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朱惠勇先生

首届“四维文化”杯德清好故事征文大赛作品展(二)

德清古桥专家朱惠勇先生,是我尊重的老专家、老先生、老前辈。我跟朱先生是“微友”,见过一次面,互赠5回书,主要是他送给我。

我因古桥结识朱老师。说来倒也简单。

我是山东人,到江南已14个年头。刚来的时候,见过苏州的枫桥和江村桥,见过湖州的潮音桥、双林的三桥和善琏的万安桥,当时只觉得其美,没有多想。在江南生活久了,便开始觉得这里与我的家乡有大不同,开始喜欢上这片“水晶晶”的天地。

去年秋天,我分别跟随南浔文史专家陆剑同志和本地律师张伟华先生,看了两次南浔的古桥。在他们的讲解下,看着不同颜色的桥石,特别是刻在桥上的楹联、桥名及年款、禁渔告示、花纹雕刻等,觉得真美、真有趣。我开始喜欢上了江南古桥。

于是去年秋天一直到今年春天这段时间,工作之余,我一有空去到南浔附近看老桥,还经常发到朋友圈。区住建局的方惠芬同志看到了,说有个古桥群,把我拉了进去。我特别感谢她。进群后,发现都是古桥专家。我经常在里面问一些问题,朱惠勇先生和双林的金国梁先生比较热情,我申请加了他们的微信。

这就算认识了朱老师。

最近,德清县刚出了一本新刊物。朱老师叫我写一篇,我说我写不好,他说没关系,我说好的,那就写“我认识的朱惠勇”。他同意了。
我跟朱老师相交不久,但他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是个个性很鲜明、很独特的人。最特别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朱惠勇先生是个专注的人。
他喜欢古桥,研究古桥,出了很多“桥书”。他跟我讲,年轻的时候他走南闯北,几乎走过、看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地的古桥。从他送我的《中国古桥》《古桥楹联》《古桥雕刻》三本书中,可以看出来,走桥、看桥、拍桥、记桥,他是花了大量心思的。他还编写了《湖州古桥》《德清古桥》等古桥系列著作。真是一位“老桥痴”“桥博士”。在古桥研究这方面,真可谓研究渗透、著作等身。我觉得朱老师对古桥,是真爱,不像我一时兴起。

我问朱老师,这么多古桥、依附在古桥上的这么知识,您都是咋收集整理的呢?他说术业有专攻,要慢慢积累。原来,朱老师不仅喜欢看桥,还喜欢收集地方志资料。我看了他收集的各个地方的方志资料,真是包罗万象,超乎我的想象。后来,受朱老师的启发,我在查阅古桥资料的时候,发现原来地方志中有大量关于古桥的记载。这为我后续看桥、拍桥、记桥,增添了不少“历史厚重感”。

朱老师退休前在交通局工作。他对古桥的专注,来自喜欢,来自技巧,更来自专业。他在古桥研究方面,是全能型的,从建造工艺、建筑材料,到古桥构造、部件分类,再到古桥历史、古桥文化,他都懂。我了解到,湖州及周边地区,很多地方、很多人员,研究古桥、编写古桥,都要请教朱老师。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专业。

二、朱惠勇先生是个较真的人。
“较真”,这个个性,有两面性。好的方面,是实事求是、是求真务实,求真知、求本来,体现的是正确性、客观性。但是也有不好的方面,比如说容易得罪人,让人难堪、下不来台,有的时候可能闹得不欢而散,伤了大家的和气。
我想朱老师在较真这方面,做得“淋漓尽致”。好与不好,他都占了。伟人尚且有功又有过。朱老师这位老专家,也是如此。我倒不是也不敢批评朱老师,总体上我对朱老师是非常认可的。

正是因为较真,朱老师才能孜孜以求,脚步不止,笔耕不辍,一辈子跟古桥打交道,写下这么多古桥故事,编了这么厚的古桥著作。为后人学习研究、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留下了重要参考。

也正是因为较真,朱老师让一些同志感到不悦,自己心情也受到影响。比如说,在古桥群,经常为一些专业问题展开讨论,朱老师对于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者不合理的意见,直言不讳,毫无保留地给予批评,既对事也对人。我在内心是认可朱老师的观点的。但是对于这种直截了当、毫不留情的批评,我感到难为情,认为大伤雅兴、更伤和气,不利于群内团结。我私下里劝朱老师息怒,不要过于较真,难得糊涂,随他们去了。江山易改,朱老师禀性难移,不听我的,我也没办法。但我仍然敬佩朱老师敢于批评、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朱惠勇先生是个厚道的人。
厚道、实在,是我们山东人的特质。交朋友就要交厚道之人。我喜欢朱老师,也是源于厚道。

