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90%的对虾病,这些工作你做好了吗?
近期,在帮邦水产线上交流平台有不少虾友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养殖的对虾出现体表发红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步足、游泳足、触角等处,并且引起对虾死亡。
针对这一现象,帮邦水产技术人员取病虾检测观察后,进行内部技术交流,初步诊断为红腿病。
一、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腿病
1、病原:弧菌、假单胞菌或气单胞菌等。
2、流行特点:
红腿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在全国对虾养殖区均有发生,感染对象多,中国明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均可感染。
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是对虾养成期危害较大的一种病。
流行季节为6-10月,7-9月最常发生,南方可持续到11月。有些虾池发病后2-3天之内几乎全部死亡。
越冬期的亲虾也患此病,但一般不会急性大批死亡。该病的发生与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密切的关系。
3、症状:
该病最显著的外观表现为步足、游泳足、尾扇和触角等变为微红或者鲜红色,其中以游泳足的内外边缘最为明显。
有时,头胸部的鳃丝也会变黄或者呈现粉红色,有的对虾可出现黑白斑,严重者鳃丝溃烂。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或潜伏于岸边,行动呆滞,在水中做旋转活动或上下垂直游动,不久便出现大量死亡。
解剖可见空肠,肝脏成浅黄色或深褐色,肌肉弹性差。病虾肝胰腺、心脏和鳃丝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到大量细菌。
4、诊断:
可根据对虾附肢及游泳足变红的症状初步诊断,但引起对虾附肢及游泳足变红的原因很多。
密度过高、缺氧、应激、水环境恶化、病毒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附肢变红。环境因素附肢变红一般鳃区不变黄,水环境改善后可恢复正常。
二、对虾红腿病发生的原因:
1、底部环境差
池塘底部环境恶化,天气炎热,吃时间的投喂造成池塘底部残饵粪便增多,底部有机物厌氧发酵,环境恶化,对虾长时间在池塘底部活动,难免会受到影响,造成红腿病。
2、天气变化造成应激
最近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池塘水温,PH,溶解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虾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应激性红体,虾脚发红。
3、水质指标恶化
池塘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对虾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造成对虾中毒,虾脚发红。
4、弧菌感染
天气闷热,降水多,底质差,弧菌大量的繁殖,对虾感染弧菌以后发生细菌性红体,并引起对虾的虾脚发红。
游泳足步足发红的虾可能不会引起大面子死亡,短时间内吃料也正常,但是如果不加以改善水体底质与水环境,势必会接着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接下来就是空肠空胃以及偷死,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
三、防治方法:
1. 预防:做到无病先防。
1)高温季节,使用超浓有机酸5亩/瓶,稀释后全池遍洒。调节水质、底质,预防病菌滋生,降低疾病发生率。可每半月进行一次。
2)定期在晴天上午泼洒扩种后的芽孢杆菌,一方面可以分解残饵粪便,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抗活性物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池塘的氨氮亚硝酸盐,使用时注意开增氧机。可每周进行一次。
3)养殖后期投喂增加,必须做到勤改底,勤撒速效改底片(20%过硫酸氢钾),改善底部环境。
2. 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做到有病早治。
1)可使用纳米银拌饵投喂,每瓶拌料20公斤,每天两顿,连用3-5天。银离子对微生物有吸附作用,当微生物被银离子吸附后,其呼吸的酶被破坏后就会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的作用。口服安全无毒。
2)在口服上述抗菌药物的同时,使用弧克(50%过硫酸氢钾)6亩/瓶稀释后全池遍洒,连用两天,杀灭细菌。弧菌领养殖户谈弧色变,几年前还没有针对弧菌有特别疗效的产品。近几年大家发现高含量的过硫酸氢钾治疗弧菌有特效。但是只有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果含量不够,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杀弧菌产品时一定要看含量。选择50%含量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的过硫容易氧化甚至燃烧,因此必须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成本一般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做不了50%的过硫,大家在选择该类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好真假。
水产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高温期?管理好水质是关键,要定期培藻、改底、杀菌、消毒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