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况青天”是何人?他凭什么能和包拯、海瑞并称三大青天?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假如某一个朝廷官员能够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申不平,那么这个官员大多会被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

可惜的是,这样的官员太少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民间能被百姓尊为“青天”的官员只有三个,一个是包拯“包青天”,一个是海瑞“海青天”,而另外一个则是我们不太熟悉的明代的况钟“况青天”。

这位“况青天”是何许人呢?他凭什么能和包拯、海瑞并称为三大青天呢?

况钟(1383-1443年),字伯律,号龙岗,江西靖安人,明代著名的官员、诗人,他是一名未经科举,由出身低贱的书吏做到苏州知府的传奇官员。

况钟自幼聪颖好学,本来也是苦读诗书,准备参加科举以考取功名,但在永乐四年(1406年),县令俞益改变了况钟的人生道路。

俞益需要一个精通文理、能干练达的书吏,经过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了况钟。

况钟却不愿意就这样做一名小书吏,俞益劝说:“自古以来,从书吏起家而成为高官的人很多,不说汉代的萧何、曹参位至相国,唐代还有孙伏伽和张元素,他们一个当上了谏议大夫,一个做到了金紫光禄大夫,做书吏有什么不好的呢?”

于是,况钟放弃科举之路,选择了跟随俞益作一名书吏员。

永乐十二年(1414年),况钟吏期已满九年,按例应该赴京考职。俞益与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关系不错,就竭力向吕震推荐况钟,大大夸奖了一番况钟的才华。

吕震遂推荐况钟为仪制司主事(正六品),并且,况钟还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召见,把朝廷中的各种礼制如册立后妃、东宫、藩王、帝女下嫁、朝觐贡举等重大典礼的工作,干得都不错,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朝官的赏识。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况钟的九年任期又满,因他的勤谨廉洁,任劳任怨,被破格提拔为礼部仪制司郎中(正四品)。

宣德五年(1430年),况钟又升任苏州知府。当时的苏州官吏与豪强相互勾结利用,百姓赋税繁重,苦不堪言,苏州府是全国有名的难治之府。

况钟上任之初,许多问题都等着他去处理,而那些下属和群吏都作壁上观,想看他的笑话。

况钟也假装不懂,左顾右问,只按群吏的想法办事,群吏们都很高兴,私下认为这位新任知府也是很容易对付的。

不料,过了几天后,况钟召集群吏宣布:“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况钟说的意思是:前几天某件事是应该做的,是某某不让我做;而某件事是不应该做的,是某某强行我做的!你们有些人长期以来玩弄这种手段,罪当死!

于是,况钟当场将数名罪不容赦的人处死,并训斥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吏。一时之间,苏州府大震,上下官员都开始奉职守法。

在况钟担任苏州知府之前,朝廷曾派御史李立到苏州府清理军籍。李立为了邀功,将很多无辜的百姓定为军籍,甚至闹出了人命,激起了很大的民怨。

况钟到任后,就有一千多人因为军籍的问题而向况钟伸冤。况钟经过仔细核查,认真清理,随后将李立等人的罪行上报给朝廷。

明宣宗震动,命人复查,最后免除了苏州府内一百六十多人的军籍,并核定一千二百四十人充任军籍只限于自身,其子孙复归民籍。

况钟担任苏州知府尚未满一年,就整顿吏治,核减税粮,废止多项苛捐杂税,为民伸冤,深得民心。

不料,正当况钟刚刚理清头绪时,他的继母何氏在原籍靖安去世。宣德六年(1431年)三月,况钟按照礼制回原籍“丁忧”三年守制。

况钟离开后,苏州府百姓都舍不得他,有三万多人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让况钟回苏州任职。民间还编了首歌谣:“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

明宣宗应百姓的请求,决定对况钟“夺情”(指官员回乡服丧未满而被朝廷强行召回任职),让他回任苏州府知府,这就是况钟二任苏州知府的故事。

况钟复任苏州知府后,刚正廉洁,勤于政事,铲除豪强,废除苛捐杂税,兴修水利,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

正统四年(1439),况钟任苏州知府已满九年,成绩斐然,按例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

况钟赴京后,苏州百姓又有八万人上书挽留,要求况钟继续回苏州任职。又有歌谣唱到:“况青天,朝命宣。早归来,在明年。”

明英宗接受苏州人民的请求,“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仍回苏州做知府,这是自明朝建国七十余年来所没有的规格和礼遇,是皇帝对况钟卓著政绩和良好操守的褒奖。这就是况钟三任苏州知府的故事。

正统七年十二月(已是公历1443年),况钟病逝于苏州任所,享年60岁。

况钟死后,苏州人民痛哭罢市。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故里时,十里苏堤之上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群,运载况钟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同时,苏州府所属七县都为他建立了祠堂,以作纪念。

况钟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前后历届的苏州知府都不能与他相比。作为明代著名的清官,凭借着这些事迹,况钟确实能和包拯、海瑞并列为三大青天吧?

(0)

相关推荐

  • 清风两袖“况青天”

    况钟雕像.摄影:徐仲庭 况钟(1383-1443年),字伯律,号龙冈,江西省靖安县龙冈洲(今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明永乐四年(1406年)出任靖安县礼曹.永乐十三年(1415年)任礼部 ...

  • 他与包拯、海瑞齐名,获得朝廷31次奖励,为何不能升官

    在民间,包青天包拯的名气最大,几乎就是清官的形象代言人.海青天的知名度也不小,以刚直不阿而闻名于世,骂得嘉靖皇帝狗血淋头.然而,历史上与他们两位齐名的大清官在今天却相对低调,默默无闻,他就是明朝的况钟 ...

  •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相信这句经典的歌词早已随着包拯正直严肃的形象深深进入了人们的心中.提到包拯,人们总会想到他黝黑的皮肤.额头的月牙状印记,以及许多经由他手得以公 ...

  • “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明清江苏的清官廉吏

    中国历史上向有忠臣奸臣.清官贪官之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包拯"."海瑞"一类"为官清廉"的人物,尽管在历朝历代庞大的官吏群中 ...

  • 千古一太守况钟:连任13年苏州知府,刀笔小吏,终成青天传奇

    公元1443年1月30日,主政苏州13年的况钟积劳成疾,病逝在住所.噩耗传来,苏州城凄风苦雨,全城罢市,万民齐泣.苏州一府七县乃至松江.扬州.常州.嘉兴.湖州等地成千上万哭奔而来,祭奠他们的好太守-- ...

  • 死孩儿亦能为母报仇-况青天智断奇案

    之前有写过一篇苏州知府况钟断案的文章,况钟在苏州任上多年,断案无数,得了一个"况青天"的名声,甚至能与"包青天"和"海青天"并列. 下面就再 ...

  • 明代姜逢元草书《纪游诗册》赏析:清劲秀雅,古淡潇洒

    草书<纪游诗册> 附: 姜逢元 乙亥(1635年作)草书 <唐人诗>手卷

  •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

  • 明代画家眼中的“天地山川”

    导语: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各位可一 ...

  • 只有在国家博物馆才能见的明代山水100幅,开眼界了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 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 超过了宋元两代, 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 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 ...

  • 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下)

    51.<长江万里图> 明 吴伟 绢本水墨 纵27.8厘米 横976.2厘米 <长江万里图>墨笔画险峻山岭,近景为苍古之树生屹立于巨石之间,整幅绘画笔法纵横洒脱.老辣,是画家晚年 ...

  • 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上)

    导语: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 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