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中古、近古:这三“古”,到底该怎么区分

我们去形容《周易》成书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这么八个字,叫作“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它的意思是说,《周易》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和三位圣人,三个时期就是“三古”,三位圣人就是“三圣”。

所谓的“三古”,指的就是“上古”、“中古”和“下古”,而“三圣”则是指伏羲、周文王姬昌和孔老夫子;而且,它们是一一对应的,“上古”对应“伏羲”,“中古”对应“姬昌”,“下古”对应“孔子”。如此一来,“三古”各指的是哪段时期,就出来了:“上古”指的是伏羲时代,“中古”指的是夏商周三代,而“下古”则指的是孔子时代。

这是对《周易》成书时间及作者的普遍说法,当然,也是“三古”的一种说法;那么,“三古”真的就是这三个时期吗?上古、中古、近古,这“三古”又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其实,这样来区分“三古”,是有些瑕疵的,因为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则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而孔子就生活于春秋末期;如此说来,孔子就是“东周人”,自然也就是“周朝人”,这岂不就与夏商周的“中古”矛盾了?所以,我们不妨这样来区分“三古”:“上古”为“伏羲时代”,也就是“尧舜禹”及之前的那段时期;“中古”为“夏”、“商”和“西周”(注意是“西周”,而不是“周”)三个朝代;而“下古”则是指“春秋战国”一直到如今。

这个区分方法显然要比前者更加科学一些,不过,却仍然也是有瑕疵的,这个瑕疵就在于“下古”,我们说“下古”指的是“春秋战国”到如今,可是,“如今”又怎么能够称为“古”呢?所以,“下古”一定不包括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今天,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就又产生了,那就是——“下古”是到什么时候截止的呢?

我们先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一看有关“三古”区分的其它说法。《礼记》中说,“ 伏羲为上古,神农为中古,五帝为下古”; 《敬斋古今黈》中说,“伏羲至尧舜为上古,三代(夏商周)之世为中古;自战国至于今日以前为下古”;《书断·神品》中则又是以书体的演变过程来区分“三古”的,它是这样说的,“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总之,对于“三古”的区分,各有各的说法。

不过,现在有的史学家提出了更加新颖的观点,他们认为:先秦两汉为“上古”,魏晋至明朝中叶为“中古”,明朝中叶以后到“五四运动”为下古。显然,这样的说法不但排除掉了“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就连“夏商周”三代也被排除了,不过,这样的区分方法到底准不准确,我们暂且不论,只是“下古”截止到“五四运动”的说法,我们倒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不管什么“古”,只要它还是“古”,就必须得有一个截止日期,您说是吗?

好了,以上就是针对上古、中古、近古这“三古”的话题,至于它们到底该怎么区分,亲爱的小伙伴们,你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快来一起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