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清朝最终完成中国大一统的秘密?

众所周知,中国大一统的最终完成是在清王朝时期。

如果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康熙三征噶尔丹的故事,这个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说得很多了。

点击加载图片

康熙剧照

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九子夺嫡”中,康熙任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入藏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结果仗打赢了,而皇位却给四阿哥胤禛给抢走了。

到了雍正年间,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被雍正称为“朕之恩人”!年大将军也因此“功高震主”,落得个自缢身亡的下场。

后来年羹尧的副手岳钟琪,那个据说是岳飞后代、书生曾静想策反的那位将军,在和通泊大战中遭遇惨败。雍正大怒将其下狱。

这些著名的事前前后后,都与一个对手有关。就是蒙古准噶尔部。

点击加载图片

年羹尧画像

包括乾隆时期的大小和卓战争以及最后道光时期的张格尔叛乱,都是与准噶尔部的战争。

这一场战争,就是清朝实现大一统的关键之战。

百年战争

清朝对准噶尔的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极具挑战性,也极为考验双方的实力、耐力与精力。

当时,准噶尔汗国鼎盛时,其疆域包括中国西北广大的地区,甚至连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都在准噶尔的控制之内。

这场战争打了有多久呢?有点吓人,到最后平定接近130年,历经了五代皇帝!

对准噶尔的战争打完,中国的西北边疆才算正式纳入帝国版图。

这场战争的难度有多大呢?

这里就说其中难度不是最大的一场,平定大小和卓之战,从战争开打之前的乾隆十五年,就开始在陕甘囤积粮食与马匹,到乾隆二十年开战。就足足准备了五年。

点击加载图片

乾隆画像

每次打仗别看前线作战的似乎都是两三万人。但是从内陆往陕甘疆地区数千里之遥,所需的粮草辎重人马、护送队伍等通常都要1:10的比例。

也就是说前方打仗要一万人,内陆就要调动十万以上的人员来进行后勤保障,而且往往需要数年的筹备。

每运到前方一石粮,在路上就要用掉三四石。

在马驮人扛的古代,这种仗你说代价高不高?

所以,乾隆平定大小和卓的这一场战争就花了3000多万两银子,相当于清政府大半年的财政收入了。

为何要打呢?

从清朝入关开始,清廷把控制北方的蒙古作为国策。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历代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点击加载图片

而当时崛起的准噶尔部就是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准噶尔的不断扩张将导致整个满蒙地区的统治崩溃。

因此,到了康熙朝时,康熙就敏锐地意识到准噶尔部是清帝国最大的威胁。

从1690年开始,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拉开了平定准噶尔的战争序幕。康熙帝通过三征噶尔丹,沉重打击了准噶尔部,余部逃往西北。

但到雍正期间,准噶尔部又开始强大起来,并不断支持叛乱。

大将军年羹尧平定准噶尔支持的罗卜藏丹津叛乱。但不到数年,准噶尔部策妄又崛起,双方又起冲突,打打停停。

再到乾隆时期,大小和卓又叛乱,乾隆二十年(1761年),清政府通过六年多的攻伐终于征服准噶尔部。

乾隆在疆设立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伊犁将军,修建“伊犁九城”。算是初步平定西北边疆。

而真正最后的战争,居然是到了道光时期1827年的平定张格尔(大和卓之孙)叛乱。以活捉张格尔为大结局。

点击加载图片

大将军兆惠

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不下数十场,许多战役也很精彩。比起英法百年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难打?

看看历代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也会大概知其梗概。

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从汉武帝开始,虽然前期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获得了许多重大胜利,但后期又开始拉锯战,汉帝国也从此衰落。

唐朝对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前期是打赢了,但最后打来打去居然打出来一个安史之乱,唐王朝就此分崩离析。

宋朝就不用说了,直接被蒙古灭国。

而明代对于蒙古人两百年的侵扰,呈现一种僵持状态,更像一个南北朝的对峙形式。

游牧民族迁徏性强,分布又广,战争成本低。你可以打残他,但过不了多久他又聚集恢复了。

这使得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往往是长期而艰巨的,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是因为清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还真不是。

象雍正朝的和通泊战役,清军就被打了个全军覆没,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差点被擒。雍正朝的四次战役基本上二胜二负,双方只能议和停战。

再看乾隆期的清缅战争,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清军都是惨败,只是第四次算打了个平手。勉强拿到一纸合约。

点击加载图片

其实清军在入关之后,其战斗力就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开始是八旗兵不行了,后来上绿营兵,过不多久绿营兵也不行了,到了曾国藩时期只能是靠私家军队才能打硬仗了。

