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阙里——篁墩

程朱阙里——篁墩

(修改稿)

翁 飞

篁墩,旧属歙县,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位于全区东北隅,屯歙公路傍村而过,皖赣铁路在这里设有车站。它座落在黄山南麓半月形徽州盆地的中央,紧靠风光秀丽的新安江,现有居住人口约1万人。据明代赵滂所撰《程朱阙里志 地灵志》记载:“篁墩地歙之西南隅,去县治三十里”,描述其地的山川形势是:“天马列其前,石壁拥其右,古宫辅其左。大河前绕,重心后镇,居然一懊区也。”今天的篁墩村,在绿树青竹的掩映之中,古民居的老砖旧瓦诉说着历史的桑田沧海,缕缕炊烟让人依稀可辨当年的风采。小街、古巷、残碑、老树、苔痕,古村旧址很有些荒凉、破败。然而从村头高高矗立的由御笔亲题的“程朱阙里”(正面)“洛闽溯本”(背面)的牌坊,可以看出篁墩在徽州文化史上乃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曾有过一段异样的辉煌。

篁墩为什么会被称作“程朱阙里”呢?这是因为宋明理学的三位宗师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祖籍都在这个村子里,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

先来看程氏一支。民国歙县名士许承尧先生1937年修纂的《歙县志》记载,东晋时有一位程元谭为新安太守,“多善政”,改朝换代以后,“为民所请留,赐第墩上,子弟因家焉。”这即是程姓在篁墩安家的始祖。到了第十三世程灵洗(公元514—568年)时,正逢南朝梁武帝侯景之乱,他以布衣起兵抵抗,组织黟、歙、休各县乡民武装保境安民,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程灵洗少年时即以勇力闻名乡里,精通太极拳术、善骑射,是一位著名战将。陈梁换代以后,他归顺新朝,以屡建战功官屋高位,死后被赠镇西将军,谥“忠壮”。这位程氏先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深受将士拥戴。他生活俭朴,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耕织播种,一如老农,“妻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织”。正因为程灵洗望重民间,有功方土,被地方百姓目之为神,在篁墩也就留下记载程灵洗神奇传说的诸多遗迹,有所谓程灵洗射杀吕湖蜃遗存的“射蜃湖”、“相公木”,有传为其故宅址的“相公湖”、传为程灵洗起兵后训练战士的故迹“鼓吹台”、与侯景作战时洗马遗下的“洗马池”,战后程灵洗以铧入水中卜休咎遗下的“铧卜桥”等等。这些历史人文蕴含深厚的遗迹故地,由于岁月风雨的冲刷,现在已基本湮没不存,但它们却深深地留存在民众的口碑记忆之中。“郡人感其功”便在墩上建庙祭祀,程氏子孙也由此而繁衍,“散处郡中甚盛”。

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兵锋所至,生灵涂炭,但如果是黄姓村庄则可以免遭劫难。于是,“篁墩”从那时就改名为“黄墩”。这一改就是七百年。到了明朝成化年间,程姓已经成为徽州著名大姓,但对外均称“黄墩程氏”。这时,程氏后人又出了一位著名文学家、翰林学士程敏政(公元1445—1499年),敏政字克勤,10岁随父亲入四川,能诗会文,被巡抚罗绮称为“神童”并向明英宗推荐。陛见时,他写作的《瑞雪》一诗和《经书议论》大受英宗赏识,破格允许进入翰林院读书,成化二年(1466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第二名,授为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实录》的编撰,一直升到礼部右侍郎。他晚年在文坛上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和另一位大学士李东阳主持进士会考时,被给事中华昶(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华太师)弹劾,说他们把考题泄露给了考生唐寅等人,被下了大狱。事后虽然查明是华昶举报失实,但程敏政却在当年忧愤成疾而病故。而他所赏识的唐寅(唐伯虎),被革去功名后,从此绝意仕途,专攻琴棋书画,成为名闻遐迩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程敏政一生著述也很丰富,有《宋遗民录》15卷,《篁墩文集》41卷,《篁墩诗存》15卷,《新安文献志》100卷等。其中,《新安文献志》是第一部系统全面辑录徽州地区原始文献的总汇,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甲集六十卷,以载其言;乙集四十卷,以载其行。”用通俗一点的说法:甲集为文部,辑录徽州地区先贤的诗文;乙集为献部,辑录历代名家为徽州地区先贤撰写的墓志铭、传记行状类文字。这对于保存徽州先贤的言和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而《篁墩诗存》、《篁墩文存》中的“篁墩”则是他的自号。民国《歙县志》保留了旧志中的一篇《复篁墩记》(作者是一位吴姓失名者),记述说:程敏政少年高中、进士及第后,很想为先辈争光,“尝读家乘,而得黄墩之说,愤而叹曰:‘此吾家循吏忠臣第宅庙貌之所,贼姓敢尔污之。’会得旨归省,躬访其地,乃大书‘篁墩’二字揭于故庐,故老惊叹,以为美事。壤地增重,里门若新。”也就说,篁墩的复名,得力于程敏政的“拨乱反正”。

