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之二:饮食调养的原则

饮食养生之二:饮食调养的原则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饮食养生,并非是无限度地补充营养,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概括地说,大要有四: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三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要因时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这些原则对于指导饮食营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合理调配

  饮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使人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全面的饮食,适量的营养,乃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早在二千多年前,《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全面概述了饮食的主要组成内容。其中,以谷类为主食品,肉类为副食品,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这样调配饮食,才会供给人体需求的大部分营养,有益于人体健康。

  从现代科学研究来看,谷类食品含有糖类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肉类食品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食物相互配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如果不注意食品的合理调配,就会影响人体对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取,于健康无益。

  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合理调配这一原则,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饮食,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统称"五味"。五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各有不同。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用之五宫,伤在五味","是以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饮食调配得当,五味和谐,则有助于机体消化吸收,滋养脏腑、筋骨、气血,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素问·五脏生成》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从食味太偏有损健康的角度,强调了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饮食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这里所说的节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进食的量,一是指进食的时间。所谓饮食有节,即进食要定量、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定量

  定量是指进食宜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进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则脾胃足以承受。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便可及时得到营养供应,以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过饥或过饱,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过分饥饿,则机体营养来源不足,无以保证营养供给。消耗大于补充,就会使机体逐渐衰弱,势必影响健康。反之,饮食过量,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食物停滞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就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脾胃功能因承受过重,亦会受到损伤。其结果,都难以供给人体生命所需要的足够营养。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无益于健康。《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千金要方·养性序》进而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当然,在没有食欲时,也不应勉强进食,过份强食,脾胃也会受伤。《吕氏春秋·孟春纪》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也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这些论述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定量的重要养生意义。

  (二)定时

  定时是指进食宜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早在《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之论。有规律的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物则可在机体内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全身。如果食无定时,或零食不离口,或忍饥不食,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都会使脾胃失调,消化能力减弱,食欲逐渐减退,有损健康。

  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若能经常按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消化功能健旺,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定量、定时是保护消化功能的调养方法,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到原则,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例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这即进食适度的意思。一日之内,人体的阴阳气血的昼夜变化而盛衰各有不同。白天阳气盛,故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供给也必然多,故饮食量可略大;夜晚阳衰而阴盛,多为静息入寝,故需要的营养供给也相对少些。因而,饮食量可略少,这也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功能。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之说。

  早饭宜好  经过一夜睡眠,人体得到了充分休息,精神振奋,但胃肠经一夜时间,业已空虚,此时若能及时进食,则体内营养可得到补充,精力方可充沛。所谓早饭宜好,是指早餐的质量,营养价值宜高一些,精一些,便于机体吸收,提供充足的能量。尤以稀、干搭配进食为佳,不仅摄取了营养,也感觉舒适。

  午饭宜饱  中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午的活动告一段落,下午仍需继续进行,白天能量消耗较大,应当及时得到补充。所以,午饭要吃饱,所谓"饱"是指要保证一定的饮食量。当然,不宜过饱,过饱则胃肠负担过重,也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

  晚饭要少  晚上接近睡眠,活动量小,故不宜多食。如进食过饱,易使饮食停滞,增加胃肠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睡眠。所以,晚饭进食要少一些。也不可食后即睡,宜小有活动之后入寝。《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三、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也是我国人民的好传统。自古以来,饮食卫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把注意饮食卫生看成是养生防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归纳起来,大要有三:

  (一)饮食宜新鲜

  新鲜、清洁的食品,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饮食新鲜而不变质,其营养成分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对人体有益无害。食品清洁,可以防止病从口入,避免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进入机体而发病。因此,饮食物要保证新鲜、清洁。《论语·乡党》中就有"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进一步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告诫人们,腐败不洁的食物变质的食物不宜食用,食之有害。新鲜、清洁的食品才是人体所需要的。

  (二)宜以熟食为主

  大部分食品不宜生吃,需要经过烹调加热后变成熟食,方可食用,其目的在于使食物更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同时,也使食物在加工变热的过程中,得到清洁、消毒,除掉一些致病因素。实际上,在人类取得火种以后,吃熟食便成为人类的饮食习惯,以致发展为烹调学。孔子的"脍不厌细",也是着眼于熟食而言。故饮食以熟食为主是饮食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肉类尤须煮烂。《千金要方·养性序》说:"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惟须煮烂",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三)注意饮食禁忌

  在人类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有些动、植物于人体有害,吃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如海豚、发芽的土豆等,对人体有毒,误食会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因而,在饮食中,应多加小心,仔细辨认。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医家张仲景就提出了有关食品禁忌的问题。在《金匮要略》中,分别有《禽兽鱼虫禁忌井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类,指出:"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之","生果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这些饮食禁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饮食卫生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四)因时因人制宜

  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是饮食养生的原则之一,对于保证机体健康是有很好作用的。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概括地指明了饮食四时宜忌的原则(详见下篇"因时养生")。

  饮食调摄,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别予以安排,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胃酸偏多的人,宜适当多食碱性食物;而胃酸缺乏的人宜适当选择偏于酸性的食品,以保证食物的酸碱适度。体胖之人,多有痰湿,故饮食宜清淡,而肥甘油腻则不宜多食;体瘦之人,多阴虚内热,故在饮食上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而辛辣燥烈之品则不宜多食(详见下篇"体质养生"与"因人养生")。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0)

相关推荐

  • 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 插入我的广告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 ...

  • 食疗有原则 健康有保障

    食疗有原则 健康有保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壮忠 利用饮食物防治疾病,滋补身体,提高体质及抗病能力,促进身体恢复,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身体的健康情况.养生保健的目的, ...

  • 【饮食养生】糖尿病饮食标配食物之一:红薯,可以这样吃

    【饮食养生】糖尿病饮食标配食物之一:红薯,可以这样吃

  • 饮食养生之一:饮食养生的作用

    饮食养生之一:饮食养生的作用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

  • 肝病患者饮食养生原则——顺应四季

    肝病患者饮食养生原则--顺应四季 中医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并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自然界有季节.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体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适以顺应 ...

  • 肝病患者饮食养生原则——因人而异

    肝病患者饮食养生原则--因人而异 中医讲"食药同源",指的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同时也是药物,具有一定的 "性"(寒.凉.平.温.热)"味"( ...

  • 谈养心养生之二(饮食)

    文/潘长宏 2021年3月30日 周礼上说:"乐以食."也是说:在食的时候听音乐可以帮助消化,因为耳朵一听到音乐,胃即开始运动,有助消化,夏季夜短,晚餐最好少吃,怕不容易消化. 饮 ...

  • 春季养生掌握五大秘诀 调养精神调节饮食

    进入春季,万物复苏,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下面我们看看春季该如何养生.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老金 省立名中 ...

  • 国人健康管理蜜拓蜜|夏至养生用饮食养胃,用运动调养精神

    又是一年夏至日.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了.夏至前后雨水较多,其气候特点可概括为"湿热"和"暑热".人们常常感觉食 ...

  • 冬季饮食养生原则

    [冬季饮食养生原则] 一.养肾为先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 ...

  • 饮食养生的六大原则

    天人相应 人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比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应当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来驱除寒湿.不同季节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如冬季天气寒冷,应多选用温热食物以增温祛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