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终极意义

(配图摄影 by 辉友HC)

昨天的文章中提到,我在公司做OKR培训的时候,有一个练习项目,邀请大家分组完成。这就是请大家计算每个人一生需要赚得多少财富,用OKR的方式表述目标和关键结果。关键结果要支持目标的达成。

上了几次课,做过这个练习的人大多数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所需财富总数」充满了震惊和怀疑的感觉 —— 尽管大家给出的平均数(大约1500万)距离我内心的数字还差很远。而且出现的共同问题是:关键结果无法支撑目标的实现。

大部分小组只写了里程碑,比如多少岁年薪多少,多少岁到多少岁攒够多少钱,就是没有分享自己将如何达成这些里程碑。这些把目标简单的拆解得到的关键结果(KR,Key Results)并非合格的KR,因为并没有体现出「解题思路」。

从这个练习中能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大部分年轻的朋友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一生要赚取多少财富,更没有想过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其实只要算算就知道,如果按部就班的上班打工,朝九晚五,日复一日,是无法真正达到甚至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如果稍加思考就会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仅凭工作,无法实现人生所需要实现的财富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工作对于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我的一个同事,在春节过后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对于工作目标非常笃定,会为了任何有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问题一追到底,不管会涉及什么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前日一起聊起这个转变,她说这是受了春节假期的影响。

政府提倡就地过年,她今年没有回老家,就在北京度过。春节假期百无聊赖,她突然意识到工作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因为她突然发现,瘫在家里沙发上的她,根本没有更多的社会价值,甚至不如来家里打扫卫生的小时工阿姨。她几乎在一瞬间顿悟了工作对于她的独特价值,这就是:「实现人生的意义」。

这个顿悟和稻盛和夫所强调的工作意义有相似之处:

人类活动中,劳动带来至高无上的喜悦,工作占据人生最大的比重。如果不能在劳动中、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那么,即使在别的方面找到快乐,最终我们仍然会感觉空虚和缺憾。

认真工作带来的果实,不只是成就感和充实感,它还起到修行的作用,磨炼人格,奠定我们做人的基石。

一旦悟到这一层意义,那么工作就不再只是谋生的工具。我在过去几年反复认识到一件事:如果你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工具,那么工作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给你有限的回报,包含物质和精神回报。

如果你能把工作视为自我实现的平台,甚至是稻盛和夫所提到的修炼心性的场所,那么工作将在更长的时间内,带给你更为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这可以说是我在过去几年的职场上最大的收获!

如果时间往回拉10年,我对工作的认知转变发生过几次。

第一、刚毕业到34岁之前,认为工作是谋生的工具。

第二、34岁-35岁之间,经历巨大焦虑,认识到工作不足以谋生,更不足以让我过好此生,所以我在34岁-35之间所做的事情是「超越打工」。

我不想依赖工作生活,所以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第二职业」,并且从中获得足以支付生活的费用。这个转变让我可以从互联网大厂勇敢的选择「撤退」,放下对于眼前工资收入的依赖,转而去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第三、41岁之后,有两个转变在发生。首先我终于明白,写作不是第二职业,而是终身职业,我的日常工作也是终身职业的一环,是我达到终极目的阶梯。

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了工作的真正意义不是谋生,而是成就自己,实现自己。

有趣的是,当我的认知上升到这一层面时,我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超越了短期的绩效、奖金、级别,而在追求更加长久的意义。我能以更加纯粹的目的投入工作,最终获得收益反倒超过了每天斤斤计较付出与得失的岁月,是不是很神奇?

2月24日是我43岁生日,在大学好友的「三人行」群中,一位朋友在临睡前给了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乔布斯的一段话,也送给大家:

公司是人类最神奇的发明之一,公司的架构非常强大。但即便如此,我创建公司的目的只是为了产品,而不是为了钱,我想和真正有意思、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共同合作打造产品。

创建公司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个产品,公司是才华的汇聚,是能力的体现,是文化的浸染,是观点的碰撞,是大家共同合作源源不断地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产品。

乔布斯对于公司的定义与稻盛和夫对于工作意义的思考不谋而合。如果你追求实现自我,就应该加入符合乔布斯定义的公司。而一旦你加入这样的公司,若想最大化回报,最好的方式就是能超越打工,超越谋生,求追求意义和价值。

我在同事的改变中发现: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何释放潜力?改变认知是必由之路。

一旦你能在工作上发现超越谋生的意义,你便会通过自我实现来解决人生的关键难题:打工不足以谋生。

你也会更加执着的在每一天追求「终身职业」。

(0)

相关推荐

  • 稻盛和夫写给年轻人一生的忠告

    <稻盛和夫写给年轻人一生的忠告>以稻盛和夫人生智慧为主旨,融合当下年轻人最易触及的困惑,如生活意义,成功依据.面对困苦时应对的方法,人格魅力的提升,心灵成长的过程以及人生存在的意义等多方面 ...

  • 稻盛和夫: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勇敢的人不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为什么不能坚持? 答案是:认知. 如果10年前,有人让我看稻盛和夫的<干法>,我一定会嗤之以鼻:企业管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 ...

  • 耳朵的工作机制终极揭秘,失聪人士将可受益

    瑞典林克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耳朵内毛细胞的功能机制有了几项发现,毛细胞将声音转换成在大脑中处理的神经信号.这些发现可能会颠覆许多关于工作解剖组织和耳朵工作的长期理论,并为改善听力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

  • 科普|基因检测的终极意义:助力健康生活!

    联合基因20年专注基因检测 拥有全球最大的黄种人基因数据库 中国基因检测领导品牌 我能想到对待健康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了解自身,在生活中注意自身特质,配合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从宏观上讲,疾 ...

  • 生活的终极意义(16种总结)

    文章节选自<大问题>,(美)罗伯特·所罗门著 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冠,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作旁观者,冷眼静观这一 ...

  • UC头条:业余书法爱好者整天练字, 也不工作, 这样有意义吗?

    说实话,没有意义.虽然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是支持所有人练习书法并且热爱书法的.但是我绝对不希望有人为了书法放弃自己的工作.如果真的这样做,前提是能够靠书法养活自己,否则还是慎重考虑比较好. 点击加载图 ...

  • 生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文章节选自<大问题>,(美)罗伯特·所罗门著 导读 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冠,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作旁观者,冷眼静 ...

  • 俞敏洪对话陈东升:人生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

    视频中,被采访对象陈东升说,"要站在一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到一百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与坚持,才能不会出现偏差,才能看得更早.更远." 俞敏洪认为他是难得的商业 ...

  • 缠论“买点与卖点”的终极意义

    这篇文章既不是讲解三类买卖点,也不是实战应用,而是总结两者在实战应用中的意义,我认为这比学习缠论买点更重要,因为学习缠论买点的文章很多,但是像讲解缠论买卖点终极意义的文章却很少. 在昨天晚上,有一位学 ...

  • 帮助的终极意义

    六一 点爸点妈给点点的寄语 应睿点!今天,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也是你人生中最后一天的光荣的少先队员.相信你!一定会无比珍惜此刻的这一份的荣誉.当你缓缓解下胸前火红的领巾,从此告别那梦幻般的童年 ...

  • 能赋予人生以终极意义的是......

    在队伍的最前头,稳步走着狰狞的必然 艺术不妨以外观为满足,但是,哲学的本性却是要追根究底,寻求永恒和绝对.美使人生具有魅力,值得一过,但不能赋予人生以终极意义.所以,单凭日神精神还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