但程敏政自己的籍贯这时已经是休宁陪郭,为了搞清楚程氏一脉的繁衍迁徙,他在《新安文献志》里辑录了不少有关程姓先贤的资料,其中河南二程夫子的迁徙源流大致如下:

“[唐]程工书岩(程岩),忠壮公(即程灵洗——引者注)十三世孙,自七世祖大辨徙中山博野。岩少事节度使王处直,为牙将。尝会三镇兵,败朱温,破刘守光。历官成德军都知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封安定县开国伯。(见碑铭)

……

[宋]程文简公琳(程琳),字天球,其先自休宁篁墩转徙中山博野。太中祥符四年进士。官至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为庆历名臣,赠太师中书令,追封卫国公,谥文简,图像进景灵宫,仁宗题其碑曰‘旌劳’。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见碑铭)

程太中珦(程珦),字伯温,文简公琳从弟。居河南。历官太中大夫、司农少卿、上柱国,封永年县伯。文彦博、苏颂言其清节于朝。给葬事。

程纯公颢(程颢),字伯纯,太中公长子。嘉祐二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里行,以论新法罢。元祐初,起为中正寺丞,未至,卒。谥曰‘纯’,追封河南伯,从祀宣圣庙庭。元加封豫国公。(见墓志)

程正公颐(程颐),字正叔,太中公次子。元祐初,聘为崇政殿说书,以言者论罢,隶党籍,编管涪州。赦还,卒。谥曰‘正’,追封伊阳伯,从祀宣圣庙庭。元加封洛国公。(见年谱)”

这就大致看出了程颢程颐与篁墩的渊源。他们这一支是从篁墩迁休宁,再从休宁前往河南中山博野的。但是光凭年谱墓志铭等记述,还不足以证信,因为修谱系时往往会有夸耀和附会的成分;还要看二程夫子本身有没有记载,因为二程是比较严谨的学者。新的证据不久就被稍晚一些的方宏静找到了。方宏静字定之,歙县岩镇人,嘉靖进士,大约与胡宗宪同时,做过江南布政使、南少司农,当时人称他为方司徒。他曾经在豫章郡唐氏的家中,看到程伯子(即程颢)写的书信里,落款处有“忠壮公裔”字样的印章,于是悚然说道:“噫!千载之疑,而一朝决之也。”这就是说,程颢自己也承认是忠壮公程灵洗的后裔。

也许正因为同样的原因,所以程敏政把自己的号也定为“篁墩”,含有不忘故里,光宗耀祖的寓意。

成化戊戌年(公元1478年)冬,程敏政奉圣旨回乡扫墓,衣锦荣归的他,一路风尘首先回到篁墩祖籍,“始克拜伏忠壮公祠下,顾瞻徘徊,得遗迹十二处,各为一诗。”这就是流传日久的《篁墩十二咏》,咏出了与篁墩先祖程灵洗有关的十二处古迹,分别是:射蜃湖、白石阡、相公木、鼓吹台、铧卜桥、洗马池、射的山、歃血台、相公湖、千年木、相公坛、世忠庙。……一如前面所述,经过岁月的磨洗,这些遗迹大都湮没无存了;然而地以人贵,认祖归宗的程敏政,经过孜孜不倦考稽钩沉,从程灵洗到程颢程颐,再到程敏政自己,篁墩程氏开始在新安大族的历史上显露出了它的灼灼风采。

