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释意】(二十六)神思为何物

第二十六章  神思为何物
(神思第二十六》)

究竟什么是神思呢?在《庄子·让王》里有一句话:“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结合原文大意:有的人身体在江河湖海上胜似闲庭信步,而其心思却在魏国宫阙下勾心斗角。)像这样一种能够让身心分离的思维想象,即为“神思”。
    凡著书立说,需要的就是思维想象的丰富饱满。所以,那些穷其一生沉溺于文字写作者,也就是所谓的作家们,像他们的神思,必定旁骛搏击,也必定更加深邃遥远。当他们一笔在手,貌似寂静缄默,而其心思的纵横,已经驰骋于千年星空;看似悄无声息,但其眼光的上下,早已穿越在万里苍穹。于是乎,便有吟唱咏叹的歌声,如同玉珠金盘的音响;但见举眉抬手之瞬间,恰似风卷残云的迅疾。如果一位作家,其造诣能够达到如此非凡境界地步,事实上没有其他捷径可寻,唯有深思熟虑使然。
    何谓深思熟虑呢?笼统地讲,就是对某些事物一旦心存困惑问题,必定深入探究学习,直至弄明白根本道理为止。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探明道理的诀窍,就在于将自我身心与要书写的事物和场景融为一体。当作家的身心头脑,占据了意欲描绘的事物之后,于这一时刻的创作关键,就在于志气胸怀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质量、水平和方向。而当作家的眼前耳旁,纷至沓来的全是活灵活现的声色犬马之际,这会儿的创作难点,就在于如何选择词藻语句,才能把意念形象转化为语言文字。然而,当上述使用文辞如实准确表达意欲思想的难点,一旦得到彻底解决之时,天地人间必将不再存在无法揭示的隐私诡秘。同样,当气吞霄汉的文学创作志向,一旦关键性问题赢得根本性突破之时,作家的身心神思,便可以自由徜徉在天地人间,甚至能够透视一切禁地、角落和空间。

