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看”者,看待、诊断、治疗之意也。“病”者,疾病、病人二者均在其中。

一、中医只是在“调理”

当然这个“调理”不是大家通常说的,我身体没啥事,就是来调理调理。

这里的调理是指调“阴阳”,这个不是知周瞎胡掰,《黄帝内经》是这么说的。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黄帝内经》

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发现人体虚实、寒热、表里存在的偏颇,然后用药来纠正这个偏颇,让这些偏颇达到相对平衡就可以了。

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黄帝内经》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黄帝内经》

写到这里,聪明人开始懂了:哦,中医治病就是纠偏,哪里偏了纠哪里,纠到不偏就可以。

所以罗大伦博士有本书叫《阴阳一调百病消》,“阴阳只要一调,疾病立刻就消”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说的大致是这个道理。

二、为什么是调理到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病是人生八苦之一,也就是说病是人生在世的其中一个必备属性。农谚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所以不要贪求不生病,那是妄想。但想办法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更强壮一些是可以的。所以中医能做的事,就是纠正病人身体存在的偏颇,使之尽量恢复正常,减轻一些痛苦。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自己也不能例外,作为医生也只能是随缘尽力帮助病人罢了。俗语说“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就是教人明白这个道理,到了疾病要加重的时候,到了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往往会不论年龄、不讲身份。

只有明白了上面这些道理,我们在求医治病时,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更“正常”一些。

三、还会有人总是问,这病中医到底能不能治?

(一)、中医其实不治病

中医并不过多的重视疾病的诊断,不像西医,西医严格来说不诊断出病名是无法用药的。

通常来讲,中医更关注人体虚实、寒热、表里的状态,发现这些状态中存在的偏颇,然后纠正这些状态。如果能够切实对症,那么大病可愈,大病当然包括癌症等让人恐惧的病名;如果用药不对症,或疾病持续恶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那么即使西医诊断只是小病,中医也不一定能够治好。

比如2017年冬天的流感,知周治好了不少,但知周不需要看化验单,不需要知道具体流感病毒的名称,知周更多关注的是患者本身的 虚实、寒热、表里的状态,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中医多从主观找原因,西医多从客观找问题。

有人柳絮一飞就过敏,是该怨柳絮,怨春天,还是怨体质?

(二)、医生水平有高低

判断人体虚实、寒热、表里的状态,并纠正这种状态,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有人看到舌苔黄就说有湿热;

有人看到上火症状就知道清热解毒;

有人听说身体寒就知道用艾灸;

有人遇见大便干就知道用泻药;

……

不光是老百姓,有的中医也是这么干的。这样的人实际是学中医还没有入门,连中医的基础理论都没有学好。

当然即使入门了,个人的经验积累、临证判断等都会存在差别。所以每一个个体都不能完全代表中医,只能代表医生自己个。所以老百姓都知道“看中医是找某个医生,看西医是找某个医院”。

(三)、擅长病种会不同

中医们因为门派的不同,个性的不同,即使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都过关了,仍然会存在专长的不同。但这种专长不能与西医的分科看病划等号,中医擅长病种的不同也是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基础之上的,不同于西医的机械分割和程序化操作。

头脑灵活的朋友会问了:为什么西医不辨证,还能有效?这个问题很关键,知周会对此专门再写一篇文章。

(四)、病有轻重得知道

一般来讲,疾病越轻,越偏于表,得病时间越短,正气越足,就越容易好转或治愈,反之难治。

比如有的人失眠严重,多依赖安眠药;有的人高血压多年,一直服降压药;有的人糖尿病多年,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在用;有的癌症病人,体质差还已经多次化疗了 ……以上等等这些人群,如果见了知周说:“邢大夫,我的病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给我治好”,那么邢大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这样的病人签一个知情同意书,让他知道疾病的复杂性和医生水平的有限性。

有的病人就比较客观、理智,会说“我这病时间长了,也重,在你这里吃吃药,能帮我缓解些痛苦,西药能少吃点就不错了”。听到这样的话,知周就比较安心,只考虑用药治病的事就可以了。

