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莫测/尴尬的稿费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尴尬的稿费
莫 测
一般来说,文人都比较清高孤傲,忌讳谈钱,一提到稿费就像大姑娘头一次见姑爷,就低头,就脸红,就血液加速运动。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用公家的纸笔墨砚,甚至公家的宝贵时间,给自己挣稿费一一揩了公家油水,内心不安。
其实,还别提那稿费,一提起就令人尴尬,令人笑话,令人摇头叹息。
在一次作协工作总结大会上,有领导(作家)说,如果作家靠稿费吃饭,作家们早就饿死完了。领导所言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根有据的。据有关资料称,泱泱十多亿人口的大中国,靠纯文学生存者,不足千人。从七十年代开始,物价涨了一波又一波,连最滥贱的藤藤菜都从五分钱一斤,涨到了六七元一斤,而稿费却三十年不变。熬更守夜写篇千余字的文章,头发磨掉一大把,茧子打起像果子泡,挣的稿酬连顿最低廉的火锅都吃不起。
有本杂志刊登了我两篇散文,不见稿费,我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打听索要。一年之后,在一个饭局上酒后失言,被该杂志编輯听到了,就说我那稿费(九十元人民币)被他们的作家副总编代领了,对方说是我的好朋友。可是,我不但不认识对方,更没他那样的好朋友。再后来,我在一个作品研讨会上认识了他,就主动上前与他套近乎,结果他表情木然,根本就不认识我。
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别人摘取,有点小小的不舒服,而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自己又无法采摘,就更令人添堵了。
那天,我去储蓄所取稿费。工作人员拿着汇款单和身份证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然后说不符合兑取规定,理由是身份证上的姓名与汇款单上的姓名(笔名)不一致。
“正因为不一致,公安分局不是在那上面盖了公章,予以说明了吗?”我解释道,“这也是你们向社会公布了的规定,网上可查。”
工作人员说,公章可以伪造,并及时向上级请示(其实她应该马上报案)解决办法。上级答复更加八卦:把汇款单退回去,叫对方按身份证上面的姓名重新邮寄。如果不退回,分局的公章不算数,要盖派出所的公章(荒唐,上级的公章不管用,下级的公章才吃香);公章还不能盖在汇款单上,要盖在单独出具的证明上。
无奈之下,我给一位认识储蓄所工作人员的公安朋友去了电话,结果问题马上解决。如此看来,金融部门的所谓规定、理由,也不过如此。
还有一件蹊跷事。 我先后向一本杂志发了两三年稿件,皆泥牛入海。于是就发邮件询问。对方回答很客气,说稿件都收到了,还天花乱坠地把我的文章吹嘘了一番。最后话锋一转:凡订阅该杂志者,文章优先发表。
我如法炮制后,拙作果然发表了。朋友们闻之,纷纷要求红包祝贺,我一高兴,就来了个天冬雨一一猛起下。转眼间,几大百就稀哩哗啦“下”了出去。可是,又过了大半年,却不见稿酬。原来,该刊只给老作者、熟人和连续订户发稿酬。
作者写稿,是一种劳动,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取酬”原则,刊物付报酬是理所当然之事。但是,因刊物经营不善等原因,大多刊物不能自负盈亏。自己的稀饭都吹不凉,哪还管得了作者呢?于是,有的干脆不发稿费了。有的另辟蹊径,寻找出路,于是,文学频道就应运而生了。开办者欲通过读者打赏的形式自己养活自己。殊不知,这只是一个没有操作价值的美好愿望。因为搞文学的大多囊中羞涩,属于穷人一族,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饱满的。他们虽然很勤奋,但他们的付出与收入成反比,所以他们的物资世界又是拮据的、寒酸的,甚至虚无的。指望他们打赏去养活作家和频道,不是一厢情愿,就是痴心妄想!我可以斗胆预料,此招是兔子的尾巴一一长不了。不信,咱们骑驴看唱本一一走着瞧。
莫测简介
MOCE JIANJIE
莫测,重庆作家协会、散文学会、公安作家协会会员,重庆纪实文学理事。曾担任文化教员、宣传股长、文学杂志编辑等,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集多部。所写文章先后被全国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和文学平台刊用、转载。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1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二、四、六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