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两大流派:时方派,经方派

来自专栏极简经方,用方证相应的角度去认识经方

经方,狭义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广义是唐以前或者用张仲景治疗法则所组的方,方药理论来源于《神农本草经》,以六经八纲的辩证体系为理论指导,

经方的药物比较简单,大多在5味到10味药左右,配伍精当,气势恢宏,对于症状一药一症,不多不少,其加减又千变万化。每个方都有相应的症状,其核心理论就是方证对应,其中《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为辩证过程,以方证为目的,论述了所有疾病发生的基本脉证规律与治则方药,是中医辨证治疗学的总论,而《金匮要略》是以杂病为纲以方证为目,属于各论。

经方强调方与证的严格对应。譬如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在“无汗,脉浮紧”与“汗出,脉浮缓”上的症状区别。如“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与“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之间的细微差别。《金匮要略》中有“发热而呕者,小柴胡汤主之,”等等。

方证辩证在临床上并不重视病理,病机,《伤寒论》里极少有病机术语,如气虚血淤,肝阳上亢,都是直接给一组症状,再给一个方,告诉其加减变化,绝不空谈。但并非没有病理,经方方药之中蕴含独特的理法方药,这就是之前我文章里面说到的“法”“术”

时方,是以唐宋以后的方剂为主,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为指导的辩证思想。张元素创造“药物归经”正式开启了时方时代,这一流派从唐宋开始流传最广,一直都是历代中医的主体,到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医生基本上都是时方派,教科书也是按时方派的思路在教,辩证思路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气血阴阳,脏腑虚实,判断病机,确定治法,比较重视每一个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更偏重于辩病相比经方而言。

eg:唐以后时方兴起,以至于大部分医家脱离《神农本草经》用脏腑五行,或者是经络体系来解释《伤寒论》,就如同今天西医一个劲的往中医身上套,套不上的也要强行解释,套的上的就是所谓精华自圆其说。后世的《伤寒论》也有些许创新,不过流弊更大。

到了清初,出现了叶天士和徐灵胎二位大家,叶天士为时方集大成者,用药清灵,其法飘逸,组方多不出七味,方里行间多有仲景法则。徐灵胎用方古朴厚重,出身于书香门第,因家人多患病而去,立志学医,因受时方影响较小,研读《伤寒论》实得仲景真传,读他的医书医论《医学源流论》,独立思辨性思维极强。

时方治病常常面面俱到,方大药杂,经方单刀直入,药精而专。时方相对主观笼统,经方相对客观精准。所以一些老医生治病一辈子,一副药二三十味,治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

医家常以“效如桴鼓”来形容经方的疗效,但为什么经方的普及不尽如人意?虽然柯琴说“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但是大部分中医开方用药,都是用时方,或者是用时方的理论体系来用经方,从老师到学生都知道经方好,但是一开方就是时方,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是自金代成无己首开以《黄帝内经》解《伤寒论》以来,《伤寒论》的真实面目已被扭曲,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伤寒论》的认识理解。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到了后世,学伤寒论就从脏腑经络入手,严重的曲解了它的原意。特别是唐宋诸医家和后世的张元素开创“药物归经”学说,他的门徒将其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导致以后的中医,学医开方不离脏腑归经。方药赋予了浓浓的文化理论。大部分医生治病稀里糊涂的,在阴阳五行里兜兜转转一辈子。

第二点伤寒入手难,时方入手易。这就导致二者的中医群体基础不同,《伤寒论》一是难在它的古文,理解困难,第二点是伤寒论里方药的配伍和法则需要悟性和极强的思辨思维。但是大部分医生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所以先辈常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学中医难, 学好更难,学经方好的更是难上加难

时方入手易,越学学难,伤寒入手极难,往后越学越易。

时方经方的分水岭

所有流派 思潮变化 都离不开社会的经济发展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谈经方和时方最大的分水陵是在宋朝 宋朝是中国城镇化商品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 人聚在一起,开始有集市, 人们普遍开始了对金钱的崇拜 ,各个行业都是, 医生也开始固定下来变成直接盈利赚钱的一种行业, 学术领域开始出现理学的思想。

按固有的人性去理解一下 医生靠什么钱呀!靠买药 要是药数量开的少 治疗的快, 还怎么赚钱 ,所以那时候好多医生行成习惯不用小方, 都用大方 一开始就几十味药 。第二 要用名贵生僻的药 才能好去赚差价 抬高价 !第三 方药开始从治疾病,转向调养保健, 因为中药大家都能吃, 经常吃才能买的多 !而且当时理学盛行, 多是士人学医, 就特别容易给中医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读着书, 一个感悟, 就结合自己经验慢慢的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这个自己玩玩还好 ,关键是别人学不来 因为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也是时方如果没有人给你传完善的体系很难学好的原因,个人经验色彩太浓了,一般的平庸之辈如有人带着学中医,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辨体系 不能中医思想进行取舍 是绝对学不好的 ,因为他会在理论那层绕来绕去走不出来,关键是独立思考批判的能力!!!(这个不管学什么都是最重要的 多看书 多思考 锻炼自己的联想发散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因为世界上不管是艺术 心理学 哲学 人性 历史 里面蕴含的规则大道都是一样的 一法通万法通 )

说远了 从宋以后 我们中国人就喜欢搞这个,然后整个医学界就开始乱了 市场化介入,中医学术理学化 商业化 各个思想大家群魔乱舞, 能开宗立派的大家牛逼倒是没错呀!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个人体系!关键是, 不是人人都有你们这样的经历和才华的呀!马云是很不错 关键是不是每个人学马云成功的经验都能发财的 。然后从唐宋以后时方开始大规模兴起, 各种理论思潮开始发展, 代表人物钱乙 代表事例 八味丸变成了补肾的六味地黄丸 , 哎!应了齐白石先生的一句话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 。

到后来越来越糟了 学中医的门槛越来越高 理论越来越多 明朝的理学化 清朝的文学化 不写出一副好字 不说一大堆完美无缺的理论,阴阳五行 ,五运六气 都不好意思开方了 当然这些都和经济和当时文化也有一定关系 都似乎忘了 中医的本质是经验 是用嘴一点一点尝出来的经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