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贺岁档的七部电影我都没看过,所以一不存在剧透的危险,二不存在主观倾向性,我的评判依据主要就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豆瓣已有的大量评论,二是电影主创团队的过往口碑。情理之中的事,当然就是唐探毫无悬念地登顶正月初一的票王,而且破了贺岁档首映日票房记录,到我写字的这当口,单日票房已经接近10.6亿,实在是恐怖的吸金魔头。
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拜水军所赐,开画6.7分,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过滤,现在已经降到了6.3分,而且从评论里反馈出的信息来看,电影的素质堪忧,评分还有再继续缩水的可能性。恕我愚钝,唐探的前两部作品,我真的没有看完,实在忍不了。马未都当年在《锵锵三人行》的一期节目中对中国电影有过一段特别经典的评论,如今锵锵三人行都停播好几年了,可这段评论依然不会过时——唐探3的豆瓣恶评真的很经典,虽然我还没看并且也不打算看这部注定中的贺岁档票王片,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豆瓣评论应该会比电影本身更精彩,摘录一些大家看个乐呵——
陈思诚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能边恶心人边赚钱,还连续赚了三次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看陈导演的作品了
失望,陈思诚现在连抄都抄不好了
引用流行语: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地表最强的烂片 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和我妈去看的 我妈看的睡着了……
……不摘了,大家有兴趣自己去观摩豆瓣吐槽大会吧,肯定比原片主咖搞笑。
在影片上映之前,豆瓣里的评论几乎一边倒的看衰,其中比较统一的观点无外乎“现在什么人都能当导演了”“把电影拍成小品,还是把小品注水成电影?”,总之就是对于贾导的处女作各种diss。然而,李焕英上映首日居然口碑爆棚,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8.1分。如果你习惯了淘票票、猫眼的评分体系和评分水平,一定觉得这个评分太低了,呵呵。在豆瓣上,国产电影的普遍分数是6分+,比如刚说到的票王唐探,豆瓣6.3分。豆瓣上国产电影能上7分的,就算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看了,国产电影在豆瓣极少有过了9分的,我大概捋几部9分+的国产电影你们感受一下——所以,李焕英的8.1分,在贺岁档这样一个偏商业诉求的档期内,能有这样的口碑,实在难得。更可贵的是,李焕英的首日票房也即将突破3亿。除了票王和口碑王之外,贺岁档首日还有一个小遗憾,不知道未来几天会不会逆转的可能。《人潮汹涌》在口碑上仅次于李焕英,豆瓣评分7.6分。
导演饶晓志,上一部作品《无名之辈》,是豆瓣超8分的佳作。本片的卡司阵容一点不比唐探逊色,有天王刘德华,有浪姐人气王万茜,有筷子弟弟肖央,还有郭帆、路阳这些新一代人气导演来客串。然而,贺岁档首日,《人潮汹涌》的票房竟然是七部贺岁片里最低的,甚至还不如两部动画片,是唯一一部开画未过5000万的电影。更令人费解的是,这部电影在制作和宣传中,应该也不是走艺术片的高冷路线,怎么就那么不受院线待见呢?首日排片占比仅8.3%,是贺岁档真人电影中最低的,刘德华的市场号召力不足了吗?不应该啊,天王随便在内陆开一场演唱会,各种位置的票都是秒光。根据过往经验,一个档期的首日票房太差,除非发生口碑爆棚,否则后面的排片率只会越来越低。事实上,电影票房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影片本身的素质了,口碑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电影营销的重要一部分。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贺岁档七部电影中,在豆瓣上评价最低的唐探,在淘票票上竟然成了口碑最佳的一部,在猫眼上也有着超9的高分。淘票票和猫眼的后台小编,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水军可以疯狂,但商业的底限是不是就可以一点不顾及呢?
我知道,绝大部分电影的受众,在选择看哪部电影时,是没有先到豆瓣上去调研一下的消费习惯的,他们最惯常的操作就是打开淘票票或猫眼这两个垄断性的线上售票平台,他们消费行为主要依据两方面,一是影片卡司阵容是不是自己的菜,二是评分。
在豆瓣上,国产电影更多情况下是在担任吐槽大会的主咖,而且基本上只能被动地接受吐槽而没有反驳与反吐的权力。在淘票票和猫眼的世界里,中国电影却已经可以和奥斯卡级别的电影平起平坐了,9分,9分,还是9分,既然已经这么假了,干嘛不直接打个满分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