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丨考不上清华北大,连去街道办都“不够格”?
你好,我是聂辉华。
最近,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名单让很多网友“扎心”了。在公开显示的48个岗位中,拟聘用人员清一色全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其中北大毕业生38名,清华毕业生10名。
你可能很好奇,这是什么“国字号”单位,居然能吸引这么多顶尖人才?你错了,这只是杭州市某个区的招聘。按照行政等级,杭州市一个区就相当于一个县。只不过杭州作为副省级市,它的区比普通的县高半级。
更“辣眼”的是,这次面对“清北”招聘的岗位中,有8个岗位属于最基层的街道办事处。例如,一位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去了南苑街道办事处,一位北大生物学博士去了五常街道办事处。
杭州余杭区招聘公示(部分)
想想看,如果你老家的县政府及其下属乡镇,一次性招聘了48个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会不会亮瞎你的眼?
此事在网上流传开来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出来回应:第一,这是2018年的招聘公示;第二,这不是大材小用。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回应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出了更多问题。
问题1:清北博士去街道是不是人才浪费?
先请有关部门回答第一个问题:清华北大的博士去街道办事处上班,是不是人才浪费?
请注意,“浪费”的意思,不是说清华北大博士能否干好招聘岗位的本职工作,而是问其他学校或其他学历的人能不能同样干好这份工作?这其实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机会成本。遗憾的是,某些部门的人看起来没有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街道办事处是干啥的?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都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家常事务。
如果一个待人接物比较得体、做事比较踏实的中专生都可以干,那么让一个研究生来干就是浪费;如果一个普通研究生能干,那么让清华北大博士生来干就是浪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余杭区要证明这些街道办职务以及其他职务不是大材小用,那就请详细地说明一下,究竟这些岗位需要什么特殊的高级技能,以至于非清华北大研究生不可。遗憾的是,余杭区的官方回应没有get(抓到)要点,也无法自圆其说。
在任何一个社会,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源当然要实现最优配置,否则就是浪费人才、资源错配。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施莱佛(Andrei Shleifer)及其合作者,专门对人才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施莱佛等人将所有的岗位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创新型岗位,负责把“社会蛋糕”做大,例如企业家、科学家;第二类是寻租型岗位,这类岗位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是负责分配社会蛋糕,例如公务员、律师。
他们指出,合理的人才配置,应该是顶尖人才都去从事创新型工作。“当有才能的人成为企业家时,他们会改进所在部门的技术,带来生产效率和收入的提高。相反,当有才能的人成为寻租者时,他们的个人报酬大部分来源于对他人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来源于财富的创造。结果,有才能的人便没有机会来改进技术,经济也陷入停滞。”
细品这段话,可谓振聋发聩。
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在高科技领域占据制高点,能否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提高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顶尖人才能否实现最优配置。
清华北大博士最应该去哪里发挥作用,答案一目了然,但肯定不是去街道办。联想到前段时间中科院某研究机构90多个研究人员集体“出走”,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吸引高端人才从事创新型工作方面,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有人认为,清北博士去基层工作,能够自下而上推动基层治理,这当然是人尽其才。果真如此,为什么这些清北博士不去中西部的县乡工作?国家设置的“选调生”已经有这方面的制度安排,何必一窝蜂跑到富庶的杭州去拿几十万元的高薪呢?拿高薪也没问题,问题是你不能一边拿高薪,一边唱高调。
问题2:有关部门的人才选拔机制是不是有问题?
从个体角度讲,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职业路径,这无可非议。
一位北大法学硕士作为当事人就说了实话:“我觉得基层很锻炼人,而且也有晋升空间,好多当年一起来的小伙伴现在都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
很多网友可能不太了解内情,千万别不把街道办当回事。聂老师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象杭州这样的副省级市,一个街道办事处的级别是正处级,也就是和县政府平级。我估计,清北研究生来街道办,三两年后可以升为正科级,三五年之后就可以升为副处级。这分明就是一条仕途捷径啊!