(五)、别人好了你未必

知周自临床以来,大病小病都治好过不少,但知周几乎从不因此而自夸。即使有的人说我知道谁谁谁的失眠、高血压、牛皮癣 ……是邢大夫给治好的,所以也慕名而来。这个时候,知周多半要说:“我这里不包治,可以先吃两三次药试试”。因为中医不是针对疾病下手,只是在调虚实、寒热、表里的偏颇,偏颇如果能够得到纠正的话,疾病、指标或不适症状一般都会缓解。

但这事不一定,有些病长到有些人的身上,它就非常顽固,有些偏颇未必能够纠正过来,即使在别人身上有纠正得很好的先例。有的时候是病在好转,但症状或指标也有可能会反复,这个属于退病反应的范畴。有的人整体状态虽然好转,但症状或指标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这种不完美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

知周在给每个病人的嘱托单上都写着“大夫水平有限,此处就诊期间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三次调方后无效者,敬请另寻高明。病情出现严重或紧急情况者,请及时到就近医院急诊科就诊”,就是在客观的说治病这件事。

(六)、若不忌口别复诊

俗语: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忌口”只是一个代名词,是指在生病服药期间,甚至平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比如:禁忌生冷、辛辣、油腻、牛奶,不要熬夜、饮酒、滥用偏方等,详见文后推荐阅读内容。

有的病人来找邢大夫复诊时,反馈说服药效果不理想或病情有反复,邢大夫就会绞尽脑汁考虑用药是否得当的事。但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人的无效或反复是因为“不忌口”导致的。

有的人会主动承认说,不好意思,没有忌口;有的人不会自己说,大夫问到了,才想起这个事。真是白瞎了邢大夫满满的一张A4纸上的良苦用心啊。

有的人甚至怀疑服药禁忌,说别人家没注意的这么仔细,也好好的,我们已经很注意了,怎么还总是生病。当然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很丰富。

知周会说:体质差的和体质好的能比吗?这么注意了,还不行,要是不注意,你看看会成什么样子……或者你找个不要求忌口的大夫看看去 ……

(七)、影响因素实在多

病生在人的身上,所以中医更多在研究人,而不是研究病。而人这种高级动物太复杂了,复杂到难倒老祖宗。下面是神医扁鹊的六不治。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大致意思是说:人们担心的是病太多,而医生担心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有六种难以治疗的情况:一、狂妄、骄横、不讲道理、不遵医嘱的人;二、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养生、治病的人;三、穿衣、饮食不顺应自然规律,或温饱问题不能解决的人;四、阴阳即将离决,脏腑精气不能安定的人;五、身体极度羸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六、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生的人。有上面其中一条的话就很难治了。

所以治病这件事,三分治,七分养,患者为主,医者为辅。主导者和辅助者都不能颠倒了自己的位置。主导者要求辅助者全权负责,或辅助者越俎代庖,都是不讲道理的行为,有害无益。

(八)、五种类型要认清

知周的老师三七先生将疾病分为五种类型,敬请病家自己认清归属。内容如下:

治病求本,方不致误。依理而行,不入歧途。病因不同,深浅各异。详分类型,认清归属:

身病

饮食劳倦伤其内,六气感冒袭其外,并误药所伤,跌打所致,通属身病。可以草药、针灸、按摩、气功等种种自然疗法治疗,更重要的还在于治后的养。

心病

此为情志不和所致,喜怒哀乐发而不中节,因情志失和导致气血逆乱:怒则气升而不降,喜则气散而不收,悲则气消而不振,思则气结而不行,恐则气下而不升。通属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当拨阴取阳,明其君火,则自然阴霾四散,杲日当空矣。此病可以药物为辅,关键还在情志调节,不可本末倒置。

性病

性指秉性,王善人所谓怒、恨、怨、恼、烦是也。怒伤肝,恨伤心,怨伤脾,恼伤肺,烦伤肾。秉性一动,必然五脏受伤。当认己不是,找人好处,方能舒解结滞。要在拨阴取阳,化五脏阴性为阳性,则自然百逆全顺,诸境无扰,病魔无所着处。此非药力可解,非化性不足以拔根。

