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4天!上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最后四天!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最大的就是作文了。

文汇报特别邀请上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樊新强,为广大考生支支招,如何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高分好文。

祝福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语文考试中的作文依然是考生们希望有所突破的板块。近日来,笔者也接到了不少“家有考生”的朋友电话,询问最后阶段作文提升的方法。在这些咨询中,比较集中的困惑是,孩子的作文基本框架已经有了,如何实现进一步提升。

接到这样的问题,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感到为难。因为语文学习主要依靠的是日常的积累——阅读的积累、思考的积累,不可能通过一周的“抱佛脚”获得突飞猛进。然而,这样的答复不免会让家长们、考生们感到失望,甚至沮丧。因而,语文老师们通常施以鼓励、安慰,避免直接的否定或者消极的回应。

然而,仔细想想,这一周左右的时间真的无所作为了吗?笔者倒有一些想法,供家长们、考生们参考。大部分考生经过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特别是最后一年的集中练习,已经能够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并搭出基本的作文框架。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化自己的认识,并实现作文的进一步提升,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寻找论题中的辨析空间。

近年来,上海高考的作文题常以富于思辨性的命题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这在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以说独树一帜,也获得了多方的好评。面对富有思辨性的论题,寻找并拓展思辨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也是提升作文重要的手段。比如2020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找到“意想不到”和“无能为力”之间的区别。题干中的表述,似乎已经将“意想不到”和“无能为力”等同起来。

其实,仔细体会,“意想不到”侧重在人的“认识”,“无能为力”侧重在人的“行为”。“认识”和“行为”常常并不是同步的,认识到了,做不到;或者做了,意识不到,这都是常态。

也就说,有些重要的转折发生确实是“偶然性”的,超出了人的能力,让人“意想不到”;然而也有些重要的转折发生是“必然性”的,是人力造成的,只不过不自知罢了。可以说,这个题目的关键就在找到“意想不到”和“无能为力”两个词之间的辨析空间。

在类似的作文题中,仔细阅读题干,认真辨析词义,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时候,我们阅读题干一晃而过,不注重辨析关键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便找不到论题中值得细细辨析的空间,也就不能写到读者的痛痒之处。

第二,形成论述中的条件意识。

命题的成立往往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因而好的写手会不断地思考自己观点成立的条件,以此推进自己的认识,并形成严谨科学的文风。

比如2021年普陀区二模作文题: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写好这道题的关键是,对“有时”这个词要做出准确的解释,实际上是写出观点成立的“条件”。单独来看题干中的两个论断都是有道理的,“凡事多想想”提示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想太多”提醒我们行事不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然而,题干将这两个论断放在一起,似乎要引导考生解决“多想”与“少想”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个矛盾的解决,核心就在于指出两个论断成立的条件,也就是什么时候该“多想想”,什么时候“不要想太多”。

稍加分类的话,我们可以认识到,对事情的“应对” 应该周密细致,“凡事多想想”;而对事情的“结果”不应过分在意,“不要想太多”。这里的条件侧重在“内容要素”。再深入思考一下,如果题干中的两个“我们”可以指不同的人的话,这样两句“告知”或“告诫”应该也因人而异。

《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面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冉有谨慎谦退,孔子就鼓励他不要多想,“闻斯行之”(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子路轻率莽撞,孔子就告诫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这个故事就很好地提示我们要考虑题干中两个论断成立的另一条件,人的因素。

近年来,上海各区的一模、二模作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论断值得辨析。考生们在最后的一周备考中,如果想提升文章的深度,不如在“条件”上多加思考。据笔者自己的观察来看,很多考生往往以为辩证的思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们在文章中会就某一现象或观点指出其积极的或正确的一面,然后指出其消极的或错误的一面,最后再以“要把握好度”或者“不能一概而论”等话总结。这样的写作如果不是骑墙的话,也往往是正确的废话,而“条件思维”或许是破解之道。

第三,加强论述中的现实针对性。

现实针对性是议论文的灵魂,如果一篇文章对于现实没有关怀,除非是纯理论的探索,一般而言是没有太大力量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包括一些模考作文题,都比较注意引导学生的现实关怀意识,有些甚至在题干中有明确的提示,如2021年浦东新区二模作文题:

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而有人却说“我的孩子,我只要她(他)健康快乐就好”。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这个作文题要写好,就不能先谈谈“追求卓越”的意义,再谈谈“健康快乐”的重要性,最终以“平衡两者关系”作结。这样写固然也搭出了基本框架,然而对此问题的论述就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只是写了一些正确的废话。

而要写出深度,就必须关注这个题干中“当今时代”四个字。“追求卓越”与“健康快乐”本来并不矛盾,为什么题干中有意地制造出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题干将这种矛盾冠之以“当今时代”,实际上就引导考生思考时代的弊病。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以牺牲健康快乐为代价来追求卓越?这里的“卓越”是一种怎样的卓越?这样层层地推进思考,自然而然地就会让我们意识到,当今时代已经将“卓越”矮化为“功成名就”,将“追求卓越之路”窄化为一条“考上名校、谋求高薪、提升职位”这样一条功利化之路。社会将千军万马导向这样一座独木桥,自然有军马要落入水中,牺牲健康快乐岂不是常态了?

其实真正的卓越,是绽放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它以健康为基础,以快乐为结果。这样写,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就强了,针砭时弊的力度自然也就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以上所述方法,当然也不是凭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奏效,依然需要深厚的积累作为基础。然而考生们的语文学习自呱呱落地已然开始,十八年来或多或少都有积累。只不过很多人的积累正如库房中散置的各种武器,看似一无所用,在最后一个阶段,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梳理归类,再加以一定方法的磨砺,在高考时未必拿不出好枪来。


  作者:樊新强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