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苏09 亲小人远君子 王相公理想的崩塌
王安石变法的功过是非,本不是苏轼人生故事的主线剧情,但是,苏轼在熙宁变法之后的人生轨迹,起承转合,都与熙宁变法的几位主角或主要配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帝国的命运,也因为这次轰轰烈烈的变法急转直下,在后世看来,当时其实有着很多人和很多机会可以制止变法的执行,从而改变历史的轨迹,但都因为一些特别偶然的偶发事件而失之交臂。这句话不用翻译了吧?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不喜欢忠厚老实的人,就喜欢能言善辩溜须拍马的人。事实上,变法的失败,归根结底就是用人上的失败。无论治国安邦、经财理政,还是管理一家企业,仅有一部好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所有制度都是由人来施行的,如果在人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一切都是徒然。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罗列起来很复杂和繁琐,但实际情况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变法在深刻影响帝国财政的同时,还带来了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起来,又要把时间线拉回到神宗刚刚登基的熙宁元年(1068)去了。当时,皇帝因为一次祭祀大典的财政问题询问几位朝中重臣。司马光与王安石,这两位北宋中期的巨头发生了第一次观点碰撞。王安石则认为,国库空虚是因为做臣子的不会理财,你再怎么艰苦朴素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司马光反唇相讥:善于理财的人,也无非就是用苛捐杂税来增加国库罢了。(善理财者,不过头会萁敛尔)王安石非常不以为然,立刻回答:会理财的人,可以不给人民加赋还能增加国库!司马光觉得王安石在胡搅蛮缠:这世界上的钱财,不在老百姓手里,就在官家手里,此消彼长,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你只要想着增加国库,肯定是要设法从老百姓手里抢钱,这比加赋更可怕。这次辩论,最后不了了之,但二人的政治主张,却因此贯穿各自的一生。王安石是理想主义者,认为富国强兵,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国库。司马光是经验主义者,认为国家要想太平,必须要保障老百姓的生计,不能从他们嘴里夺粮,从他们家里抢钱。恰恰,王安石与司马光又都是当世最出众的士大夫,各自分别有一众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