亘古至今,所谓陶冶文心和锤炼神思,贵在历经寂寥空虚样精修渐进。任何人如果臆想获得身心通达且思想伟岸,更需要经历浴雪刺骨般对神秘历史和冷峻现实的琢磨与锤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者,必须要通过广泛学习来储备个人知识体量,即积学;二者,还需要善于琢磨道理来由,用以丰富自我智慧内涵,即酌理;三者,更需要拓展人生阅历来开阔视野区间,从中学习实践经验,或培养实战才干,即研阅;四者,也是想成为一名作家的必修课程,就是要擅长训诂字义并校雠群篇,以此找准令自我满意而又合乎典范的语句辞藻,即驯致。所以说,真正的文学创作者,唯有融会贯通达到了敢于操刀充当“解玄释疑”的文化主宰之后,才有可能于舞文弄墨之时,每每恰如其分,并于匠心独运之中,常常气贯山河;进而,才有可能达到窥一斑而知豹,终至于发一声而群应,似林中响箭,围猎之嚆矢。一旦达此地步,才是驾驭文学艺术者的最高境界,这才是谋篇布局之终极目的所在。
    通常情况下,一旦作家的神思启动,其心中和脑海顷刻万物复苏,即恰似雨后春笋,又像百舸争流。但是,在一个接一个仿佛特别生动具体的形象里面,其实大小模样和来去方向,一概模糊不清,尤其外观上看,似乎这儿那里确乎方圆分寸一应俱全的规则制度下面,其实章程步骤及其理想画面,竟然形同虚设,未来一片渺茫。然而,所谓文人的创作天赋,即像是携神思而登山,面对层峦叠嶂、林黛瀑布,不但可以远观近瞧,而且能够历历在目;又如同怀神思而临海,伫立波浪汹涌、黑云密布,不仅能够翻山倒海,而且可以天旋地转。于是乎,无论个人德才学识多少,只要敢于自称作家者,他们之中又有谁不曾有过这样一种云涌浪翻的神思景象呢?但是,当他们展纸研墨,真的一挥而就之后,经常却会发现脑中山岚和心中海浪,落到纸面上的却变成了浮云水波而已!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巨大反差呢?因为一般情况下,语言文字的陈述描写总是落后于心胸头脑的思维想象。尽管思维想象可以瞬息万变,甚至能够任意翻山蹈海,而且有的人还能够舌如巧簧,以至于口吐莲花。但是,一旦让他们落实在文字笔墨上面,大部分人们都会变得手足无措,而且举步维艰。所以说,通常情况下,人类只是经过想象思维来形成意念逻辑,再将逻辑意念转化为能够达成共识的语言文字。因此,在语言文字与思维想象之间,如果将他们相互衔接的天衣无缝,必将导致求全责备,甚至吹毛求疵;如果权衡彼此来抓大放小,则容易变成蜻蜓点水,以至于寡淡乏味。另外,在这两中极端之间,最经常出现的不协调问题,莫过于南辕北辙,或咫尺天涯,或表里不一。总之,若论创作水平的根本性提高,贵在志气胸怀的艺术修养,而不是一味冥思苦想;若讲文学成功的捷径,应在于经典体例的理解熟稔,而不是任凭情感的武断放纵。
    毋庸讳言,人的禀赋才华各不相同,所以书写文章的速度快慢,必然因人而异。文章的形制体例,原本花样繁多,所以评判文章的好坏优劣,确实不在于内容繁简或篇幅长短。例如司马相如生前,其文章已经英明盖世,却因为写作太慢,不仅被帝王责备,并被书家诟病。还有杨雄也因丽文高论而显赫一生,但他自己也曾哀叹,于应诏作赋后,因殚精竭虑而梦魇缠身。另有桓谭多才多艺并自视甚高,于年轻气盛时,因赌气写诗,竟至病发卧床不起。东汉时,王充坦言,因为不得已著述《论衡》,年近七十已经志力衰耗;而张衡杜撰《二京赋》,历经磨砺十年,终于惊世骇俗;至于左思为写《三都赋》,人称“门庭藩溷,皆著纸笔。”(大意:墙边厕所都放着纸笔以方便随时记录心思),十余年后终有洛阳纸贵。像上面这些文人大家,他们神思竭力的迟缓辛劳,足以可见一斑。再如淮南王刘安,据说旦晨之间便完成了《离骚赋》;而枚皋之所以作赋颇多,因为是应诏必须速成;至于曹植,为了证明不是倩人捉刀,赋“铜爵台”应声即作;还有王粲,书文每每一挥而就,被世人讥讽“宿构”;另外,像阮瑀于马鞍上挥毫书信和祢衡在宴会上草拟奏章等,尽管他们这些作品的篇幅比较简短,但神思之敏捷,用时之短暂,令人叹为观止。客观分析这些人物及其作品,之所以能够出口成章,以至于立等可取,就在于针对各种题材格调,他们早已经心中有数,于是即景生情,才能当机立断。不过,像那些用时较长、处心积虑、酝酿持久的文艺大家,他们一定不单纯都是思虑纷繁而举棋不定,更多则是推敲完善,终于厚积薄发。所以,在文学创作上,无论敏捷还是迟缓,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论其关键,只在于作品的质量及其当时的效果,而在这一点上,无论创作时长是急是缓,他们之间唯一共性,就是都需要博学多识和日积月累。因为从来才疏学浅者,如果单纯通过消磨时间,或者一味提高写作速度,还能够创作出来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那才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事。在此,还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即便已经具备了“神思妙想”能力者,他们经常还会遇到这样两大难题:一个是满腹经纶,往往苦于一言难尽;另一个就是出口成章,常常沉溺华而不实。对此,唯一克服的办法就是:“博雅穷经”才能条理分明,“一以贯之”才能处乱不惊。所以说,“博雅中正”才是创作神思的力量源泉。
    如果论说不同人们在文章篇籍创作上的风格特色,尽管情志多样难免诡诈狡辩,而且体裁转换必定简繁短长。但是,即便文辞拙劣者,一样可能内含奇思妙想;即便庸常琐事者,同样可能孕育新声创意。之所以会这样,亦如将棉麻变成布帛,并不是棉麻本身有多么金贵,而是织布机和编织花纹的人为功劳使然。所以现实生活之中,在一些具体文学作品里面,确实存在思想蕴含的精微哲理,以及辞藻折射的炫目色彩,除了笔力确实无法表达之外,有的确实应是不得已的戛然而止。在文学艺术领域,所谓“精益求精”才可以心有灵犀,唯有“触类旁通”才理解数理化生。像这样一些道德话语,例如名相伊尹,虽然具备了非凡厨艺,却无法详述鼎内美味的转化过程;亦如制作木轮子的名匠轮扁,尽管一斧在手上下翻飞,但又说不清楚斧头轻重的确切角度。类似这里面的微妙精义,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顿或精妙。
    总而言之:神思所致,影像群生,情志汹涌,孕育已久。云蒸霞蔚呈吉祥,龙蛇飞舞见笔端;阴晴圆缺本自然,夏凉冬暖相心生。节律韵致靠推敲,形象逼人赋比兴;规矩方圆在思齐,决胜千里帷幄中。