再来看朱熹这一支,相比程氏要清晰明瞭得多。这主要是朱熹本人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里开宗明义地说:“熹闻之先君子太史吏部府君曰:‘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黄墩。’”也就是他的父亲亲口告诉他祖居地在黄墩。根据这部族谱,朱氏的始祖朱师古因躲避黄巢战乱,举家从苏州洗马桥迁徙到篁墩(这时篁墩已经改名为黄墩)。师古的儿子朱瓌(古寮公)奉当时的刺史陶雅之命,率领三千兵马驻守婺源,因守土有功,子孙便在婺源安了家,朱瓌被尊称为“茶院府君”,也就是婺源朱氏的谱祖。到了朱师古的第九世孙朱松(韦斋公)由婺源而去福建为官,举家迁往。朱熹即是其子,生于福建。但朱松年轻时曾经在新安郡学——位于歙县城南的紫阳书院求学,来闽后,十分思念故乡,刻有“紫阳书院朱某”的印章一方,常常把玩。朱熹自小耳濡目染,时刻不忘自己是新安人,所以一直以“新安朱熹”自称。他本人在南宋淳熙丙申年(公元1176年)也曾经返回婺源故里,并前往篁墩祖籍寻访祖茔所在,但“皆已失之”。因而他在这部《家谱》的后序中谆谆嘱咐,希望后世子孙能够访求而“表识之”。

朱氏的后人一直没有找到祖茔。到了明万历年间,这件事却被一个有心的旁姓同乡、歙县太学生赵滂记在心里。他是岩镇人,曾祖父是当过武城县令的名宦赵时勉,赵时勉的坟墓恰好也在篁墩,离程朱故里只有里把路。赵滂在少年时常常跟随父亲去祭扫曾祖之墓,“往往以古迹询诸土著,咸曰:‘某为程氏址,某为朱氏址,某为程氏墓,某为朱氏墓。故老相传,历历可指。”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刘伸根据方宏静的《三夫子合祀议》,决定把在湖田的古圣堂改建为“程朱三夫子祠”,赵滂便把自己幼时的所见所闻写成《程朱源流考》上呈知县以供参考。根据他提供的线索,篁墩刘家门前的朱氏先茔两座,朱家巷里(为李氏所占据)的朱氏祖茔一座,在县令的干预下,均被收回,并树立墓碑以为表识,算是代先贤朱熹完成了一桩遗愿。而他自己则将该多年潜心搜集考订所得,撰成《程朱阙里志》八卷,在万历年间出版,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程朱籍贯源流的乡土地理志(另外两部均在清代,一为吴廷彦的《程朱阙里志》,一为徐光文《程朱阙里祠志》)。赵滂本人,也因为这项义举被载入史册,写进《歙县志 人物志 义行传》中。

由于《程朱阙里志》在有关“篁墩”村名的来源上,基本采纳了程敏政的说法:“其地故多修篁蔽暎,因以篁墩名”。于是惹恼了一位同样源出黄墩的黄姓大名士黄琯,黄琯号白山,生活在清末民初,终身不仕,以诗文著称,他的堂号“一木”,著有《一木堂集》,因清初禁书而销毁,现仅存《一木堂诗集》,还是由著名学者戴震访求而得以保全。这位黄白山先生,一口气连写了两篇《篁墩辩》,大意是:黄墩本名姚家墩,东晋时,黄家也有一位祖先黄元集来当新安太守,死后葬于此地,子孙因而在此安家,人丁兴旺,墩名便由姚而黄。同为东晋新安太守,程元谭和黄元集孰先孰后已不可辨,至于为避黄巢战乱而改篁为黄,则纯属臆造。这场笔墨官司,被许承尧先生在《歙事闲谭》里戏称为“程黄争墩”,算是家族地域文化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客观地看,不仅是篁墩,整个徽州地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都是中原许多世家大族逃避战乱的理想迁徙地。所以,徽州也可以说是外来移民籍贯最复杂、姓氏多混乱的一个地区。历史上中原大族向徽州的大迁徙曾经有过两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之乱“和”两宋“靖康之乱”三次大高潮,据记载黄巢之乱中入徙徽州的就达二十个族姓,而这20个姓族中,直接迁居篁墩的就有十六、七个。姚、黄、程、朱等姓都是徙居篁墩的族姓之一。

