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说,女孩儿一生要经历三个变化,你猜是什么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里,丫鬟春燕在与莺儿、蕊官、藕官等丫鬟说笑时,引了句宝玉的“格言”,读来挺有意思: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值得注意的是,宝玉说的并不是“三个女孩儿”,而是一个女孩儿的三个阶段。

就是说,同样一个女孩儿,在少女的时候是珠玉无瑕,晶莹润泽;嫁了人后就慢慢失去了光泽,变成了一颗死珠;越来越老了,连珠也不是了,成了死鱼眼。

不得不说,整天混在女孩儿堆里的宝玉真是人生观察家啊!而这里要问的是:究竟发生了什么?

春燕引出宝玉的日常感叹来,要说的倒不是别人,而是她的母亲和姨妈。说这“老姊妹两个,如今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原先是没差使、没进益,整天在家抱怨,这还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春燕被分到了怡红院,有每月四五百钱的进益了,还嫌不够;

再后来,两老姊妹都被派到梨香院去照看贾府私家戏班子的演员,分别做了藕官和芳官的干妈,“这几年着实宽裕了”,且又后来戏班子解散,藕官芳官随大部分演员一起分到了各房,不需要怎么照看还有进项,却“还只无厌”——像她妈妈,连安排洗头都要先安排两个亲生女儿先洗,叫芳官洗剩下的,平白惹出一场风波来。

这是春燕拿她的母亲和姨妈开涮,在宝玉和黛玉、宝钗、袭人、晴雯等等大观园里的年轻男女们心里,大概至少还有赵姨娘、李嬷嬷、林之孝家的等等已成“鱼眼睛”,凤姐大概也正走在变成“死珠”的路上。

就说赵姨娘吧。

这个让亲生女儿探春也以之为耻的女人,在读者的印象里,不是在怨,就是在吵,或者在骂,就是个志不得伸的“怨妇”形象。但她毕竟是荣府二老爷贾政之妾,给他生了探春和贾环,贾政对她的态度也未见得坏到哪里去,可以想见,当她作为一个大丫鬟(与周姨娘一起)服侍贾政,就如现在的袭人、晴雯服侍宝玉,应该也是一个令贾母放心的“屋里人”。当然,从她的性格来看,年轻时的她估计不如袭人沉稳大度,也不像晴雯那样锋芒毕露,不一定能做到像如今王夫人放心袭人那样,但至少过得去,不然她也成不了姨娘啊!

那她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我想一方面显然是脱不开赵姨娘自身的性格问题。她不够开朗、相当自卑,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针对自己、被欺负,比如贾环跟丫鬟们玩“赶围棋”游戏发生了争执,向宝玉讨“蔷薇硝”结果丫鬟给的是“茉莉粉”之类,她都归结到自己和儿子地位低,被大家瞧不起上面去。

另一方面则也是环境问题。客观上身为小妾的地位确实低下,不用说,正妻王夫人是肯定不待见她的;合府上下也会另眼相待;探春虽说是她亲生,却半因她的性情半因她的地位,平常是与其他姊妹一样只叫她“姨娘”的,也就是只承认贾政和王夫人是父母,且还要求她像周姨娘一样低调做人,不要只会出来丢人。这些,显然会使她感到压抑。

两方面一结合,就形成了越来越无法回头的变化。

当然不单是赵姨娘。

如果把“大观园”看成是一个封闭而纯净的环境,随着长大,女孩儿们毕竟都要离开,走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

这样,她就要面对更多的人和事,要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她要思考、要处理的远远超出她能思考、能处理的。也正因此,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焦虑的母亲们(不妨参考电视剧《小舍得》)。

这个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区别也许只在于程度。

所以当我读到宝玉的这段话,除了为女孩儿惋惜,同时却也觉得男人们更该给予女人们更多的怜惜

当然,话说回来,女孩儿如此,男孩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以上浅见,朋友们以为然否?欢迎批评!

(网图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