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中医脉学总结~续集

前文在续

书接上一回

话说,我们讲完脉学用药,接下说说讲座中生物钟的应用。

附带现场

生物钟疗法

生物钟疗法传统来说,叫子午流注。但是韦老发现他师父教他的子午流注太复杂了,而自己研究出了新理论:如果脉势有力,气血能达到我们的末梢,这时候只要我们把手指头脚趾头掰响,气机马上就通了。不用记什么穴位,但是前提是脉要有力。不管什么症状,不管男女,以地方时计算。北京和广州也有时差,上半时辰,拨左手指,下半时辰,气才到右手指,就拨右手指;有的时候,没到下半时辰,拨右手,是拨不响的,真的挺守时的。现场几个同学尝试了也说有效。

如何摸到生物钟的窍门

首先让患者不要紧张,他一紧张一害怕一抵抗,就会拨不响的。拨的时候,一只手托着患者的手,叫他放松,别紧张,然后另外那只手轻轻地掰到极限,到达死角。接着速度非常快,成弧形地往下压,听到一声脆响就有效果了。现场有心慌的同学被王老师拨生物钟,即刻就没有这么慌了。

煮汤药技巧

我们要真想煮汤药,也可以,水一开,就关火。一般王老师都是开水烫一下,像泡茶一样,凉了就喝。

还有一种吃药的方法,直接把药放在嘴里,用水冲下去。另外还有一种是直接放在嘴里,含化,含化的效果比冲下去还好,像救心丸之类的,直接含在嘴里,吸收得更快。

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及解答

药粉的力量和汤药的力量,它们有什么区别或者对比吗?

这些王老师也研究过,用药粉挣的钱没有这么多,药量少到只能用西药袋装,但是效果极好,一点不比汤药弱,关键是用药的精准。

当然,汤药也有汤药的好处,那什么人建议喝汤药呢?有的人闻到中药,就只想吐,咽那个药渣,反胃难受,就建议喝汤药而不吃药粉了。古人熬汤药会放些粳米,食物,这样汤药有利于吸收。对于那些胃溃疡,胃出血,开点汤药,调味,也能更好吸收。只要是正常人,用药粉就可以了。

六部定脉的穴位定位在哪里?

这个问题在上一推文有详细解答,还附带有图片。

老师说,针感好的人,熟练的人,扎针的针感直到微里,或者会阴,甚至能直接传到我们后面的腰阳关这些部位,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头痛发烧之类的疾病很快就可以烟烧云散。

王老师说,他和韦老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一根银针一把草,三根指头走天下。

时间不长,收获不少

非常感谢王永民老师把需要教三天的内容用短短的两个小时传授给我们。

在这次的讲座中,我们知道了还有如此神奇简便的脉诊知识,这使得我们对脉诊学习有了新的体会,相信能更好的运用在临床中。

在此,希望S中医脉学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也祝王老师学徒满天下。

(0)

相关推荐

  • 一位寒湿比较重的患者找已经退休的中医教授...

    一位寒湿比较重的患者找已经退休的中医教授查看,中医教授看他之前喝的汤药很多,但是大都没有效果,教授坦言道:"祛湿予以汤药者,庸医,庸医是也!" 自古就有"千寒易去,一湿难 ...

  • 中医汤药调理颈椎病效果好!药组:黄芪,丹...

    中医汤药调理颈椎病效果好! 药组:黄芪,丹参,桂枝,川盏,羌活,姜黄.大枣. 功效:主治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心得: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血行不畅.痹阻于内的血痹,黄芪补气,桂枝.芍药通阳行痹,生姜. ...

  •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去除寒湿邪气我一直...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去除寒湿邪气我一直主张内服的温寒化饮之法,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一位退休的中医院士看了后说:'寒湿内治法,在我看来就是个笑话.'当时的我怒火中烧! 中医传承的几 ...

  • 请注意:很多中药,不能打粉吃

    因为中医传统的煎煮方法除了对药材有消毒功效外,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中医药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代人民通过不断的丰富的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而汤药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之一,各类中医经典记载的中医 ...

  • 中医对症汤药

     ​ 分享图片

  • S中医脉学特点

    转载▼ 古典中医(汉代以前<内经>.<伤寒论>.<经难>.<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系统中医体系.)作为一种朦胧状态的古代系统科学,它的所有理论,它的生理学 ...

  • 中医脉学金口诀与医中百误歌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 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 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 ...

  • 老中医数家珍:中医脉学不传之秘,独步医林五步脉

    老中医数家珍:中医脉学不传之秘,独步医林五步脉

  • 中医脉学千古不传之秘:为什么28脉要用场景模拟的表达方式?

    老王开说关注2019-12-04 14:38 日钢特惠A100大号美工刀片18mm壁纸裁纸刀片工业用多用途多功能 庆祝公司上市一周年!价值1580元炒股神器,4月1日免费领! 广东面向上班族开放成人本 ...

  • 学脉必读,中医脉学口诀

    脉学七言诀 ■ 浮 脉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 ...

  • 古中医脉学“四字真言”版

    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彦希范著 明蕲州月池子李言闻子郁删补 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卫者阳气 ...

  • 我的中医脉学之路连载六

    前几期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同时也谈了中医的派别问题等等,现在我们来谈谈脉学,想将我如何学习脉学的历程书写出来,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给大家一个诊脉时的思路,共同思考脉学.传 ...

  • 我的中医脉学之路连载一

    我是一个地道的民间中医,没有进入中医学高等学府学习过,是民间中医我的师傅带我走入中医的大门,同时我也是一个推崇脉诊的民间草医,而不是将脉象仅仅视为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尤其不甘心于把脉诊视作摆设的现象.我 ...

  • 古代中医脉学相关书目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