熟悉中国思想史的人都知道,程朱理学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所谓“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宋明理学的思想精髓,在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二程兄弟的学说称之为“洛学”,朱熹的学说称之为“闽学”。正象明代东林名士高攀龙为《程朱阙里志》写的序里所说:“程夫子生洛,朱夫子居闽,人知三夫子洛闽相去之遥,不知两姓之祖同出于歙、又同出于篁墩之撮土也。”这也真可以说得上是“天地之气,山河之灵,钟为圣贤,或发于一时一地;或培其先世,而发于异地异时。”因此,篁墩是集“千古灵异所钟”的一处形胜之地。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上,“阙里”是指孔子课经授徒的地方,篁墩被称为“程朱阙里”,反映了它在徽州文化史上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清朝乾隆年间,由于湖田的程朱三夫子祠年就坍塌,于是又有徐麒●捐资在篁墩重修之举。根据《歙县志》人物志的记载:徐麒●的祖父徐景京,歙县路口人,曾经倡议捐资修建紫阳书院,没有来得及修完就病故了,临终遗命其长子徐士修继续修葺完善;徐士修在完成父亲遗命后,又增修校舍六十间并为书院购买田产,晚年看到湖田的三夫子祠毁坍,就动议在重新篁墩修建,但他也未能完成,弥留之际,嘱咐儿子徐麒●一定要将祠建好。徐麒●当时的身份是候选即用道员,他果然不负老父所托,四处奔波,筹资购料,新祠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兴工,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竣工,祠堂外加义学,共用去工料银19760两,而官府当时每年拨给程朱三夫子祠的祭祀银两仅只有一两五钱。两相比较,徐麒●祖孙父子正可以说得上是急公好义了。他们的事迹,同样也列入县志人物志的义行传中。

祠堂修好以后,由当时的安徽巡抚託恩多、徽州籍的光禄寺少卿吴炜先后上疏请求皇帝御题匾额,最后乾隆皇帝根据吴炜的建议,题写了“闽洛溯本”四个大字,这也就是今天竖立在篁墩村口的御笔牌坊的来历。

篁墩村的确来历不凡,它从明代以来名声大振。至今这里尚存朱家巷,朱夫子祖墓等遗址,明代所立朱夫子祖墓碑仍然留在村中,现存的程氏宗祠,朱家祠堂、程朱三夫子祠香火也一直很高旺盛。作为徽州大姓之一的“篁墩程”,因其厚实的文化底蕴,成为官宦名流众多,在国内都颇有影响的“江南望族”。由篁墩繁衍外迁的程氏分支,近者休、婺等县,远者豫、闽各省。当时人说“程氏散居四方者,其源皆出篁墩,国史家谱,载之详多。”可见程氏散布之广。历朝历代,程氏在政坛,支坛等各界都出现了许多名垂青史,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除了前面说到的,还有程邈、程不识、程争、程千里、程登,以及珠算大师程大位,清代医学家程璜田、画家程遂等等。

值得一提的,“篁墩程”里,还有著名的屯溪老街第一徽商程维宗。程维宗父亲程观保,是篁墩一位亦商亦官名士,元末明初,程维宗选取了屯溪作为开展商业活动的重要据点,在“屯溪造店房四所,共屋四十七间,以居商贾之货”,这位善于经商,在“休、黟田产六千多亩,田仆三百余家,有庄五所”、“巨资百万”、“税粮冠于一县”的大徽商,为开发屯溪街、振兴屯溪商业经济作出了贡献。由于他们的开创性努力,屯溪老街逐步由“八家栈”发展成店肆林立,延绵数里的商业繁华之区,成为名传海内历史文化街区。收录在《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内的程氏名人中,徽州程即篁墩程名人即有53位,占所收程氏名人的30%强。

清康熙间其裔孙河南程佳潘曾经率孙程服等不远千里亲来篁墩祭祖探亲;直到1991年,河南程氏后裔还派人来篁离寻根探源;

