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即社交,如何玩转Z世代?

Z世代的品牌观和消费观将对企业品牌运营产生深远影响,是一次代际机遇。一些品牌会因此倒下,也会有一些品牌会因此新生。那么,品牌即社交,如何玩转Z世代?

2018年一过,世界上再也没有二十多岁的“80后”了,89年出生的人在2019年也正式奔三。另一方面,大部分Z世代都进入了大学,甚至很多都在社会上工作了好几年。但Z世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与他的前辈有很大不同。

你可能会惊讶,其实Z世代不只是小众,而是世界上最主流的部分。据2017年巴克莱银行研究报告统计,Z世代(95后及00后)占总人口比例的25%,已经超过Y世代(出生于80-94年,千禧一代)的24%。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中国都是拥有世界上最庞大Z世代的国家,9-23岁的Z世代中国拥有近2.65亿,15-23岁的Z世代中国拥有近1.49亿。

当你认为"Z世代"的乐趣只是小孩子的小众审美时,各种统计数据会告诉你,他们是主流,而你已经沦为小众。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的品牌必须年轻,接近Z世代的原因。

品牌已经从信任证书变成了社交工具。

几乎每一份Z世代消费行为研究报告都会指出,Z世代的消费动机和渠道大多来自社交。这与以往的品牌逻辑有一定可以区别。

品牌的诞生来自于选择成本的降低,比如一瓶无品牌可乐与一罐可口可乐的对比,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可以让用户拥有了口感品质、食品安全、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标准化保障,从而省略了用户对产品多维度的考察,品牌的作用在于用企业的声誉进行信任背书,设下信任状。

而Z世代的消费理念逐渐在消化原有品牌的作用。

一方面,"Z世代"更热衷于选择个人品牌店,对大品牌的忠诚度有所下降。

据阿里研究院2017年双十一《进击Z世代》调查报告显示,Z世代在奇葩创意点的粉丝占比为40%,原创设计店粉丝占比30%,均大大超过前辈。埃森哲的《95后消费者洞察报告》还显示,Z世代购买复古/二手服饰比例高达30%,远超80/90后。

对小众原创品牌的热情背后,是Z世代自我意识的觉醒,期待通过原创产品展现个性、表达自我。

另一方面,"Z世代"的购买渠道、动机大多来自社交圈,品牌消费的首要目的也是社会性的。

根据腾讯《2019年Z世代营销实战手册》报告数据显示,Z世代典型的消费行为态度,是通过进行一个品牌消费融入自己所在圈层、维护社交圈,其次是打造具有鲜明的个人人设。与“品牌实用主义”的前辈相比,Z世代品牌消费是由社会动机驱动的。

而Z世代消费链接触多发生在社交场景,如QQ空间、小红书、QQ群等强势社交场景和社区。

总而言之,品牌在Z世代的语境下,成为了实现一种通过社交网络工具。Z世代对品牌没有明确的倾向,而是欣赏自己认可的品牌价值,认为品牌背后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品牌潮牌化 or 品牌空心化

作为品牌对Z世代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交工具,品牌年轻化的动作在包装的外观、设计、品牌的跨界合作等方面。

这一方面的发展使得企业品牌无休止地追逐潮流文化元素,通过提高产品追热点的方式引爆吸引Z世代人群,这以老干妈卫衣、大白兔润唇膏等国潮营销最为明显。

潮牌化,已成为大多数消费品品牌的一大发展方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方式,据调查显示,Z世代更愿意与熟人分享,但同时容错率也较低。好的创意营销/产品,会让Z世代主动传播,但若不合口味,便留下污点,往后难有翻盘机会。

埃森哲95后调查报告显示,若冲动消费带来频繁退货,若不能让Z世代人群满意,仅3%选择“仍会回来”,高达32%选择“绝不再光顾”及“可能不会光顾”,也就是说,Z世代一旦被冒犯,可能有2/3将会因此流失。

另一方面,由于Z世代对品牌的选择动机从“认同品牌价值”转变为“在品牌中寻找自我价值”,小小的一个观念转变代表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角色互换,从“我主张”到“我适配”,其中可能会出现品牌价值模糊消解,过于追逐外在表现及感知,造成品牌空心化的后果。

品牌如何融入Z世代的社交圈?

Z世代由于热衷于社交分享,同时容错率低,将导致品牌的马太效应可以更加具有显著,对于一个品牌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品牌希望融入Z世代社交圈的基本优点可以归结为三点: 颜值、创意、黑技术。

颜值自然是指能够帮助Z世代人群实现社交目标的外在表现,无论是包装、设计、软装,都需要有可见性及可拍性,这样才能促使Z世代人群使用及转发;

创意不仅仅局限于营销内容创意,还在于产品设计、营销与技术的结合体验上;

黑科技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小品牌而言,黑科技的感知更多在于营销表现上。

另外,兴趣圈是Z世代的主要决策场景,所以音乐、动漫、电竞等垂直社区的品牌曝光度对品牌拥有者意义重大,KOL在垂直领域的带货能力也不容小觑。

结语

Z世代在数量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Z世代不同的消费理念可能会带来品牌价值的解构和重组。无论你走到哪里,毫无疑问,"Z世代"眼中的"品牌"一词的含义有些不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