既然战斗力不怎么样,那清王朝是靠什么打赢的呢?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打仗就是打钱粮。能够长期扩张并稳定疆域,其秘密就在于清朝良好的财政能力。

历史上的这类型战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打匈奴,那可谓耗尽国力。

汉武帝不仅打光了文景之治时期的所有储备,还不断增加百姓税赋。汉武帝的征税达到文景时期的两倍,然后又是盐铁收为官营,大肆搜刮。

甚至发展出很奇葩的告缗政策,隐瞒家庭收入者治重罪,还鼓励老百姓告发他人。这样就弄得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都基本无法生存,把社会的基本财富都给打断了。

点击加载图片

武帝的横征暴敛导致汉帝国社会千疮百孔,起义不断,汉武帝晚年不得已下《轮台罪己诏》检讨自己的扩张政策。

所以,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要支持一场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是很难想象的。

但中国社会发展到清王朝时期,政府的财政管理已经到了一个较成熟的阶段。

清朝财政出人意料的好

首先,清朝的财政以粮产总量增长为基础。在清顺治年间,即大力鼓励新垦田地,并实行垦荒减免税收政策。

到乾隆年间,干脆对于新垦田地免税,这大大提高了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当时长城外也大量种田,边疆地区的开垦大幅增长。乾隆时期,全国的耕地史无前例地达到了20亿亩。

而且清王朝各代皇帝对于田地的普查统计都很重视,朝廷定期清查全国田地的总量。避免了历代以来很多豪强大户隐瞒田地、偷税漏税的问题。

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上升,亩产量的提高,清帝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点击加载图片

清朝的漕运粮食

历史上,秦汉时期,粮食总产量约为417.6亿斤,隋唐时期为624.6亿斤,宋辽金元时期835.2亿斤,明代则为1392亿斤,但到了清朝乾隆晚期,一跃达到2088亿斤。

粮食总产量的提升使得清政府田赋总收入也水涨船高。

商业税的收入较高

而且,清朝的工商业相对也比较发达,这个我们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中可以看到,清朝的财政收入除去海关收入,还有内陆的常关收入。

清朝的八个常关如大运河、喜峰口等交通要隘之处,每年的商业税收入可达到近600多万两。

这与清朝的疆域较大有关系。

清代以前,蒙古与内陆是不能通商。像铁锅、绸布等生活必需品,草原上都很缺乏,每次需要东西就只能到内陆来抢掠。

最典型的是明嘉靖年间发生的“庚戌之变”。

为什么打仗呢?

就是因为蒙古俺答汗提出和中原地区通商贸易,而嘉靖皇帝一口拒绝,就导致了蒙古俺答骑兵不断的侵扰内陆,居然一直打到北京城外,弄得一片狼籍。

点击加载图片

高拱主持隆庆开关

最后,到了嘉靖的儿子隆庆帝继位,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力排众议,才允许以通贡方式把事情平息下去,这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

而到了清朝之时,大家都是一个国家了,所以只要设关卡收税就可以解决问题。此时,关内外的贸易也发展良好,朝廷自然也就乐得收更多的税。

这也成为清朝的一大财政支柱。

从康熙开始,每年的国库收入均在4000万两左右,而且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

清乾隆1791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4359万两白银。对比明代,收入较高的是1602年,即万历三十年也不过是2295万两。多出近一倍!

很明显,清朝的财政收入要强悍很多。

清朝支出较合理

这与清朝的财政支出结构较为合理有关。

譬如皇室子弟的世袭俸䘵这一项。

在明朝时,因为朱元璋疼爱子孙,他就规定自已的子孙都要封王,亲王享受俸䘵一万石,郡王2000石,要知道当时的一品官俸䘵才1000石,而且皇帝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世袭罔替。

在老朱时期,问题还不是太明显,他自已有24个儿子(不含死去的儿子)。

可是到了中后期,朱家的子孙开枝散叶,越来越多。国家的负担就越来越重,到了明嘉靖年间皇室成员就增长了80多倍。

点击加载图片

1562年,明帝国全年的田赋合计2600石,而分给各地亲王的收入就达到800万石,仅宗室的俸禄支出就占国家田赋收入的30.7%。

到明朝中后期,政府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发生战争时只能给老百姓加税,加税又引起农民起义,最后到亡国。

从这一点看呢,清王朝的确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清朝则是规定皇室子孙每一代降一级,亲王到了第二代就是郡王,第三代就是贝勒,待遇也一代一代地往下降。

清朝到末年,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就是八个。国家对于皇室子弟的供养负担就轻得多。

