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情结山后村
情结山后村
俗话说:鸟飞千里不离林,树高万丈不离根。那是2017年夏天,我与竹山村兄弟一行3人寻宗问祖来到山后村。
山后村是我们的祖村,位于麻章区太平镇西北部,雷湖快线从村前蜿蜒而过,距湛江市区仅2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走近山后村,令人震撼的是高大雄伟、巍峨端庄的村门楼。门楼向东南,直面雷湖快线。站在远处眺望,高耸入云的门楼八柱三门,上面正中镶嵌的“山后村”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中间两柱前后书写有色彩明丽、耐人寻味的对联,整个门楼犹如一幅精致美丽的十字彩绣,陶瓷彩绘贴面,龙腾凤舞,吉祥图案多姿多彩,高高挑起的楼头凤角凌空飞渡,给人一种无比震撼的力量。
凝视着高高的门牌坊,无不让人感慨万千。我曾经到过很多地方,也关注过不少门楼,细数见过的门楼牌坊,黄山屯溪老街的门牌坊给我留下记忆,但如今展现在我眼前的山后村门楼,相比之下,山后村的门楼从气势上看丝毫没有逊色于黄山老街的门牌坊,可以这么说山后村的门楼牌坊在粤西地区以及广东乃至全国是顶呱呱的。
我赞叹山后村的门楼,它巍峨高大,屹山在苍天之下、山后村前,像一个坚强的卫士守护着村庄;它不但向人们述说着岁月的沧桑,而且向世人昭示着山后村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繁荣!站在门楼下,作为山后村的后裔子孙,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穿过门牌坊,脚踏干净的水泥路,走过该村的小市场就到了山后村的办公楼。办公楼两层,建在村的最高处,点缀在绿荫之中,坐西北朝东南,面向门楼牌坊,简朴大方。
走进村办公楼,接待我们的是祖村的族人贤老,他们对我们远道而来的兄弟热情有加、亲上加亲,使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暧和幸福,似乎回到自已的家!
山后村历史远久,至今有700多年历史。南宋时期,我们的先祖唐菽林嘉定元年登进士及第,钦点雷州府推官,从广西桂林来到雷州履职四十余载,御任后举家迁居雷州杨家填官塘村。菽林公的第三世祖乾甫公育有四子,长子子韵公、三子子康公开基遂溪城月吴村,二子子章公居雷州杨家镇夏口村,四子子材公迁居麻章太平山后村。因村前有库竹河流入大海,村后有后龙岭和茂密树林,故取名为“山厚”村,又因“厚”字同“后”字雷州方言谐音,村民称之山后村。
山后村揉合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散发着独特诱人的香味。在族人贤老的陪同下,我们徜徉在弯曲细长的巷子里和宽阔的水泥村道上,细细揣摩这里的幽静和热闹,山后村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淳朴。建设发展中的山后村,泾渭分明,既保留了明清建筑、民居古屋,传承着一种传统文化,又向村边和村外规划建设住宅楼房新区,不断拓展现代文明。
山后村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众多,尤其是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建于明清年间。最令人景仰的是唐氏宗祠和各分支四座春祠。唐氏宗祠建于明末清初,坐南向北,经过多次修缮,现保存较为完好。唐氏宗祠宽15米,三进深6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5平方米。四座春祠分别是尝祠、嘉选公祠、嘉运公祠、次房祖祠。尝祠是为祭祀开山祖子材公长孙允煐公而建的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历四百年,因久经风雨,祠宇破损,2000年重修。祠堂规模宏大,凝重典雅!嘉选公祠建于清代中叶,2007年重修,祠堂楹联醒目,两旁植被融融,鲜花盛开,挂果累累。村中还建有三圣宙、调接土地庙、后坡园土地庙、入村土地庙、后坡子土地庙、调神土地庙等庙宇。三圣宙始建于元朝,位于村西北边,视野开阔,直面山后水库,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漫步山后村,一座座民居古屋映入眼帘。这些古屋红墙黛瓦,翘角飞檐,雕龙附凤,深幽的庭院带有旧式门楼,高出地面的石条门坎,在古旧的木门上还张贴有年红。近年来村里人几乎都在新的宅基地建了新楼,不被拆除的古屋仍住有一些老人,也许老人对祖辈人留下的古屋有一种舍不得离弃的眷恋,或许古屋见证了山后村昔日的繁荣富庶。然而曾经的辉煌再也不复当年,有些古屋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袭,出现残垣断壁,破门损窗,台阶石道的秃废,还有旧村改造对古屋的拆除,不禁让人心存遗憾,触景生情,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
