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兵变:戚家军惨遭屠杀,江河日下的大明自毁长城

历史上著名的“戚家军”大家想必都有所耳闻,戚家军因组建者为戚继光而得名,严明的军纪、先进的装备、傲人的战绩使得这支军队在明朝时期扬名天下,甚至被誉为当时东亚最强的军队。

戚家军无疑为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最终的下场却令人扼腕叹息:被友军残酷屠杀,而杀人者不仅没有受到惩处,还被朝廷大肆嘉奖。那么昔日为国洒热血的戚家军到底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起自抗倭,战力强悍

01

戚家军于嘉靖三十八年在浙江义乌成军,虽说在人们眼中,戚家军是战无不胜、训练有素的王牌部队,但实际上,戚家军的士兵主要是戚继光在义乌当地招募的一些农民和矿工。

不过可别小看这些人,在当时,义乌的极其勇猛、不畏生死,拥有这样特质的人若是经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那么其战力绝对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戚继光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专门招募这些矿工和农民。因为戚家军成军的目的是为了抗击沿海作祟的倭寇,所以朝廷非常重视这支军队,为提升军队战力斥巨资为其打造了精良的部队。

朝廷的鼎力支持再加上领导者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戚家军很快便在战场上大展拳脚,迅速压制了沿海倭寇。就在嘉靖四十年的台州大捷中,戚家军就创造了十三战十三胜的奇功,戚家军战无不胜的名号就此传开。

因为戚家军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朝廷更加信赖和倚重戚家军,所以戚家军在成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朝廷供着的,战士福利非常高。不过,福利高也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军费高昂。巨额的开销在国家急需培养一支精锐部队的时候似乎并不受许多人的重视,但是长此以往,军费问题逐渐成为当局者心中的一根刺,也为未来戚家军被残忍屠杀埋下祸端。

戚继光还乡,戚家军变动

02

万历年间,张居正去世,在此之前,戚继光建军所用的高额军费申请和修筑长城的计划都获得张居正的鼎力支持,张居正的历史也就意味着戚继光最大的依仗没有了。

于是在万历十三年,饱经弹劾、调官挫折的戚继光辞官回乡。不过戚家军在戚继光手下数年,早已养成了自己的训练模式,再加上大部分主力将领尚在,所以即使统帅离开,军队战力也还是强悍依旧。

经历变动之后的戚家军后来成了“南军”的主力部队驻守在蓟州,作为明朝当时的精锐部队,戚家军仍活跃在各种战争中。万历二十年,日本攻打朝鲜,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明朝接受了朝鲜的求援。抗倭出身的戚家军因为经验老到自然被选为援朝军,而后戚家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出彩表现也再次证明了这支军队的风采仍在。

战时表现出众,埋下祸端

03

就平壤之战中,明军大获全胜,而戚继光旧部吴惟忠率手下部队斩杀敌军上千人,立下首功。别看这一千多人的数据好像没有多少,但是当时吴惟忠手下一共就三千多个兵,而且明军在战役中总共才杀敌一千五百多人。

不过参与朝鲜战争的当然不止有戚家军,还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军队,而战功卓越的戚家军因为军饷问题与其他参战部队有了不小分歧。

前面说到,戚家军主要由浙江义乌人组成,而浙江在当时是个比较富庶的地区,他们对俸禄的要求相应的也比其他地方的军队高。戚家军的战力强悍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自于其以往在战争中所获得的高额奖赏,以及平时高出其他军队两倍不止的俸禄。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军队一般士兵俸禄不到二十两白银,而戚家军的士兵的俸禄却足足超过四十两。若是放在之前朝廷急需培养克制倭寇的军队,而且军队背后还有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也就罢了,但是当时皇帝更替,张居中已死,戚继光也已离开。

再加上在朝鲜战争中明军的大获全胜,朝廷逐渐对戚家军的高额开支颇有微词,所以在打了胜仗后迟迟没有给戚家军下发和以往一样的奖赏。但是早已被“惯坏”的戚家军怎么可能接受这种结果呢,于是在一直等不到应得奖赏还被倒扣军饷的情况下,戚家军开始战意消退,怨声载道。

蓟州兵变,惨遭友军屠杀

04

万历二十三年,蓟州总兵王保多次被戚家军讨要朝廷奖赏无果后,想出并实施了一条荒谬的诡计:将戚家军骗至演武场之后,以兵变为由令手下士兵对戚家军大肆屠杀。而当时的朝廷听说此事后,不仅没有责罚王保,反而指责是戚家军先有异心,还将兵变策划人王保大肆封赏,令人唏嘘。

据《朝鲜实录》与《明实录》中记载,在蓟州兵变中一共有三千多人被杀。不过后来吴惟忠只重招了一千多人,所以也有说法称兵变中遇害的戚家军其实只有千人左右。

纵观戚家军数年征战史,几乎百战百胜、灭敌十余万的战绩无一不在诉说这支军队的强悍。就是这样一支忠心耿耿、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军队,竟然就因为军饷问题竟然被朝廷不顾情面直接屠杀,想必戚家军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之时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身后信任的友军屠杀吧。

明朝制造这次兵变也无疑是在自毁长城,首先摧毁了自己的最强精锐部队,其次也使得国内军队心有芥蒂,对国家恐怕也没有以前那样尽心尽力了。

其实在蓟州兵变之前,明朝内部贪腐横行,朝廷官员为了利益大肆裁军和削减各地军费,大大降低了明朝军队的战力。军备力量上的削弱使得本就江河日下的明朝愈发孱弱,所以在大明几十年后遭遇起义时镇压无力,面对兵强马壮的大清时也只得节节败退。

崇祯十七年北京陷落,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清朝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永历帝被害,明朝灭亡。就此,自毁长城的明朝,最终也毁了自己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