另外,宫廷对于太监数量的严控也省却了很多开支。清宫廷的太监数量一般不过三千,而明代因东厂、西厂等特务政治多,到中后期,太监达到3一6万人。

所以,从支出来说,清朝的财政支出控制得也较合理。

疆域的管理成本较低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治办法较为有针对性,并没有一味地直接管辖。对于管理成本较高的边疆地区,清朝设计了特色的管辖制度。

最难处理的就是部落众多、地域广阔的蒙古地区。

清朝将蒙古分化为内外藩两部分。

对于外蒙区,朝廷采用较松散式的会盟制度管理,由朝廷对各部盟划分好边界,给予部盟较大的自治空间。中央只对边疆外交、部盟纠纷、重大司法等事情进行管理,使各部盟都可以相互制衡、和平相处,又服从朝廷。

而对于内蒙区则以加强型的旗领制度直接纳入中央管辖。司法、行政、税收等都收归中央。

点击加载图片

这样,对于整个蒙古既可以起到分化作用,又保障了朝廷对蒙古地区的有效管理。

同样,清廷对于藏、疆地区的管理也是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管理管理,理得较顺,就管得较好。

这就使得朝廷不致于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管控,治理成本也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增加。

国库充盈

既然国库收入较为稳定,而支出又有良好的控制,国库的盈余自然就多。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国家府库存有5000万两银子的盈余。

雍正即位后,因为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财政政策实行,国府盈余达到了存银6000万两。

到了乾隆三十七年,国库盈余更是达到了7800万两。

以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例),这一年的财政收入为4854万两白银,而当年财政支出3451余万两,统计略有出入。

通常每年盈余六七百万两问题不大。这使得政府支出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点击加载图片

乾隆南巡

如乾隆朝“十大武功”的所有战争总花费1.5052亿两,注意这里并非加收了百姓的税赋,因为康熙曾规定过“永不加赋”。

相反,乾隆年间还史无前例地普免了五年的天下税赋。这种事情历史上只有汉朝文景之治才有过。

即便乾隆打了那么多仗,免了那么多税。但是过不了几年国库就又恢复起来。这种财力不是一般朝代可以承受的。

象明朝张居正改革十年期间,国库好不容易攒下一千万两银子。万历皇帝发动的“三大征”就一把打光了。到后期,与后金的战争就往往没钱。

所以,清朝的持续扩张能力,其实就来自于当时国家府库的盈余。

皇帝的素质也不同

令人罕见的是,清朝皇帝一直都比较勤政,很少会出现昏君之类的。

从清朝开国,到乾隆帝一共六位皇帝,在才干与主政能力上都是很强势的君主,即使到了嘉庆、道光时期,皇帝也是很勤政的。

这与清皇室的教育一直是抓得很严有关。请参看《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35年那次翻天改革的皇太极》。

连续出现能力较强的君主,对于国家财政就能不断的改革。

像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的改革就很显魄力,将丁税一并纳入土地税之中进行收取,就彻底取消了老百姓的人头税。

点击加载图片

雍正画像

只按田地的多少进行收税,谁的地多谁交的税就多,这在现在来说也是很公平的事。

这样就促进了无地农民与手工业者的自由迁徏,使得民间工商业得以繁荣发展,民间的生存空间也就加大了。为政府的税收(包括内务府小金库)提供了更多的税基。

所以这一代皇帝没搞定的事情,下一代皇帝又可以接着干。

与准噶尔这种长期拉锯式的战争,之所以能够彻底平定,就是从康熙、雍正、乾隆时,能够一代接一代努力。

其间虽然多次用兵失败,但是国库足就有国库足的好处。打输了,回来重整,筹备几年又能待机再战。

这也是清朝最终能够不断扩张,成就大一统的真正原因。

大一统背后的隐忧

当然,清朝的财政虽然相对于历代王朝而言,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但实际上,清朝也的确也是一个“贫困的盛世”。这主要来自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清代人口从明代的一亿人,到乾隆时期达到了三亿多人,人口涨了三倍多,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就很低了。

人口问题一直困扰清朝中后期的皇帝,但是在当时并没有解决的实际办法。

既是超越的时代,也是被甩开的时代!

直到近代,才发现来自西方的现代财政国家居然弯道超车,已经将中国甩出了几条街。

清政府取得的这些成就,居然在英法等欧洲国家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到1812年嘉庆十七年时,英国这样一个岛国通过光荣革命与工业革命,其财政收入已经是清政府的4倍之多,即19511万两白银。而当年清朝财政收入是4013万两。

两者迎头相撞,谁头朝下就不用说了。

这样,中国在清朝时期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但同时也面临到巨大的危机。

参考资料: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简读中国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