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慢慢走 ......(3)
这座小城不大,远近高低,这两天透过窗户响起的是运动员进行曲慷慨激昂的调子,似乎它现在是学校各类活动开场前的标配曲目,孩子们都在过“六一”了。
早晨上班的路上,两个小男孩背着沉重的书包急匆匆地往前走,坠到屁股上的书包好像临产孕妇沉重的小腹,有些吃力地依附在孩子柔弱的身体上,
两个孩子有些担忧地谈论:“我们班节目要是拿不上第一,老班肯定又生气了。”“六一”的节目难道也要排名?
不知道何时起,我们的教育彻底进入竞争化时代了。
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孩子的每一段生活都被“不能输”的思想主导和驱动着,童年时光都被大人规定的“特长”“兴趣”班强行地挤压和规范化,我们的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当听到小学生感叹:“活的真累”“一天真没意思”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们真的为我们的教育担忧。
一方面,是学校掩耳盗铃式的素质教育,孩子们逐年攀升的“近视率”,孩子们敢怒不敢言的音体美空堂课被挤占的无奈,越来越让人担忧的体育测试成绩,为了成绩刷夜不息的拼命式学习......
另一方面,是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因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为进城上镇陪读,课后家庭作业、学科和特长辅导市场付出的高昂的成本和代价。
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一次统考,班里的孩子最低的考了85,在全县的成绩还未揭晓前,他还很焦虑的向我打听,是不是自己班这次又考不到前面去了。在这个成绩胜出就是赢的现状下,我们的教师每时每刻都把教育当做“赢”的事业和“成功”的事业。“输不起”的思想让每个身处在竞争中的老师心灵长期处于一种全面焦虑和压抑的状态当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教育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也是一种紧张、担忧和焦虑。
有时候,我真的在想,当每个人的成绩都胜出的时候,成功和失败又有什么区别,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一次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那我们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真正懂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生命纯净朴素的美好和希望。而不是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的本真,扼杀我们的未来的希望。
我们也需要成功,但任何追逐功利的教育都是对教育的伤害,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但我们的教育如果长此以往,在这种近乎拼命的学习强度下,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在走上工作岗位还能长久保持一种持久专一地对学习的喜爱和热爱。如果我们再不关注老师和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师生的身体是否还能一直保持这种持久性和忍耐力,长期投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当中。
其实,我们最担心的是多年之后,我们的“成功人士”对身边的细微和美好毫无感知,而在“成功”之时对生活充满虚无感、厌恶感和无聊感,我们的教育只让他走向“成功,”却没有强健他们的身心,丰盈他们的灵魂,一个只有“竞争”和“赢”的教育,没有关注人和未来的教育,总归是不好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