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治天下
尧治天下
【出处】: 《庄子·外篇·天地》: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
【典故】
尧舜时期,有一位贤士伯成子高,学道修德非常勤勉。
尧帝在位的时候,大举提拔贤士,伯成高就当上了诸侯。尧帝退位,让给舜,伯成高依然照当诸侯。
再后来舜帝视察南方,死在苍梧,治水有功的禹即了帝位,他便是夏朝开国之君。伯成子高明白,尧舜时代朴素的民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谓文明时代的血与火来了,便打报告辞职,不待批准,就躬耕南亩去了。
夏禹靠治水起家,贯彻论功行赏的政策。封官赐爵,得看业绩表现,贤不肖在其次。不过,伯成子高这样的著名贤士,虽然无为无功,也得挽留在朝,免得臣民议论。于是夏禹带着随员亲自去找伯成子高,表示求贤若渴之心。
伯成子高正在耕田。夏禹下田的时候,特意走到下风位置,自谦口臭,恭敬地说:“伯成子,您是咱们的老前辈了。尧爷封你当诸候。天下传给舜爷,你继续当诸侯。舜爷把天下传给我,我还来不及登门拜访,老前辈你哟怎么就撂挑子走了呢?好好的诸侯你不当,跑来耕田,是对我有意见吗?老前辈呀,咱们谈谈好吗?”
伯成子高说:“从前尧爷在位,以德为纲。他不奖赏谁,百姓自然矢勤矢善。他不惩罚谁,百姓自然戒骄戒悍。现今你在位,以刑赏为纲。动辄奖赏人,可百姓仍然不仁不爱;动辄惩罚人,可百姓仍然违法乱纪。以刑赏为纲,道德衰亡,动乱将会没完没了,是你带的头哟!呆在这里做什么?你快走吧,别打扰我的正经事。”
伯成高不理睬夏禹王,继续耕他的田,小心翼翼,不漏耕一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