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艺考,巧与拙
艺考有没有“学”,我想这恐怕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原因主要在于,这个行业本就是脱胎于政策导向下的市场机制,虽然仍旧算在教育范畴,但实际上多是以产业化运作为主。所以,各个机构内部或许有一些业已成型的培训体系,但如若上升到整个行业视角,能被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可被视作为“艺考学”这么一门专业理论、行为规范、操作指导的事物,仍旧还是完全的空白。自发性和原生性弥散在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
这种无序发展,并不总是意味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从业者,特别是那些刚刚迈上讲台的年轻艺考教师,如果单纯靠自己的“悟道”去形成风格掌握技巧,这就颇像手艺人的师徒传承少了“传帮带”这一环。虽然有了沃土,给了你广阔的能力施展空间,可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常常会出现的情景就是,一些年轻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大学课堂的学习模式照搬到艺考之中。一方面,老师教得累,总是觉得这帮娃娃吸收度差;尴尬的是,另一方面,有些学生还偏偏不领情,有意无意地表达出自己对上课的不满。
我一直是以兼职的身份从事艺考教学工作。去年,在疫情稍有平息之后,线下课重启,我回到了机构,开始了考前的授课。新冠疫情给教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长久的。不仅仅是收缩规模控制成本,不少的机构也开始把组建自有讲师队伍提上了日程表,希望借此来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可延续性。随处可见的熠熠发光的新面孔,应该就是最初上课那几天里我最直观的感受了。正因如此,我尤其感到不同年龄层次、从教背景的教师间知识分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表面上似乎只是一次互通有无,事实上,这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一环,更是一次企业和个人在知识沉淀上的双赢。
一不留神,前言说多了,好在跑题不远,仍旧是和“借鉴”有关。我想把我在教学实施中看到的年轻教师有可能会步入的误区,以及应对措施或建议分享给同行读者们。
艺考学生普遍都非常反感教师拿相同的一套教学内容翻来覆去的讲。老师们的难处我想我能充分理解,就以语音发声、新闻播读、文学朗诵为例,知识点基本上都固化下来了,再怎么去设计课程,最终的落点始终还是会回归到已有的理论。
这就是说,在基础科目课程设计上的“取巧”是比较难的。但也并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办法。从我自己的课堂经验来看,“问过往”和“换包装”是比较合理的两种改变思路。只要我不是某一门课的专任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我都会先主动问问学生们之前的老师教了什么,这么做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便于灵活安排本堂内容,其实也相当于一次破冰,和学生们拉近了距离。“换包装”则是需要教师去提前完成,这也是在我看来和大学授课模式迥异的地方。艺考生上课周期短任务重压力大,而学生年纪都偏小,他们中不是每个人都对这个学科乃至自己做出的这个人生选择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简单地说,就是要用00后的思维来“包装”课程。这就像是,《军礼》仍旧还是那个《军礼》,可怎么通过教学手段来让这帮诞生于E时代的学生理解精神内里从而激发表达欲望,这一步,显然要通过现实题材的辅助推动。
教艺考,一定要做好被学生challenge、argue甚至diss的准备。你看,多么悲壮而又令人后怕的段首语。不过我想,只要从事过这一行的人,不论资历高低,应该都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这给教师们提出了要求。首先,自己的技艺要过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教授即兴口语表达科目的老师,就不能固步自封,只知课件而不闻天下。因为学生们极易在课堂上就新闻时事评论向老师征求意见,这相当于是对教师日常阅读量的考验。
但对应的,是要做到坦诚。人无完人,老师也未必能做到万事皆知。学生的问题如果刚好撞到了教师的知识盲区,大可以在了解之后再给予答复。匆忙之中给出的三言两语,有时反而会成为误导。
说到底,教与学的根本还是“责任”二字。老师肩负责任,自当事事从学生出发,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学生心怀责任,势必殚精竭虑投入学习,完成各项挑战,无愧家人的重托。当这个链条中的每个人都恪守了自己的责任,事儿,也就成了。与我的同行、学生、家长朋友们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