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带着爱去工作?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持守这样的观点: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

多数人将从事的“工作”和生活的“自己”分开,划分明显的界限,拉开一定的距离。

他们因为这句话,让工作成了机械的动作:表情冷漠、没了激情和动力。年复一年习惯事事汇报,月复一月习惯不动脑子,日复一日习惯忍受的状态,直至经年累月之后,觉得工作无趣、无聊、无味,最终丧失了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对于任何一个职业,如果只是为了成功和获得赞赏,甚至是为了金钱,那么当达到了所谓成功和得到财富之后,是否就不再有工作的意义了呢?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在最开始工作时,很多人还能对自己的工作感受到痛苦,后来,为了生存,痛苦就变成了绝望。

其实人在绝望中并不痛苦,只有在绝望中还抱有希望,才是真正的痛苦。大多数人,是身在绝望中不自知,因为不自知,所以也无所谓痛苦。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面对监狱的高墙,说过这样一段话: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所谓的体制化,就是被制度和现实同化。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口,是因制度、现实、他人的原因才让生活有很多的“不得不”,最终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是忙于生存 (keep busy living),要么赶着去死(get busy dying)。

“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对这句话真正的理解是:只有带着爱去工作的时候才能完全的投入工作,全身心地达到忘我的地步,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因为爱可以带来工作的充实感和价值感,让自己的生命有存在感。

启迪多元思维

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有一期节目叫《念你们的名字》,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老先生。

96岁高龄的吴孟超,在近70年的医疗工作中,拯救了超过1.5万位患者的余生。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每周门诊、每年约200台手术的惊人工作量。

他的故事之所以令无数人感动落泪,绝不仅仅是他医术高超,更是因为他作为医生的准则和操守。

在《朗读者》中,主持人董卿问了他一个很多人曾问过他的问题:“别人都不敢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一辈子的名誉可就都没有了!”

吴老笑着回答:“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名誉,那算啥?”

吴孟超老先生之所以将医生这项工作做到了极致,正是因为他将爱倾入其中,将工作融入生命。

正心正举

做到心物一体

对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注入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是一种将心物分离的观念。有这样的观念,即便有再高超的工作技艺,即便取得了再多的成就,那么当最初的工作热情褪去时,当一切荣誉已成为过往,便很容易迷失自己工作的真正意义。

要始终如一地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这两者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连同身心一起,要全部投入工作、热衷于工作,达到与工作“共生死”的程度。如果对工作缺乏如此深沉的挚爱之情,就无法抓住工作的要领,无法从心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特别是向新的、艰难的课题发起挑战并战胜它们时。

带着爱去工作

对工作倾注爱很重要,如果你能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制造的产品,那么当问题发生时,你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拨迷见智

稻盛和夫说:“是的,要带着爱去工作。爱,是一切的原点。”

开启自在之门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什么是带着爱工作?

是用你心中的丝线织布缝衣,仿佛你的至爱将穿上这衣服。

是带着热情建房筑屋,仿佛你的至爱将居住其中。

是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仿佛你的至爱将品尝果实。

是将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

是意识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边注视着你。

——《先知》纪伯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