相反,如果一个毕业生去了中西部的县政府,要想升到副县长级别(副处级),没有一二十年根本不可能。关键是,在一个县里,99%的公务员终其一生,其仕途都将止步于副处级。因此,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街道办新来的年轻人”,他们仕途远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合法地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什么坏事。就算清北博士去街道办是一种人才浪费,对于清北博士来说也不是他们的错。那么错在谁?错在制造了人才浪费后果的有关部门。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彭斯(Michael Spence)的看法,其实学历只是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信号。因为个人能力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用人单位通常不知道一个应聘者能力的高低。
于是,读大学、拿文凭就成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办法。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都喜欢招聘名校毕业生和高学历人才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讲,杭州市余杭区热衷于招聘清华北大博士,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问题在于,中国各级政府每年都进行大量的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从“国考”、“省考”到“市考”和“县考”。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关部门对于如何甄别适合本单位的毕业生,我相信就算不是了如指掌,也不应该是完全的信息不对称吧?
什么层次的学历能干什么样的活,负责招聘的主管单位心里没点数吗?难道过去的经验证明,普通学校的大专毕业生干不好街道办的工作吗?非要通过“名校学历”这种高成本的信号来选拔人才吗?
说白了,杭州余杭区的做法,表面上看是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选拔人才,实际上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和低效率。当然,也可能是高收入地区的一种炫耀性人才高消费。我真担心这种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问题3:“定向招聘”是否涉嫌就业歧视?
在余杭区招聘事件中,出面回应的北大法学硕士认为,“工作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很遗憾,在我看来,这位北大法学硕士犯了一个法律常识错误。公家单位的招聘,还真不是“你情我愿”就合法合规了,事实上,余杭区的这次“定向招聘”明显涉嫌就业歧视。
从法律上讲,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平等就业”应该包括应聘者不能因为学校而遭遇就业歧视。
从余杭区的官方回应来看,2018年和2019年组织了两批专门针对清华北大两所学校的定向招聘。
网上流出的照片显示了一条横幅,上书一行大字:“欢迎清华北大学子参加余杭区党政储备人才招聘面试”。
杭州余杭区横幅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余杭区作为一级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招聘公务员,凭什么专门针对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呢?难道其它学校的人才不能在当地做公务员?
如果招聘单位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想招自己的小姨子还是小舅子,悉听尊便,反正是造自己的钱。但如果招聘单位是一个公家单位,它必须保证招聘“公开、公平、公正”。特别是,政府部门的编制本来就是死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进去了,别人就必须出来。
在这场“零和博弈”中,当地政府制定的规则明显是偏袒了清华北大,而排斥了其它学校的毕业生。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分蛋糕”游戏:你分多了,别人自然就分少了。
那些为余杭区招聘事件点赞的网友,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机关的就业岗位就这么多,如果你的孩子将来考不上清北,那对不起,可能连去街道办的机会都没了。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歧视。女性受歧视,孕妇受歧视,相貌受歧视,“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要指望企业自己纠正就业歧视是很难的,因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一些就业歧视本身对用人单位来说是有利可图的。
消除就业歧视的渠道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例如2010年时有关部门规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第二是国有单位带头垂范,因为它们负有比私营单位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地方政府治理方面,杭州市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前列。它本来应该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消除就业歧视,而不是借助“清北”的金字招牌来制造不公平的就业机会。
遗憾的是,在余杭区招聘事件中,很多人只关注了个人的大材小用问题,却忽视了背后的制度性不公平。
事实上,就业歧视比人才浪费更严重。因为人才浪费可能只是一时的人才错配,高水平的人才如果没有实现人尽其才,还可以再次流动,实现更优配置。
但就业歧视不仅一开始就阻止了他人进入某个就业市场,而且这种就业歧视往往是一种制度性歧视,会加剧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当这类风气越来越严重时,最终甚至会损害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甚至导致经济停滞。
亲爱的听友,如果你觉得我讲得有道理,欢迎关注我在看理想的节目《不完美世界的博弈:契约经济学35讲》;如果你觉得我讲得没道理,欢迎你在评论区“吐槽”!再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