(0)

相关推荐

  • 薛永武:文学创作和鉴赏促进思维能力的优化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文学创作和鉴赏有利于促进思维能力的优化,这也是文学对于人才开发具有重要性的表现.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都需要作家和读者心意诸力合目的的自由运动,需要热情.灵感.理智.冷静和判断等多方面主 ...

  • 闵华松:我的文学创作的浮华和湮灭(2)让鲜活的灵魂在寂寞中痛苦和欢乐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我的文学创作的浮华和湮灭<2> 闵华松 一九八一年金秋,一张纸片将我从荒凉贫脊的乡村装载到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六)

    赞曰译文: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语言要有华美的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这确是不错的.运用文思的方法既然明确,作品中的文采就能适当丰富了.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但吴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二)

    静趣同山 (十二) 2小时前 阅读22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8万篇 第23节:奏启 赞曰译文: 皂饰司直,肃清风禁.笔锐干将,墨含淳酖. 要整顿必讲直话的监察机构,以肃清政教风纪.奏启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

    赞曰译文: 三驱弛网,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 好像三面驱赶禽兽,要把捕网的一面放松:对各种罪人的征伐,先要用檄文声讨.檄文要像镜子一样显示凶吉,像占卜一样向敌人表明其成败. 摧压鲸鲵,抵落蜂虿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五)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 (十五) 静趣同山 6小时前 阅读 171 关注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8万篇 第二十九节:通变 赞曰译文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写作的法则是运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四)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 (十四) 静趣同山 06-04 阅读 1143 关注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8万篇 第二十七节:体性 赞曰译文: 才性异区,文体繁诡.辞为肌肤,志实骨髓. 由于作者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八)

    赞曰∶ 总结: 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诗经>的作者运用"比"."兴"方法,是对事物进行了全面观察.作者的思想和比拟的事物,虽像 ...

  • 书法习字,文心雕龙。(十九)

    静趣同山 关注 书法习字,文心雕龙. (十九) 9小时前 阅读152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9万篇 第三十七节:夸饰 赞曰译文 夸饰在用,文岂循检.言必鹏运,气靡鸿渐. 夸张手法的运用,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九)

    第三十七节:夸饰 赞曰译文 夸饰在用,文岂循检.言必鹏运,气靡鸿渐. 夸张手法的运用,难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吗?夸张的语言应该像大鹏矫健地高飞,而不要像鸿鸟着陆那样气势缓慢. 倒海探珠,倾昆取琰.旷而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 (十八)

    第三十五节:丽辞 赞曰译文体植必两,辞动有配.左提右挈,精味兼载.事物本身自然成双,文辞也往往俱有对偶.创作中能上下左右兼顾,偶辞的精巧及其所含意味就能同时得到表现.炳烁联华,镜静含态.玉润双流,如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