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汤

方歌: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相关条文:《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方组: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川芎(一两) 杏仁(四十枚)

煎服方法: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续命汤应用案例3则

1、湖南省沈俊医生案例:

患者:谭某某

性别:男

年龄:36岁

就诊日期:2015年8月7日

主诉:右侧面部麻木不适1天,嘴型向左侧歪斜

查体:四肢活动可,怕风,无汗。两天前在空调房打牌后睡觉,起床后发现嘴不能吹口哨,右眼不能闭,口不苦,不需喝水,稍有身痛,脉浮紧,舌质淡,苔薄白。

诊断:面瘫,太阳中风症。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急性期)

治法:祛风散寒解表

方药:续命汤

组方:干姜30g 当归30g 炙甘草30g 麻黄20g 桂枝30g 党参30g 杏仁10g 生石膏(后放)40g 川芎20g(由于病情较轻,故剂量按比例调小)

剂量:七剂

辅助治疗:正骨正脊+针灸(每天一次)

煎服方法:水煎,先把药放入水中泡十分钟,水开后煮20分钟

治疗效果:第二天来时告知,服药后出了一身大汗,出汗后全身都轻松了,七天后痊愈

感悟:之前面瘫用牵正散,没想到用小续命汤效果会如此快,仲景之经方,精简效著,功专力宏。

条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涂华新老师曾在课堂上讲到:不识续命汤,数千年来治疗中风如漫漫长夜。

按:古代治疗中风,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是个古代验方。孙思邈在唐代就注明,流传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也收录,可见效应毫无疑问。

孙思邈把“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曰“甚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方中强调“录验”二字,说明古人用此方即应验,所谓“续命”乃指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之意,故患者瘫痪肢体逐渐得以恢复。这充分证实续命汤的确是治疗脑出血的金方。

目前,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2、安徽省汪节苗医生案例:

患者:蒋胜得

性别:男

年龄:63岁

职业:护林员(每天爬山过坎十多公里,每天饮酒1-2次)

初诊日期:2015年11月25日

头晕、面瘫来诊。

查:血压175/104,颈僵,抬头额纹不消失,吹气口型左歪,头晕不敢骑电瓶车。薄白苔,齿痕舌,脉左浮弦,右细。

考虑患者头晕、血压高、抬头纹不改变情况,建议患者做了磁共振,排除颅脑病变,三小时后患者拿着磁共振检查结果来了,排除头颅占位性病变和中枢性面瘫(这是从医者保护好自己的必备举措)。

治疗方法:1、当即为患者做太极六合针;

2、中药经方

处方:葛根汤原方

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生白芍30g 生姜45g(切片) 干枣12枚(撕开)

剂量:三剂

煎煮方法:水1500mL,泡20分钟,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3次饭后热服。

复诊:11月28日,患者自述,头晕未减轻,还不敢骑车,头颈还硬,腰也不太舒服。脉同前,遂移方“小续命汤加葛根70克”

方组:干姜45g 当归45g 桂枝45g 党参30g 炙甘草45g 生石膏45g 生麻黄45g 杏仁20g 川芎25g 葛根70g

煎煮方法:嘱凉水1500ml泡药30分钟,水开后煎药30分钟,去渣重煎,浓缩至约600ml,分三次饭后服药。

嘱:晚5点后不可服药(惟恐失眠)。

剂量:7剂

治疗效果:7剂药后,患者骑电瓶车速度比我骑得还快,血压128/78,颈软,全身捆绑感消失,面型基本恢复正常。

条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涂华新老师曾在课堂上讲到:不识续命汤,数千年来治疗中风如漫漫长夜。

按:古代治疗中风,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是个古代验方。孙思邈在唐代就注明,流传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也收录,可见效应毫无疑问。

孙思邈把“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曰“甚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方中强调“录验”二字,说明古人用此方即应验,所谓“续命”乃指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之意,故患者瘫痪肢体逐渐得以恢复。这充分证实续命汤的确是治疗脑出血的金方。

3、贵州省李维猛医生案例:

患者:李某  金沙城关人

性别:男

年龄:40岁

初诊日期:2015年11月10日

患者感冒后骑车,被风吹,几个小时后出现口不能闭合,左眼不能闭合,怕冷,头痛,流清涕,咽痛,咳嗽,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沉紧。

处方:续命汤原方原量

方组:干姜45g 当归45g 桂枝45g 党参30g 炙甘草45g 生石膏45g 麻黄45g 杏仁20g 川芎25g

煎煮方法:嘱凉水1500ml泡药30分钟,水开后煎药30分钟,去渣重煎,浓缩至约600ml,分三次饭后服药。

剂量:5剂

治疗效果:一剂好转,五剂痊愈。

相关条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0)

相关推荐

  • 患者,女,65岁,素体健,受寒后出现眩晕...

    患者,女,65岁,素体健,受寒后出现眩晕.畏寒.流清涕.咳嗽.神疲乏力等.遂来诊,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为寒邪直中少阴.遂予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制附子, 云苓, 白术, 白芍,五味子, 干姜 ...

  • 《张氏医通》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 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甘草(炙.各三钱) 芎 (一钱) 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 ...

  • 《张氏医通》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 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甘草(炙.各三钱) 芎 (一钱) 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益仁堂中医馆发展史

    <张氏医通>清·张璐,刊于1695年 简介 <张氏医通>十六卷,内容包括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此书所引的医学文献,上自<灵><素>下迄清初,达一百三 ...

  •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三伏贴起源于325年前,由清代医家张璐创制,记载于《张氏医通》

  •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

    ​<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 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 作者:张璐 时间:公元1695年 [卷二 诸伤门] 湿(湿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阳受风气.阴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