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女子无才便是德”,正解实际藏在前半句,然而几乎无人知晓
古时分辨一个人的贤愚,所看重的是“德”、“才”两方面,有个成语叫做“德才兼备”,就是对人的一种高度称赞。其实这个成语的构成很有意思,“德”在“才”前,但这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古人一种普世价值观念。 有句古语叫做“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今天男女平等的观念下,很多女性听到这句话会感到十分不舒服,认为是对女子的歧视。其实这句话的正解和重点实际都藏在前半句:“丈夫有德便是才”,然而几乎无人知晓。以我们今天的理解来看大义是男子汉只要有德行那就是一种才干,这句话同样让人听得直皱眉,完全不符合我们对于人才的认知。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会感觉十分突兀,其实是我们曲解了古人的意思。所以,今天就同诸君好好聊聊这句话,看看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含义。有专家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中的“便”其实是“辨”,意思是分辨。如果照此理解,那么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男子如果有德行,世人就会去分辨他是否有才华;而女子如果没有才华,世人就会去分辨她是否有德行。
如果这是本来的意思,那么可以理解为无论男女,德行都是根本,才华只是枝节。虽然“便”通“辨”这一观点还无法取得普遍认同,但这种理解很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如果用另一种理解,虽然看似依然是强调品德的重要性,但完全无视才华的说法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是得不到主流支持的。
要知道这句话最早出自清代史学家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中,其中记载这是一个叫“眉公”的人说的,这个“眉公”是谁?明朝著名文学家陈继儒号眉公,原话正是出自他口中。明清两代都离现代很近,思想也更加贴近现代。陈继儒本人更是阳明心学的传人,阳明心学可是跟程朱理学相反的存在,思想更加务实,因此不可能会有无视才能的观点出现。 由此可见,这句话还是理解成“辨”更符合实际。那么古人又为何要把“德”放在“才”前?曹操不是有“唯才是举”的做法吗?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些看似矛盾且不合理的现象呢?请听我从头说起。 自从先秦以后,天下权力逐步由豪门世家向下层阶级下放,为国选材就成为了每一届政府的核心任务。如先秦那般由豪门世袭或养士自用的法子已经不可取,治理国家需要从平民阶层提拔更多人才。那么这些人才又以什么标准来选呢?答案就是品德和才干。
选材标准都知道,可是又如何去评判呢?品德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都是出自他人之口,所以需要有名望的人来推举。汉代出现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大员向国家推举当地人才。汉代将“以孝治国”的方针贯彻到了极致,所以这种察举又基本是以考察孝道为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可以滋生的腐败。果不其然,到了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发展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乱象,秀才(那时候没有科举,所以并非后世的秀才)不认字,孝子跟父母分居(古人视为不孝),可见这一制度的弊病。
到了魏晋时期,陈群开创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举的权力收归国家所有,但这治标不治本,最后又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于是科举诞生了,从隋文帝开始。从此考察人才终于不再是主观,而有了量化标准。但科举不是高考,而是选官制度,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不见得能做事。所以唐宋很多大儒都曾试图改革科举,比如重视策论,考察考生对政务的看法,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毕竟赵括“纸上谈兵”的闹剧还在史书上留着呢。
如果说前面的举荐制度是根据品德来论人才,那么科举看似就是考察才能了。实则不然,上面说过这只是比拼读书写作的本事,并不能衡量出一个人办事的才能。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总不能把国家大事当考题交给考生完成吧,那岂不是形同儿戏?
人才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为了避免政务因为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不合格被耽误,政府机构的构建就越发冗杂,其运行也越发按部就班,于是出现了少了谁也一样转的格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既然个人的才华无关紧要,所以整个国家也就更看重个人品德,比如老幼尊卑、上下有序,这些“品德”也成为了官场默认的规则。由此,结合了几乎不为人知的前半句“丈夫有德便是才”,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俗语,是不是觉得顺眼很多? 对于进入权力中枢的人而言,个人才干真的不是特别重要之事,而无论官场还是社会都不能没有规矩,所以以品德作为行为的约束就再适合不过了。而对于女子而言,毕竟在古代只是作为男子附庸的存在,所以古人对于她们的要求自然也就没有男子这么苛刻,只要有品德,能够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就足矣。 参考资料: 《先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