古井是村庄的符号,泉水是村民的血脉,有其村必有其井。山后村还保存有三口古井。古井年代远久,圆形井口的青石箍井,方形井口的水泥制板箍井,井口1米见方,井深3米许,硬底化井头,水泥围拦。站在井头上,凝视古井,感叹岁月悠悠,古井斑驳,仍旧清澈透明井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给人达观与超脱的感觉,让人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古井静静地躺在那里,以其清冽甘甜的泉水,滋养着山后村一代又一代人。现在村里有了自来水,村民自制井盖将闲置的古井盖住,住近古井的村民,有的还是坚持饮用古井水。
山后村崇尚文化。走在山后村,似乎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为让村民过着幸福美满的物质精神生活,山后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图书阅览室,室内悬挂有族人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办公楼外高挂的高清电子显示屏几乎每天都向村民显示新闻、技术、法制、扶贫、新农村建设等资讯。投入巨额资金建有文化楼,每年村中都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年例游神、穿冷箭、演雷剧等,足以让人陶醉于浓烈的草根文化之中。村中安放有石狗、石麒麟,保存有古时脱谷用的竹屡,还有石臼、石窝、陶瓷水缸等,这些保存物积淀历史尘埃、原汁原味地展示了该村独特的石狗、麒麟文化和农耕文化,给人深深的启示。
山后村人才辈出。从古至今山后村都积极奖掖优秀学子,鼓励学子成才。古时建有“尊敬书室”,今有村办小学。古时考有贡生、凛生多名,清末明初唐如介考取“研究院文科硕士”。现尝祠挂有“文科硕士”牌匾一块。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山后村不少优秀学子考上本科院校,大中专生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获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90多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3人,出国留学生4人。现在党政机关等部门供职的有30多人,当中科局级以上干部多名。在商界也涌现很多优秀人才。如陕西省广东商会会长唐荣玉,商海打拼,业绩辉煌,曾受到宋平、乔石、李岚清、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山后村也是一个革命村庄。据介绍,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后村就有不少村民投身革命,为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如唐国强曾是南路游击队队长、唐旺南为排长;唐易南多次参加各种大小战斗,特别是解放海南岛立下了功劳。还有唐华建国前参加过地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从事过地下革命工作;唐炯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等。
山后村也是一首温馨的诗。它青山环绕,秀水萦回,与周边自然环境巧妙结合:东临田畴水坑,稻谷飘香;南有山岭林带,绿荫滋润;北濒库竹河,鱼儿肥美。村内,硬化村路纵横交错,楼房屋舍鳞次栉比,庭前院后绿荫如盖,花果飘香。村中古榕、古樟、荔枝、龙眼、苞萝等树点缀,遮天蔽日,成为村民休闲娛乐的场所。树底下挂有网床、置有石条板凳、棋盘、健身器材。白天空闲时村民们都来到那里下棋銮战、推拉健体、独舞太极,或坐在石条上聊拉家常,或静静地躺在网床里,听树上鸟语、观地上鸡鸣,逍遥自在。落日黄昏,农人归家,小鸟归巢,夜幕降临,无数的灯光次第亮了起来,闪烁在农家屋舍、村路上空、亭台阁宇。此时,乡村的泥土气息、草木的清香、月光的影子、熠熠星光和柔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绚丽多姿,美丽极了,此时的山后村又是一首温馨的诗!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天涯芳草,实名唐赵芳, 广东省徐闻县人。大学本科毕业,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贵州日报》《云南日报》《广州日报》《中国文学》《青海湖》《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报》《作家世界》《西南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参加全国性比赛多次获一二等奖、金奖银奖。出版论著《改革与发展研究》、游记《一路风吟》、散文评论集《芳草闲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梁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