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何淋漓 小幅更作意 ——评苦瓜和尚的两开小品:《望远图》和《桐荫书屋图》

大笔何淋漓 小幅更作意

——评苦瓜和尚的两开小品:《望远图》和《桐荫书屋图》

石涛原来姓朱,名若极,是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其父朱亨嘉,在南明隆武时期,被隆武政权中的瞿式耜等擒拿,押赴福州幽死。幼小的他,便由王府内官背负,逃至全州湘山寺,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他一生经历复杂、曲折,但于绘画艺术的追求却矢志不渝,并终其一生。他擅长山水、花卉,人物、佛像也很精到。笔墨奔放恣纵,不落画家窠臼。

石涛是清初画坛著名“四僧”之一。从年龄上排序,他岁数最小,列在第四,若从绘画成就来说,他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在山水、花鸟方面,创作出了大量精品,将中国画的山水、花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大江之南,无出其右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以“四王”为代表的“展卷古色苍然,毋论位置、蹊径,宛然古人”,“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杂他一笔,使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的醉心于古人笔墨技巧的态度嗤之以鼻。与之相反,朱耷、石溪、渐江、石涛等“四僧”的那种敢于打破常规,“法自我立”,师造化、重写生,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实作法,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富于个性的,独特新颖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四僧”当中,尤以苦瓜和尚最有代表性。他的山水画,面貌各异,品种繁多。创作手法极其灵活,不拘成法,无论巨帧、小幅、长卷、册页,不管山静水闲,木凋石坠,崇山峻岭,田野平原,都能随心所欲,任其挥洒。一切自然景物在他的笔下,任其驱使,搬前挪后,聚散离合,出奇制胜。像《搜尽奇峰打草稿》那样的长卷和我们眼前不足尺幅的《望远图》及《桐荫书屋图》就是典型的例子。

清 石涛 望远图 

我们先来看《望远图》:

前排杂树林立,如篱藩、如苗圃,婆娑有致,开门见“树”,一下子把它们都“植”在了观众的面前。细想,这样做,既丰富了后面山峦的内容而又简化了对山石的皴染,偷懒也需要智慧,“两得”只凭此“一举”,读者不能不赞叹他的奇思妙运。“山通一径斜”,有人沿着这个山间小道,直达山顶后,垂手站立,向远方眺望。目击之处,层峦叠嶂,烟环雾绕;茫茫云海,空阔无际。“山登绝顶我为峰”,那是自我感觉高大,但在别人看来,其实微不足道。如果山下有人,那根本就看不到你,你连棵小树都不如。石涛把这位登眺者画的,真还没有树枝那么大。他在远望,望什么?望山,山外也是山,望云?云外更是茫茫云海。望故乡?国尚无主,乡又若何!望新君?君在何处?“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这是他在长安时写下的诗句,真实的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

清 石涛 桐荫书屋图

我们再来看《桐荫书屋》,这是典型的倪高士“一河两岸”式的构图,空阔、冷寂。近处河边,两株枝疏叶稀的梧桐,分列左右,树后仅有诛茅一间。屋内,横卧一髻叟,从后窗向对岸的远山望去……石涛在另一帧山水画中曾经题过这样的诗,曰:“白云来屋里,绿树绕溪湾。及早辞车马,将身此处闲!”这首诗,极可以移到此画中来。如果前一张画《望远图》是表现作者徘徊不定、疑问连篇的话,那么此图则有了明确的答案——躲进小屋,远离尘嚣,逃避现实。

从石涛传世作品来看,其运用笔墨的技巧非常娴熟,有的线条粗头乱服、汪洋恣肆,犹如书法中的狂草,最能抒发“胸中意气”, 最能代表石涛,同时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嗟呼!古之所谓诗若文者,创自我也。今之所谓诗若文者,剽贼而已。其于书画亦然,不能自出已意,动辄规模前之能者,此庸录人所为耳。”这就是苦瓜和尚的所谓创作思想吧。

注:鉴藏印“邦怀”系王三锡(1716-?),字邦怀,号竹岭,江苏太仓人,清代画家。王昱从子,王原祁族人,承家学,擅山水,得其祖笔法。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