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专栏4‖李京京:读《寻变》有感

大部分读过的书或文字都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那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气质、你的言行。

寻变,是不断的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创造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贲友林先生的《寻变》,深深的体会到“学为中心”课堂是一种对话、成长、师生幸福的课堂。我边读书,边对比自己的课堂,带着问题思考,收获很多。

重建备课观

贲老师在后记中提出一个让我扪心自问的问题:老师,你是怎样备课的?思考一下自己的备课经历,很多时候我在备课时非常的被动,备课的资料有限,最多的是在网上多看几篇优质的教案,时间充足的话会看一些公开课的视频,这基本就是我备课的途径。有时候我会非常苦闷,我该怎样备课,我要怎么着手,我能参考哪些资料?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课堂底蕴不足,深度不够。

而看贲老师的课堂实录及教学思考,我能感觉到他的备课过程时时刻刻充满着思考,对于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的思维发展点等都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所以他做到了心中有课。比如,在《得数是6的加法》课后反思中,他写到:教师要弄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现在在哪儿,他们将走到哪儿,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中,他思考:学生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现实起点在哪里?并且为此让学生在课前做了前测题目;他还思考:全班学生应得到什么发展?这节课,我们为学生的发展做些什么?

贲老师在备课时总是会思考学生学什么,他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不能仅仅通过阅读教材从而决策本课的学习内容,我们还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分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获得的进益与变化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学生上完这节课后,发生的“内在的变化”是什么?这,既是对教学目标的思考,也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再认识。不仅如此,他说:我们我们还应当关注这节课之后,学生如何?

这些思考方向给我当头一棒,我们与专家的区别就在于思考,我备课时就没有这么思考过,记得前段时间在讲《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虽然我把知识的获得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探讨,但总感觉很乏味,好似学生们都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这节课就是形式上的一个过场,不仅疑问:大家都会还教什么?但也仅限于此,并没有往深处去想。没有考虑这节课上完之后,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发展。

这些思考方向,帮我解除了疑惑,因此在备课时,我便刻意的把我的思维从教材中解脱出来,不仅关注课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

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课堂中,贲友林老师的语言非常值得推敲学习,他几乎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考知识,内化知识。老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不断的组织推动,推动学生深入的经历知识。

对于一些问题的答案,他说:教师,倘若满怀“好心”的说出来,恰恰“坏”了学生学习的事,过早的直白告诉,让学生失去感悟的机会与过程。蚕蛹破茧而出,都要经历一番痛苦,如果用剪刀剪破茧,可使之早点出来,结果是帮了倒忙。

所以对于新知识的教学,老师应少讲,让学生多想、多动、多悟。现在我的课堂着眼点就放在了“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一点成就感,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提高了不少。

在读到《角的度量》时,贲老师向学生提出要求:最好一边画图,一边讲解。“讲解”一词戳中我的内心。语文学习需要表达,数学需要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一种类型的题目,学生会做,可能只是一种直观的印象,不代表他的思维是清晰的,而把思考过程说出来则非常考验学生的能力,他们需要在头脑中组织语言,需要理清思路,才能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维重组的过程,更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与内化。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学生的重要性。在备课时,学生的特点、知识基础、心理、最近发展区,以及学习过程等都在老师的备课范围之内,都要深思熟虑。在上课时,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通过老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都得以充分的调动,学生都在踊跃的参与课堂,甚至我们都能看到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生长、进步,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课堂气氛呀!

而在我的课堂中,这么令人羡慕的课堂氛围却少之又少,即使我已经意识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要有意识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难免会控制学生跟着我的步调走,怕完全放手会使课堂失控。对于知识还是会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怕学生理解不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的读书学习,不断的反思提升。

非常感谢读书,让我不断的向理想的方向前进。最近,我越来越会带着思考投入到工作中,思考学生能做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会的,哪些是似懂非懂的,哪些是他们不足的,他们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训练或活动,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工作,相信我正走在远方的路上。

END

作者:李京京

“舞阳县优秀教师”

“敬业奉献先进个人”

在不断学习的路上,

寻找职业的幸福,追求人生的从容

(0)

相关推荐

  • 【教学思考】钉钉线上教学再思考

    "日更新第17天--" 01 - 缘起 今天是我们钉钉线上地理知识课堂第一讲,武老师主讲,备课组其他四人在台下听.一间教室,五个人,还有钉钉里1000余名不曾谋面的学生. 武老师的 ...

  • 警惕课堂上的假问题

        在读李西贵校长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有一篇文章叫<警惕活跃的课堂>,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有的课堂氛围特别活跃,学生的参与度特别高,在公 ...

  • 工作室专栏6‖李强:读《寻变》有感

    稻盛和夫说:"选择别人没走过的路,每天每日,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       今年三月份经张老师推荐有幸拜读了贲友林老师在17年出版的<寻变> ...

  • 工作室专栏‖跟着贲友林老师学教一年级数学-----读《寻变》有感

    这是我们工作室专栏发的第一篇文章,特意选了这篇写法不同的读后感,可是日常的读书不应该就是这样吗?读到哪里就批注到哪里. 我们聚集在一起,一定要用最诚的心,做最真的事.就像昨晚在教育行走直播间里,我在结 ...

  • 工作室专栏5‖王晓静:《寻变》读后感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观点,读书于我们的作用在于陶冶性情,增添光彩,获得才干.发自内心地享受阅读的过程,做到思想与行动的融洽沟通,并在这种沟通中 ...

  • 工作室专栏3‖李强:民国文人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读《细说民国大文人》有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这样诗意的语言劝诫世人要多读书,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不断从书籍中获取能量.增加素养. ...

  • 【济外专栏】我终于读懂了你 | 山东马艺珂 初三年级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 ...

  • 伴读 | 在变老的路上,善待自己

    百草园书店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清晨百草园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一家人文书店,相伴读者二十年. 22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 | 房蓉仪宣 · 主播 | 诗雨 · 摄影 | 芸芸 · 编辑 ...

  • 早读:变老时,才知道天高地厚

    作者:麦兴平   朗诵:喜洋洋 年轻时,不信天,不信地,觉得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动不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把理想插上幻想的翅膀,把无边际的欲望规划在追求的目标中,觉得自己年轻,依靠着自己的年 ...

  • 早读丨变老时,才知道天高地厚

    ◆ ◆ ◆ 诗词天地 致力于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000万用户选择的诗词文化交流平台,每天早上六点,读诗.写诗.交友尽在诗词天地! 16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丨麦兴平  诵丨喜洋洋 年轻时 ...

  • 复课后的“教学寻变”

    中小学开学复课在即.学生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居家"停课不停学"后我们发现,在线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短板.当疫情形势好转,学生重新回到课堂,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变革教学,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