业病

业病为恶业感召,有宿业,有现业,果报尚未成熟,可行善积德补过,修行忏悔消业。业力退却,诸病自消。非药可医。

果病

此为宿世业果成熟所感,修行忏悔但可减轻,不能消除。当以慧眼观察,知为果报,自做自受,自然不怨天尤人,畏因不复更造,受尽自脱。此更非医药可解。

对于上面一些药物不能解决的情况,三七先生是这样劝诫的:

病有百药不痊者,当静室问心,知因达果,可以无惑。治法宜在忏悔中求之,体力不足,辅以心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治病亦然。

特录于此,与诸君共勉。

中医知周作者:邢玉良(主治医师)

(0)

相关推荐

  • 柴胡类方讲解五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柴胡类方讲解>五 柴苓汤,就是小柴胡和五苓散一块儿用,这么用."自觉发热半月,体温37.2℃左右"--自己感觉发热,西医说发热没有?- ...

  • 阴阳五行理论低效,中医呼唤新理论

    一套明确的系统理论是这个时代对中医的最大诉求.否则中医将继续沉沦下去. 有效当然重要.中医有效,被中医治好的人都说.这也是中医目前还能够生存下来的唯一原因. 但仅仅有效是不够的.人心本然畏惧未知的东西 ...

  • 中医不按西医病名治病

    我平日经常会遇到病人拿着化验单找我说:"我已经被确诊是支原体感染,希望您能为我开一副汤药治疗",那么我能否为他开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汤药呢?答案显然是不能!逻辑很简单,一个纯中医见到 ...

  • 中西医都能治病、就没有可比性了吗?

    中医西医谁更科学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西医以科学姿态自居,斥中医为迷信落后,为不科学.但是事实上,谁才是科学的?经我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只有中医理论,才是科学的,而西医理论,则是完全反科学的.其检验标 ...

  • 郝现军中医文化微信集第22条.与大学女同学朱lin交流中医思想、黄元御治疗鼻炎方、调理肺部寒热的中药...

    精品微信第22条.谢谢朱LIN同学鼓励,更多精彩内容在后面,学中医谈中医是我们中医人对祖国医学无限的爱,(日本汉方医因为没有像中国大地这样的良好土壤它永远超不过我中华大中医).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 ...

  •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不一样的,因此看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发热为例,门诊上我会问来诊的患儿家长有关孩子发热的情况,同时还会问很多看似和发热没有关系的其他情况,但重点是现在发生的, ...

  • 原来老中医是这样看病的(望诊)

    肝: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 ...

  • 古代中医给人看病,凭借的诊断仪器是什么?脉诊断病是核心技术

    在古代,人们找医生看病,医生所凭借的诊断仪器是什么?医生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这也是望闻问切四诊的由来.

  • 为什么好中医那么难找? 看病有讲究,这八类中医绝对不能找

    好多读者说,找不到能看好病的好中医,确实是好大夫太少,还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比如,在商业环境下中药的质量真的保证不了,有的大夫把药开的到位了,但患者喝了没什么反应,也有少数这样的情况.还有患者自身的原 ...

  • 中医手诊看病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中医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 ...

  • 国中移民山老中医告诉你:真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如果你去看中医,这个中医把了你的脉,看了你的舌苔,就能把你的症状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根本就不需要问患者的症状,就证明这个中医合格.如果这个中医把完你的脉,看了你的舌苔反而还问患者哪里不舒服,你就直 ...

  • 中医手诊看病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中医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 ...

  • 復泰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邢大夫,我一朋友,年轻时得了心肌炎,现在是心衰,肝脏也有问题,这种病中药能治疗吗? 邢医生,小孩子肌张力低,能不能治? 邢医生,我弟弟18岁,脸上一直长痘痘,喝中药能治吗? 邢仙,我最近患了盆腔积液, ...

  • 真正的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作为一个师承中医弟子,我觉得有必要讲述一下行万里寻找真中医以及拜师的艰辛过程,在访师学医的过程中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中医. 中医西医治疗感冒的不同方法 西医治感冒的过程就相对复杂,需要验血验小便拍X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