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止血散(验方)

【组成】花蕊石(烧、醋淬)30g 阿胶珠30g 大蓟18g 小蓟18g 侧柏炭9g 焦栀15g 牡蛎24g 龙骨24g 代赭石24g

【用法】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3~6g,温开水送服。

【主治】肝火犯胃,吐血,色乌红,或夹饮食残渣,量多,舌红,脉数

【证析】吐血是本方主证;肝火犯胃是此证病机;血色乌红或夹饮食残渣,舌红脉数,是肝火犯胃诊断依据。肺胃出血都可呈为吐血,肺出血色呈鲜红,多夹痰液;胃出血呈现乌红,多夹食物,是因肝火犯胃使然。何以知之?从舌红脉数知之。

【病机】肝火犯胃,胃络破损。

【治法】清热止血,固涩敛肝法。

【方义】血因热迫妄行,说明出血仅是现象,血热才是导致出血根源。治疗热盛出血,法宜清热止血并举,清热目的在于澄本清源,消除出血之因;止血目的在于治疗主证,制止继续出血。本方花蕊石、阿胶珠、侧柏叶、大蓟、小蓟均有止血作用;二蓟又是清热凉血之品,与山栀配伍,能呈清热止血功效。配龙骨牡蛎、代赭石敛肝潜阳,使肝能藏血则止血功效更为显著。龙骨、牡蛎固涩作用能补脉络破损,又有助止血。所以本方体现止血为主,收敛为辅,清热为佐的配方法度。

【应用】可用于溃疡出血偏于热者。

【歌括】

止血散用二蓟栀,龙牡代赭花蕊施,

侧柏阿胶同止血,胃部出血可服之。

(0)

相关推荐

  • 左金丸(清热剂)

    [出处]<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12克        吴茱萸2克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歌诀]左金连茱六一 ...

  • 马老师用栀子豉汤加减治疗不寐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黄展央 初诊:2018年10月29日.张某,36岁.因"失眠2年,加重半年"就诊. 患者产后2年,夜寐差,易疲劳,上下楼梯易气短.近半年来失眠加重,入睡难,易醒,一夜睡4小时,动辄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窍活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5g 川芎5g 桃仁(研泥)15g 红花15g 老葱(切碎)3根 鲜姜(切碎)15g 红枣(去核)30g 麝香0.3g [用法]用黄酒250g,同前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乌头赤石脂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组成]蜀椒10g 制乌头1g 制附子5g 干姜10g 赤石脂10g [用法]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日3服,不知,稍加服. [主治]寒痹胸阳 ...

  • 血府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牛膝12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黄12g 枳壳10g 柴胡10g 桔梗6g 甘草3g [用法]水煎,分3次, ...

  • 举元煎《中医治法与方剂》

    举元煎(<景岳全书>)   [组成]黄芪24g人参9g 炙甘草3g 白术9g升麻6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不摄血,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怔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