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者:心然
有人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无论你喜欢或排斥,总能在自已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甚至可能会活成父母的样子。
父母像土壤的质地,会影响孩子的生长。
但影响并不是决定,岩石缝隙里能长出参天大树,苦难生活中也能开出希望之花。
就像《风雨哈佛路》中的女孩莉丝,从贫民窟的迷途少女逆袭成优秀的哈佛毕业生,她凭着一股韧性,改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
东野圭吾说得好: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是父母无法选择,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因为,每个人的未来都在自己的努力里。
1
莉丝出生贫民窟,而且苦得让人心疼。
父母吸毒染上艾滋,母亲精神分裂、几近失明,从小莉丝就在毒品、艾滋、性侵、饥饿的糟糕环境下长大。
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每月政府发放救济金的日子,那天父母会带着她和姐姐饱餐一顿。
此后,莉丝就得过着饥饱不定的日子,因为赖以生存的救济金、值钱的家当和衣物都变成了父母的毒资。
为了充饥,莉丝舔过牙膏、捡过垃圾、打过黑工,甚至还去超市偷过食品。
在学校,因为莉丝衣衫褴褛,浑身尽是臭味,头上还长满虱子,同学像躲避瘟疫一样嘲讽、孤立她。
但更令人难过的是,苦苦维系的家庭四分五裂,父亲甩手住进收容所,母亲新组建家庭,不得已莉丝开始了逃学、流浪生涯,她想或许男友能给她一片晴朗的天空。
然而,逃避并不能掩盖现实的残酷。
莉丝发现男友也吸毒,对毒品的憎恨和恐惧击垮了她最后一点幻想。
最终母亲去世时的凄惨模样生生地刺痛了她的心。
莉丝决定不再逃避,不再寄希望于他人,而是选择重返校园,靠知识拯救自己。
也正是这次勇敢的抉择,让莉丝走出了生活的沼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哈佛毕业生。
多年以后,莉丝感慨地说:
“人不是没有选择,你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因为人生有很多出路,原生家庭不是唯一的路,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过好这一生。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这个世界从来不会辜负前行者的脚步。
2
做出选择容易,但要坚持选择不容易。
17岁的莉丝一次次地面试,一次次地被拒绝,没人愿意接受一个被贴上失败、肮脏、逃学标签的大龄学生。
看着手中仅有的一块硬币,莉丝急匆匆地赶往最后一个学校,结果又因迟到错过了面试。
人生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是束手就擒,还是奋力一搏?
别无退路的莉丝鼓足勇气拦住面试老师:“我能借您10分钟吗?”
她忐忑地拿出提前写好的作文,乞求道:“我需要一次机会,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
看着莉丝哀求希冀的眼神,面试老师被她辛酸的过往和坚定的决心深深地打动,破例当场录取了她。
仿佛一束亮光照进黑暗,莉丝激动地朝着光源奋力前行。
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登记入学、暑期打工、存钱等事宜;不仅如此,莉丝还决定两年学完四年课程,抢回荒废的时光。
每天,居无定所的莉丝背着衣服、牙刷和十门功课的书包,来回奔波在学校、地铁和朋友家之间。
书包带紧紧地勒着皮肉,莉丝吃力地躬身前行,时不时停下来揉揉疼痛难忍的双肩。
夜晚,她躲在地铁车厢写作业;早晨,她借着走廊灯光背课文;就连打工洗碗时,莉丝都手脑并用复习功课。
每当疲惫得想要放弃时,莉丝就把自己想象成奔跑的运动员,她相信只要沿着跑道冲刺、跨越障碍,就一定能奔向终点线。
苦行僧般的付出,终于迎来了怒放的春天。
莉丝凭借着全校第一、全A的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
一位作家说过:“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所有成功逆袭的背后,不过是无数次跌倒之后,咬牙爬起来的再试一次;是退无可退时,硬着头皮砥砺前行。
沟壑变坦途,绝望变希望,不是来源于好运的青睐,而是逼自己一把,推自己一下的决绝。
3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来自于家庭。”
如果父母不吸毒,或许莉丝不会经历贫穷的困顿、排挤的孤独和流浪的苦楚,更不会过早地失去母爱和完整的家庭。
生活如此不堪,但莉丝从未抱怨命运,指责父母,而是试图理解父母的无奈。
对苟且偷安的母亲,她说:
“就算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她在世人眼里是个人见人怕的瘾君子,但我依然那么爱她。”
每当母亲饱受毒品和疾病折磨时,年幼的莉丝整晚守在妈妈床前,直到妈妈睡熟后她才敢放心上床,甚至宁愿自己饿着,也将打工挣来的钱交给妈妈缓解痛苦。
对退缩懦弱的父亲,莉丝动情地说:
“我小时候,你是我世界里最有趣的事情,因为你的缘故,我总会发现另外的出路。”
每当父亲生日,莉丝会想尽办法给他过生日;当他病情加重后,莉丝又用全部积蓄租一套房子,陪他安度晚年。
甚至在获奖典礼上,莉丝说起自己的过去时,她无不感激地说:
“是父母教会了我面对未来,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
家可以一贫如洗,生活可以一片狼藉,但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爱和温暖的心,零星的微光也可以穿透黑暗。
就像心理学家萨提亚说的:
“不是每个创伤都是灾难,除非你允许这个灾难发生。”
世上没有完美父母,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历经风雨、遭遇伤害。
不抱怨、不指责,生活才能穿过风雨、抚平伤害,才有向上生长的可能。
▽
知乎曾有个热门话题:“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
“永远不要以童年遭受的苦难和糟糕的原生家庭,作为自己堕落的借口。”
因为,你不能选择你是谁,但你可以选择成为谁。
正如萧伯纳说:“能够站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的人,是那些站起来寻找他们想要的处境的人,是那些如果他们找不到,就去创造这种处境的人。”
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画卷的起点,人生的落点则更多的取决于自我成长。
不要因为一个不完美的开始,就放弃人生旅途美好的风景;
不要因为成长路上有阴霾,就让余生都生活在黑暗。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只要不纠结出身,不抱怨过去,人生从任何起点出发,终有到达山顶的一刻。
只要不放弃成长,不止步不前,生活不可能永远风雨,总会迎来艳阳的一天。
与朋友们共勉。
▍今日互动
#读完《风雨哈佛路》,你有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