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天明的林下人生
中国绿色时报 2021年7月28日星期三郝天明的林下人生作者:果叮咚
郝天明在巡护途中本报记者 果叮咚 文/摄这片山绿起来了。将近40年,郝天明一直跟这片林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母树林越长越高,种子园也逐渐扩大。今年,郝天明即将退休,看着当初的荒山变为今日郁郁葱葱的良种基地,他终于能放心地把工作交给新来的年轻同事。1984年,河北省七沟林场国家重点油松良种基地开始筹建,也是在这一年,随父下乡的郝天明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林场工作,成为一名林业职工,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当时基地没有土,种树的土都是一点点从别处运来的,为了保证100%的成活率,每一个树坑、每一次浇水我们都特别精心,保证种一棵就能活一棵。”回忆当初栽树时的场景,郝天明说,浇水、管护、修理杂草、防治病虫害、打防火隔离带,郝天明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树木,看着它们从小树长成大树。1989年,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郝天明被支部发展为正式党员。林业工作是艰苦的,不仅周期长、见效慢,还要守得住寂寞。由于基地离村庄较远,一个人做饭、吃饭、看山、巡护就成了郝天明工作生活的常态,面对如此枯燥的工作环境,郝天明从未喊过辛苦。“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发挥党员作用,多吃苦、多费心、多受累,这都是党员应该做的。”郝天明说。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良种基地的管护和其他传统林场的管护有所区别,除了护林,郝天明还是基地的技术员。跟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学习整枝、管理花粉、收集种质资源等知识,一整套的栽植造林技术,郝天明都熟记于心,他说:“想要实现林业发展,保证种子质量是基础,只有技术过硬,才能产出好种子。这个良种基地是国家的,国家把这份责任交给我,我就要保好这片林、守好这儿的种子。”平时每天早上8点钟,郝天明都会准时开展日常巡护。新同事来了以后,郝天明便领着新来的同事一点点熟悉林区、熟悉地形,讲解种苗的情况,介绍林场边界和位置,林场怎么管理、怎么经营,树木怎么施肥等,郝天明事无巨细地一遍遍讲给接班人听,他要退休了,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由于对基地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郝天明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林场基地“活地图”。“郝主任的任劳任怨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么多年他始终坚守在管护一线,工作他总是做在最前面,积极主动学习,有问题及时向上汇报,从不曾向组织要过一点特殊待遇,越要退休,反而越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他是我们的标杆和榜样!”对于郝天明,同事们发自内心地敬佩。光阴荏苒,可郝天明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虽然他的生活平凡,但当看到一片又一片小树长大时,他的内心充满喜悦与自豪,这就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