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刘如谦创办的Beam冲刺IPO:拟募资1亿美元
雷帝网 雷建平 2月6日报道
基因疗法企业Beam Therapeutic(简称:“Beam”)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上市,发行区间为15到17美元,发行630万股,准备募集资金约1亿美元,市值约6.86亿美元。
Beam Therapeutics的共同创始人
Beam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Feng Zhang)、哈佛大学教授刘如谦(David Liu)及J. Keith Joung三位CRISPR领域的“大神级人物”联合创办。
可对单碱基进行编辑
Beam的核心技术来自张锋教授与David Liu教授两人的科研突破,宣称能精准对DNA或RNA上的单个碱基进行编辑。
其中,刘如谦曾入选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名单,另一位华人科学家为大陆科学家潘建伟。
华人教授刘如谦
刘如谦出生加州,哈佛大学化学学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父母均是中国台湾移民,其父亲是航天工程师,母亲为物理学教授。《自然》称许他在基因编辑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
刘如谦现为美国布罗德研究所核心成员,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CRISPR基因编辑工具,文章提到该相关技术未来可能会带来全新疗法、拯救生命。
刘如谦的哈佛实验室开发出了一种更精准地 DNA 编辑工具,可以用来修改 DNA 单碱基。这种名为“碱基编辑”的基因编辑方法将有可能用于一系列目前还没办法彻底治愈的遗传疾病。
碱基编辑事实上是将 CRISPR 进行改良后的版本,可每次只对单碱基进行编辑,而不会造成 DNA链断裂。这种方法有效,是因为有时候 DNA 长链中只会有某一对碱基发生变异,这种现象正是“点突变”。
Beam Therapeutics指出,其单碱基编辑技术是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的全新应用。这项技术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其一是能特异性靶向基因组中任意位点的CRISPR酶,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酶,来靶向DNA或RNA。
第二个关键是一类能修改碱基的酶。与经典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不同,这种酶主要涉及对碱基的化学修饰,不会切开DNA或RNA,理论上安全性更高。
目前Beam专注于四大领域的发展,它们分别是:
基因矫正:修正致病的突变,引入临床上有益的基因变异,或起到抑制作用的变异;
基因调节:编辑基因的调控元件;
基因沉默:引入终止密码子,从而关闭基因的翻译;
基因重编码:通过编辑密码子,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IPO前曾获得多次融资
2018年5月,Beam宣布完成8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知名风投机构F-Prime Capital Partners与ARCH Venture Partners共同领投。
2019年3月,Beam宣布完成1.35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新投资者Redmile Group,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和Altitude Life Science Ventures投资。
Beam现有投资者F-Prime Capital,ARCH Venture Partners,Eight Roads Ventures和Omega Funds参与投资。
Beam首席执行官John Evans曾表示:“融资资金用于扩大团队,巩固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地位,及推进管线内遗传疗法进入临床,为遗传病患者造福。”
Beam当前基本无营收,2019年1到9月只有1.2万美元,但运营亏损达到4878万美元;Beam在2018年无营收,运营亏损为4574万美元。
IPO前,ARCH Venture Partners持股为21.1%,为大股东,F-Prime Capital为第二大股东,持股为17.8%;刘如谦(David Liu)持股为8.4%,张锋(Feng Zhang)持股为6.6%。
IPO后,ARCH Venture Partners持股为17%,为大股东,F-Prime Capital为第二大股东,持股为14.4%;刘如谦(David Liu)持股为6.8%,张锋(Feng Zhang)持股为5.4%。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