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 美篇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风俗。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还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晋公子重耳遭遇晋献公追杀,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介子推等一批老臣与之患难与共,介子推曾割下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王,介子推却不争功,背起老母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日子。
后来晋文公重耳想起了介子推,打听到他母子在锦山一带隐居,可是寻不到,便下令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介子推却不下山,母子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下令厚葬母子,改锦山为介山,以示追悼。晋国百姓为纪念介子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即介子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而合二而一,这就是现在的清明节。
二、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
清明节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自秦汉相传至今。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脍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雨染成红杜鹃”,这些都反映了清明扫墓的情景和气氛。
扫墓流程一般是: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修整墓地、以纸钱置坟头----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磕头、收拾。扫墓忌穿大红大紫,忌嬉笑打闹,忌墓地拍照等。
2.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在扫墓之余在山野田间游览一番,叫踏青,古代叫探春、寻春、游春。由此便联想到了《杨八姐游春》的戏曲:宋时杨八姐和九妹春游恰遇宋仁宗,宋王看中八姐,佘太君要彩礼“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这奇思妙想的礼单,风趣幽默,令人拍案叫绝。游春就是脚踏青草,观赏景色。古代妇女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田野道路,仕女遍满”,故清明节女人更开心,才有民间“女人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候,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在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里玩,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还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据说柳枝能祛病消灾,来源有二:一是介子推死时所抱大树死而复活,晋文公賜名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传至民间;二是受佛教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条蘸水普度众生。
4.植树
植树发端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前后种树好成活,长得快,“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1979年我国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这对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5.放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鳶” ,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据史料记载其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可以祛病除灾。在清明放风筝时,把自己的名字和灾病写在风筝上,风筝放高时就剪断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病、晦气被风筝带走了。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也有放风筝“放晦气”的说法。其实现在人们认识到,晦气是放不掉的,寻求快乐才是人生真谛,清明气候适合,放风筝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娱乐活动。
6.荡秋千
荡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唐代已成为清明节的普遍游戏,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清明节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蹴鞠、斗鸡等习俗。总之,清明节既有祭祀先人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亲近自然的欢笑,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注: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