据休宁戴氏家谱记载,清代著名思想家戴震祖籍亦在篁墩。“本居歙之篁墩”。难怪在人们竟相涌来徽州探幽寻古时,程朱阙里篁墩被公认为博大精深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成为人们探寻远古徽州新安文明的又一个重要去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篁墩村边几公里的花山石窟的惊人发现,向世人提示了长期深埋在新安江边的远古徽州文明之谜,联系篁墩璀灿的历史文化,花山谜窟及附近的人文遗迹正在成为徽州研究者和中外人们关注、考察的热点。篁墩所在新安江地域,将成为国家及风景名胜区。篁墩,在拂去岁月的尘埃之后,将再现其绚丽的风采。

附:主要参考文献

1石国柱  楼文钊修、许承尧纂《民国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铅印本。

2许承尧:《歙事闲谭》上下册 黄山书社2001年5月版。

3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

4赵滂:《程朱阙里志》明万历刻本

5《婺源茶院朱氏世谱》(抄本)

修改说明:

一)本稿修改基本按照《修改大纲》的要求,在体例上、尤其是引文和注释,遵照大纲规定的统一格式。

二)由于本篇主题是反映篁墩作为程朱阙里的由来,所以对程朱两家的家世源流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有些用了考证的方法,但基本上使用较为通俗的叙述性语言。

三)以人带事,以事联村,突出该村在文化层面上的名人效应,同时增加故事性。

四)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影响和意义还稍嫌不够,拟进一步充实资料后,再作修改、完善。

注:上文是2003年为《徽州五千村》编撰所修订改写的一篇样稿。图片来自网络。

乾隆年间立的“洛闽溯本”牌坊,于55年前被红卫兵推倒砸碎埋入地下。现在,经过二年筹划恢复,于昨日立春在徽州篁墩村原址举行上梁仪式。世事变幻,令人唏嘘。

据《徽州宗族研究》,西晋末年和唐朝末年,中原连年战乱,士族百姓纷纷南迁。到徽州来的第一个落脚点都是篁墩村,徽州60余姓氏均是由此再分支繁衍(犹同山西的“大槐树”)。后来程朱两姓出了理学大家,明清两朝极为重视。“洛”指程颐。“闽”指朱熹,朱熹父亲由婺源祖居地到福建做官生下朱熹。

2021.02.3原创经作者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复名徽州,这些问题你有认真想过吗?(文章略长,希望你能认真看完!)

    复名徽州,这些问题你有认真想过吗? 司马狂/文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导致我的朋友圈被复名徽州的各式文章所充斥.当时,我就想撰文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但我这个人比较容易激动,思考再 ...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至明代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这就诞生了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即程颐.朱熹:陆王即陆九渊.王阳明.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目的都是为 ...

  • 朱蒙里的召西努生的小孩是谁的-

    (一)韩国历史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沸流.温祚都是朱蒙和召西奴所生, 一种说法是沸流.温祚是优台和召西奴所生,朱蒙由东扶余南奔到卒本,娶召西奴为妻,待召西奴二子如亲生 ----------- ...

  • 祠阙里雅 / 李振裕 〔清代〕

    太山岩岩,遐尔具瞻.登封受命,上帝是监.钟灵岱岳,笃生尼父. 大道昭明,炳然终古.于皇时清,继天立极.累洽重熙,与民休息. 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觌文,风行四国.岁维甲子,历起上元. 翠华南指,旌轩 ...

  •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一.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由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 ...

  • 程朱理学扼杀人性,为什么还会被封建王朝推崇?熊赐履是罪魁祸首

    程朱理学现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程颐程颢这俩兄弟就是跟苏轼同时代的文人,他们对儒学的研究入木三分,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天理.也就是他俩开启了程朱理学的先河,理学其实就是对儒学的一种拓展 ...

  • 听倪培民教授讲儒学: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的转折

    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大学教授.1954 年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 年考入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1982),西方近代哲学硕士(1985),并被推荐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深造 ...

  •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起源

    在邵庸和张载等人的宇宙论之后,新儒家分成了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兄弟二人.号称"二程",弟弟是程颐(1033-1108)开创,由朱熹(1130-1200)完成.称之为&q ...

  •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等同于孔子国学?

    汉武帝时代,以大儒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一跃成为了后世数代王朝的治世经学.为什么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君为 ...

  •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逐步建立起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但当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的活力,加上道家思想的复兴与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更感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