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籍分享:「古文约选」清代方苞为果亲王允礼所编选
此《古文约选》由清代方苞为果亲王允礼所编选。全书不分卷,集录古文分为:西汉三十九篇、东汉四篇、后汉两篇、韩愈七十二篇、柳宗元四十五篇、欧阳修五十八篇、苏洵三十二篇、苏轼三十四篇、苏辙二十篇、曾巩二十六篇、王安石二十六篇。此为清雍正十一年果亲王府刊本。
《古文约选》是桐城派始祖方苞为当时国子监学生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 。它不选先秦文和《史记》,主要选两汉、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是方苞古文理论的很好体现。其中评语较多地论述了作家创作渊源与风格的关系以及古文创作得失,是研究方苞古文理论的宝贵文献。《古文约选》的广泛传布,促进了方苞 “义法” 说的广泛接受,对桐城派的另一部重要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产生了很大影响。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流派,其重要成员往往借选本的方式阐释古文理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曾国藩、梅曾亮等都曾编选过古文选本,其中以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最为著名。而桐城派始祖方苞的《古文约选》虽然很少为当代研究者所注意,但这部古文选本在编选、评点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且产生了广泛影响。
例述及编辑主旨和体例,第一条对此书有概述云:“是编所录,惟汉人散文及唐宋八家专集,俾承学治古文者,先得其津梁,然后可溯流穷源,尽诸家之精蕴耳。”
对这部古文选,清末帝师翁同龢于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曾有墨笔留言,云:“此方望溪先生选定而果亲王刻之者也。评点皆具义法,学者当深体之。清苏惇元所编《方望溪先生年谱》,简要记录了方苞参与校订《古文约选》一事:“(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先生年六十六。春三月,奉果亲王较《约选》,两汉及唐宋八家古文刊,授成均诸生。其后于乾隆初,诏颁各学官。” 由此可知这部得到皇帝首肯的书,乾隆初年就已成为了研习诵读的范本,并得到大力推广。有关颁诏一事,在嘉庆十七年(1812)刊印的《钦定学政全书》卷十二 “颁发书籍” 中也有记载:乾隆三年(1738)奉上谕,《御纂朱子全书》、《古文约选》、《大学衍义》等书,俱于学术有裨,自宜广为传习。命地方大吏善为筹划,将士子应读之书,多行印发,以为国家造士育材之助。因此看当时印刷量不会少,故而如今存世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