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城:有着百万人口的唐朝北京长安,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今日中国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古称长安,是华夏古代最大最美丽的国都,也是唐代(618—907)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诗人白居易称:“长安大道横九天”;“百干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崔颢赋曰:“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唐代的长安是个什么模样,这是今人极感兴趣的一个谜题。
唐朝长安城近似正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城内面积84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明城)的7倍,比旧北京城大得多。居民超过100万,极盛期含城外人口共达3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墙厚约12米,夯土筑成。每面筑三个城门,正南中门开五个门洞,其他诸门均为三个洞的高大的门楼。城北正中为皇城,又名子城,筑有城墙,是皇宫和中央政府所在地;南墙开三门,东西各开二门,都与城内主街相通。皇城北端为宫城,周围筑宫墙,为皇宫禁地;南墙开五门,正中为承天门,北墙开玄武门。
从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到大城的明德门,正处在南北中轴线上。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宽达155米,宛若现代机场的跑道,比如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宽35米!
以朱雀大街为界,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长安、万安二县管治,各领55坊。每坊为一独立居住小区,呈工整方形或长方形,以墙围护,每面或东西面各开一门,昼启夜闭,仅三品以上官员可在夜间启坊门出入。东西各划一坊为商业区,称东市、西市,内有井字形街道,分布220个行业、上万家商铺作坊。小坊500—700米见方,占地25万一40万千方米,可住万人。最大的坊为838米X1125米,面积94万平方米,足可住二三万人。
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成棋盘格交错,笔直端正,宽畅豁达,街旁开排水沟,植槐、榆树成荫道。大街将坊闾切为方块、长方块,唯见坊墙,不见街房、店铺,空空荡荡,有利于北京安全。北区靠近皇城,多住官吏、贵族和侨商,加上21府州进奏院(即驻京办事处)驻此,人口特多,购买力特强,所谓“一街辐辏,逐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当时佛教盛行,大小雁塔高耸,波斯火袄教、景教、摩尼教也有寺院,加上外国使臣、商人、教士川流不息,市民以“胡服”、“胡歌”、“胡舞”为时尚,遂有胡姬入市,引得李白诗兴大作,吟道:“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长安作为一座国际城市,成了世界人民友谊交往的中心,以致后人都以唐为中国的代称,称海外华人为“唐人”,称呼华人聚居区为“唐人街”。
宫城中央的太极宫为唐皇住所,称“人内”,占地1.9平方公里,几乎为北京紫禁城的三倍。宫墙四面开十门,南正门承天门为宏大楼观,皇帝每逢大节大典均在此阅兵、设宴、接受朝拜。“前朝”(皇帝听政)“后寝”(皇室起居),殿、亭、观、阁三四十所左右排列,严格对称,后世皇宫建筑均遵此格局。太极殿为正殿,即金銮殿,为皇帝坐朝之所。大臣入内启奏,至少要通过皇城门、宫城门、宫门、殿门、禁门五层门卫,真是讳莫如深啊!
宫城东侧隔墙是独立的东宫,也有宫墙围护,为皇太子专用宫室,占地1.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1.7倍,可见其规模之大。
宫城西侧是独立的掖庭宫,规模与东宫相当,住着低级宫嫔、宫女、太监,又是犯罪官员家属没入宫中的劳役处,有内侍宦官机构、皇家仓库、习艺所、作坊等等。
北城墙外靠宫城地段,地势高爽,可览长安全城,李世民为其父李渊建太上皇夏宫,后称大明宫,经不断扩建,规模竟超过太极殿,占地3.27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4.5倍。宫墙重重,殿阁宏大,内有山、水、园林,起居更为舒适,成为唐朝后来实际上的政治中心,正式的皇宫太极殿反而冷落了。皇帝坐朝的含元殿,坐在三米高的台基上,面阔11间,进深4间,是个带有副阶围廊的重檐建筑,占地3.2平方米,比明、清北京故宫主殿太和殿还大。在太液池西侧高地上的麟德殿,是皇上赐宴群臣、接见蕃臣、观看伎乐、设场颂佛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大会堂、宴会厅、剧院、体育馆,因而规模特大,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北京太和殿的三倍了!
上面所述说的都根据考古遗址和史书记载,真实可靠。由此可见大唐之盛,科学技术水平之高,后代再无一个国都及得上长安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可惜当年城市之规划,工程之设计,施工之组织,材料之制造,史书极少提及,难以详考,终究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谜。
唐城长安是由于前人2000年建筑经验的积累才逐渐达到如此规模的。它是中国建都时间最久的古城,前后历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个朝代,累计建都时间1100余年。其中周、秦、汉、隋、唐为统一国家,故有“十三朝故都”之称。
虽然在唐以后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的别称 。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