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共享单车是一种什么体验?小黄车检验小市民的自我修养

春江水暖鸭先知,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对社会新知的敏感度多少要修炼得精些。不难发现,分享经济如今已渗透到城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资本追捧的新热点。

分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腾讯研究院给出的定义)。中文名定为“爱彼迎”的Airbnb可以预订民宿,“分答”“微博问答”可以分享知识赚钱,而在“滴滴”不在给外地号牌车派单可能进一步加剧叫车难并且天气暖和了,我也终于尝试骑共享单车出行了。

老实说,由于生性保守,我总是对新生事物保持谨慎,观望后才会试水。这不,我是3月中旬才下载了ofo的APP,目前完成了十几个行程单,但花费是0。为了拉新,企业甩出免费策略无疑是硬招。共享单车主要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我更倾向于锻炼身体,所以今天我也是难得骑了一次“长途”,耗时约1小时4分,但单子上没列出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从用户体验角度说,不得不称之为ofo的一个缺失。

我骑过的小黄车几乎都是需手动调密码锁(只骑过一辆是按键密码),而且骑行结束后需要在APP上点击“结束行程”,据说小红车大多是扫码即开锁、锁上后自动结束行程并结账,无疑后者使用上更方便。

目力所及,共享单车主要是小黄车(ofo)、小红车(摩拜)、小蓝车(bluegogo)和小绿车(酷骑)。当初是听闻小黄车官宣日均订单量达千万级,而押金99元相对更亲民,所以首次试水共享单车选择了它。通过实践发现,我的居住区域常常小黄车难觅踪影,小红车到总是能见,原先以为是小红车投放更广更多,后来听雷子说,可能这样只是说明小黄车都被骑走了而小红车留存率更高,这拓宽了我看事物的思维角度。

我也想过再下一个“摩拜”,这样找起车来选择更多,但一想到手机上装1个以上的同类软件有点没必要(此前因为工作关系让多个新闻APP和浏览器APP共存,他们又都有push,其实觉得挺骚扰),而且299元的押金据说退起来并不便捷(朋友圈看到有人说退押金还要发邮件),而且看报道说过巨额的押金总量使用途径不明(暗示这种已有融资性质,可能拿着押金投资牟利,尤其若投资房地产或炒楼,又会客观上推高房价,等于说用户是递上钱给自己挖坑),有点不想“我为鱼肉”的意味,始终没有下载注册。不过我不排除想法改变的可能,巨蟹男总是一阵一阵的。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说,近忧总是先置于远虑。

经过这半个月的体验,一些见诸报道的“在分享经济火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城市管理、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新问题”倒也得到了验证。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无人管理,占用盲道人行道或挡住出入口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高峰时段。或许只是在一些大型商圈或地铁站周边,摆放得相对整齐,我也亲眼见到有人整理,但不知是志愿者还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工作人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