这个厚道,表现为与人为善、诲人不倦、施人以乐。朱老师待人,没有架子。不像我认识的有些专家,总要端一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非仰视而不能见。朱老师平易近人,虽然年龄比我长、学问比我高、见识比我广,但他于我如沐春风,每每求教必悉心指导、有求必应。

有一次我向他请教桥联的事情,他已经给我解释过了,又怕我不理解,后来索性给我寄来一本他著的《古桥楹联》,让我大饱眼福,一下子欣赏到500多座古桥联,犹如饱餐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宴。

今年四月,朱老师随德清文联来浔活动。来之前,问我可否送他一套南浔区文化局编的《浔根丛书》第五辑。我考虑到这一辑出版已久,怕是没有了,不敢贸然答应,只说试试看。后来托文化局刘慧同志找到了。带着这套书在朱老师就餐的柳园春天饭店等候,不多时朱老师来了。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朱老师微笑着。还没等我送书,朱老师早就麻利地拿出两本书送给我,一本《长兴古桥》,另一本《吴江垂虹桥》是他自己收藏的“孤本”。我很难为情,朱老师真是厚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后来,我也想办法送了一些南浔的书给朱老师,作为回报。当然,朱老师并没有要求回报。对此,我表示感激。

作者:木牛,工作单位南浔区政府办公室,山东莘县人。

(0)

相关推荐

  • 抢救清河桥

    近日,我在浙江德清和好友慎志浩重聚.临别上高铁之前,他带我到乾元镇东门城桥一游.    这里是清乾隆年间弥漫大半个中国的"叫魂案"发源地.此事因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著作<叫魂& ...

  • 德清:长桥河抲逆鱼

    每年到梅雨季节,"长桥河里抲逆鱼"是德清流传已久的习俗,长桥河两边众人捕鱼成为一道独特的场景. 德清长桥河里出产的逆鱼声名远扬,是因为长桥河的自然环境适合逆鱼的繁殖,逆鱼从太湖沿苕 ...

  • 草木深

    请点击以上"八月江南"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草木深 作者:八月江南 "草木深"一词见杜甫<春望>诗中的"城春草木深"之句,描述的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德清古桥群--永安桥(单孔拱桥)

    湖州德清古桥群--永安桥(单孔拱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下杨村.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距浙江衢州北二蓝氏宗祠东北264公里. 湖州德清古桥群--永安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宋元之际,具 ...

  • 南浔深藏3个小众古镇,免费且静谧,每一个都比南浔古镇历史悠久

    江南古镇,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梦,那深深印刻在心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仿佛永远也挥之不去,这是一种迷恋,也是一种向往-- 江南古镇众多,但是被人们炒上天的基本就是周庄.同里.乌镇.南浔等这样的知名古镇,很多外 ...

  •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浙江湖州德清古桥群--普济桥

    湖州德清古桥群--万寿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下舍镇)舍北村(舍北村也叫群益村).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距湖州德清古桥群--青云桥东北12公里. 德清古桥群--万寿桥始建于元.为单孔拱桥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德清古桥群--青云桥

    湖州德清古桥群--寿昌桥又名上渚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距永安桥北8.9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清古桥群--寿昌桥为单孔石拱桥.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和杭宁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德清古桥群--普济桥

    湖州德清古桥群--普济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距德清古桥群--万寿桥西9.1公里.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相传是范蠡和西施隐居地. 湖州德清古桥群--普济桥为三孔梁 ...

  • 一块南宋石桥“淳熙字堂碑”,引发新市古镇市民及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一块南宋石桥"淳熙字堂碑", 引发新市古镇市民及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作者:张明儿 一块湮没在荒野之地的新市古镇南宋石桥& ...

  •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浙江湖州德清古桥群--青云桥

    湖州德清古桥群--青云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环桥自然村(雷甸村村委会旁).紧靠09省道.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距寿昌桥东南13.1公里. 湖州德清古桥群--青云桥建于宋元(960- ...

  • 水韵江南——赏南浔、走西塘、品乌镇

    [南浔]一个清静的古镇 器材:Apple iPhone 11 光圈:f/1.8 快门:1/1218 焦距:4mm ISO:32 这是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古旧.清静.安详且幽静,这里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