  • 洪亮主编:金刚经印谱(十八)

    编者按:在洪亮书画艺术馆开馆5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洪亮导师主编的<金刚经印谱>,后续将继续推出<道德经印谱><论语印谱>.三部鸿篇巨著的印谱是洪亮导师邀请西泠名家共同创 ...

  • 方寸之间藏乾坤,气象万千铸秀丽:典藏文史中原·篆刻篇

    原创元谷元2017-02-13 20:43:20 篆刻,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因印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直至近现代 ...

  •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赵旭 ...

  • 方寸之间 “印”证时代 《新时代 新西藏》主题篆刻创作谈

    文/崔晓晓 崔晓晓在创作 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从战国古玺印开始,至今有24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产生不同风格样式印风.据藏文文史书籍记载,西藏印章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开始使用. ...

  • 名家篆刻赏析,美在方寸之间!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邓石如的朱文印,如'燕翼堂'线条婉转,夸张屈曲,又很刚健:白文印也流动圆转 ...

  • 张德胜(中国篆刻)印章艺术作品欣赏—篆刻艺术家的方寸之间

    中国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篆刻 ...

  • 篆刻的无法之法:方寸之间,功力尽显

    邓石如 一个孤独的灵魂,终其一生都隐于荒野.他的生命游走于天地之间,他的心灵远涉上古,他感知来自遥远年代的微弱脉动,他从石头和青铜中发掘美.他以其天才,在历史的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他,是邓石如. 清 ...

  •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西泠印社理事王义骅的篆刻之路

    篆刻艺术集书法.章法与刀法于一体,一方印中,你既能欣赏到潇洒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大气舒适的框架布局,同时兼具生动质朴的雕刻神韵,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而提起篆刻,绕不开的就是 ...

  • 方寸之间现风神

    方寸之间现风神 --<中国印学博物馆展陈印章精粹>出版 作者:陈国梁(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编办主任) "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一直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的学术宗旨.中国印 ...

  • 几只秃笔,数把钝刀,于方寸之间著春秋

    蒋瑾琦 字天雷  号泼天斋主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印社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无锡市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氿印社社长 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一.五届(全国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