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撞上国庆节 丹桂镇乡村婚礼唱响“十五的月亮”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古蔺县丹桂镇正丰村尖山脚下,富庶的田野上,一片金黄,等待收割的庄稼稻浪翻滚,硕果飘香。踏着秋天的节奏,沐浴着中秋节、国庆节的喜庆气氛,我们走近一场特别的乡村婚礼,共同分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 “十五的月亮”。
举行乡村婚礼的雷家,地处古蔺县丹桂镇正丰村,新郎叫雷盛,解放军某部士官,新娘叫春园,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二人都是当地人。通过亲戚介绍,他们经过八年多的自由恋爱,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这天,松林坡的新洋房前,到处人头攒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大门口粘贴着红对联,门楣上挂起了红灯笼,院子里所有的门上都贴上喜庆的对联,窗上贴上喜字,树上,凳上、壶上,笤帚拖把上都绑上红布条,一起跟着喜气洋洋。
“一把筷子三尺长,弟弟扶姐上斗梁”,新娘春园在自家的堂屋里,一一哭别了父母,哭别了爷爷奶奶,哭别了父老乡亲,将一把筷子往背后一甩,喜极而泪,被弟弟扶出大门。在亲人的陪伴下,一把红伞为她撑开满天的风雨,春园就此踏上了弯弯的离娘路……
婚礼恰遇中秋节与国庆节撞在一起,迎亲的花车上,每一辆车都挂着喜庆的红布条,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山道上拉起了长蛇阵,缓慢的车队,充满着喜庆与祥和,一路上,不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走在一起,都成了亲家,大家说说笑笑,亲密而和谐。那鼓乐队,一改过去的唢呐声声,也赶上了时髦,洋盘了一回,铜鼓、拉拉号一起上,把昔日的“过山调”、“离娘调”改成了 “祝福祖国”与“好日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好几里山路,很快就到了。在新郎家的堂屋里,新郎被乡亲们拥戴着穿衣戴帽,披红挂绿,享受了一回新郎官的生活。一番收拾打扮后,和新娘一道拜天拜地拜父母,向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敬上“改口茶”,然后夫妻互敬,喝上那甜蜜的“交杯酒”。乘着这热烈气氛,毛体书法家王先伦为这对新人献上新婚的祝福。闪烁的聚光灯下,新郎新娘和亲人们一起,围着五星红旗,留影纪念。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掌声,共同见证了一场特别的婚礼,也彰显了山里人的家国情怀。
再简朴的婚礼,酒是一定要喝的。新郎新娘在伴娘的引领下,一一为客人敬酒。几杯酒下肚,人们的脸上也泛起红霞,和秋天的阳光一道,为乡村的简朴婚礼而兴奋。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 我也思念/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我肩负着全家的重任/你在保卫国家安全……多少年来,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出了几多心声,也唱出了几多情怀。乌蒙山深处的这场特别的婚礼,这曲“十五的月亮”,也让人刻骨铭心。乘着今晚美好的明月,让我们一起共同祝愿这对新人白头偕老,幸福美满。(初 旭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