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龙山 | 故土故人“邓幺婆”​

故土故人“邓幺婆”

作者 周正琴

斗转星移,故乡在变化发展,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离开故乡多年,对故乡魂牵梦绕,重归故里,故乡却已不再是我们思念中的那个样子。这对于长年在外的人来说,难免有些失落惆怅。
缘于对故土故人的思念,我最近利用微信建了一个邻居群,群里的乡亲们一个拉三个,三个拉五个地,大家很快聚集到了一起。空闲时间,一些稍大一点的邻居兄长们开始在群里延续儿时的玩笑,还多数是用我们的乡音。点开微信,看到大家的聊天内容,听着大家的语音,亲切感油然而生,好像又站在了以前的龙山街上,好像又见到了那些邻居。
随着大家的谈笑,有一个邻居更为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那就是我隔壁邻居邓幺婶。大家都叫她邓幺婶,可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叫她邓幺婆。
邓幺婆本人姓杨,嫁来邓家,和我家只是一壁相隔。幺婆算是中等身材。印象中的幺婆,经常穿着极具女人味的蓝色盘纽衣服,脖子上随时挂着做手工的线,那线都是黑色、蓝色、灰色、等各种单一颜色的。幺婆右手的一个手指上随时戴着一个顶针,专门用来做针线活的。功多艺熟,就像卖油翁可以让油通过铜钱孔流进瓶里却不沾到铜钱上一样,邓幺婆做针线活可以不用双眼盯着手里的需要加工的衣服。她一边和左右旁人说话一边做针线活,动作也麻利,还可以在不多一会儿聊天的功夫里做完一件衣服扣眼的手工。
在七八十年代,小镇上的人还生活在买布请裁缝做新衣服的环境中。那时,镇上有一个“缝纫社”,小镇方圆几里的居民的衣服差不多都是在缝纫社做的。但是,缝纫社年代,社里还没有锁边机。衣服裤子的扣眼,以及衣服袖口裤子脚边,那时流行用手工完成。邓幺婆是大家公认的巧手,做出来的针线活精致耐看。于是,社里所有的需要锁边锁扣眼的衣服,都会有人送来邓幺婆家。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我家问路“这里是邓幺婶家吗?”“邓幺婶家住哪里呀?”认识邓幺婆,直接经过我家门口去幺婆家的人更是不少。
幺婆的针线活的确非常熟练。那时候已经50多岁的她,针线拿在手里,把针和线放一个手指上,再用另一个手指轻轻魔法似的碰一下,那线就轻而易举通过针眼,针和线就套上了。经幺婆做出来的扣眼,细致美观,没有一点毛边,衣服袖口脚边和裤脚边,总是缝得平平整整,看不出一点针脚。幺婆钉上衣服的扣子,扣起来不松不紧,没有一个错位的。老人家做的盘纽也饱满精致,就像现在我们叫的“中国结”一样富有中国古老民族的特色 ,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为过。
童心使然,我印象最深的是比较吸引童年的我们的“香包”。每年端午节,我们小镇的居民都会热热闹闹过节。而我们小孩儿过节,就像春节会有压岁钱一样,端午节也会有特别礼物——香包。在那时候我就会特别羡慕幺婆的女儿——我的儿时伙伴邓以平。在她的胸前,会有她心灵手巧的母亲为她做的各种香包——除了有我们戴的简单的“中国心”香包,她还有另外的独特香包,如小粽子、小猴子、小辣椒。那小辣椒,幺婆用红色布块做成红辣椒形状,上面再用一点绿色布片做辣椒蒂,里面装上香料,装些棉花,做出来的小辣椒跟真的放在一起,形状上是难辨真假的。还有那小猴子,她用红色布做猴儿身子,再用一点黑色布料做尾巴和头以及四肢,里面也装进香料和棉花,最后把四肢连在一起,活脱脱一个拱着背正在爬树的调皮小猴儿。
幺婆不但是做针线活的巧手,还热情好客,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
在那依赖煤油照明的年代,每当黑夜来临,街上忙完了一天工作的居民总喜欢聚集到幺婆家里。在那一灯如豆的屋子里,常常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人。尤其冬天,屋子中间一个火炉里,煤炭燃得旺旺的,炉子中间坐着一个茶罐。大家一边喝茶一边烤火取暖,还一边听幺婆讲“野人婆”“走阴”“吊颈鬼”等故事。幺婆一般是边讲故事边穿针引线干手工,但有时,也会放下手里的针线,伸出双手张开十指,再伸出舌头,鼓起眼睛,扮起鬼的样子,吓得胆小的人失声惊叫,其他人就会哈哈大笑。屋子里,火苗在闪烁,灯光也在闪烁,幺婆的鬼神故事在继续,邻居们的笑声常常响起,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的时光!
来幺婆家听故事的人总是很多,幺婆也总是笑脸相迎。有时候,幺婆还会为大家准备一些瓜子糖果之类吃货。来幺婆家的人,无论大人小孩,无论你富有还是贫穷,都会得到笑脸相迎。那时候有一个农村女人“万金元”,大脑有些失常,常在街上流浪,有时坐在我们两家中间一个石头上,傻笑着、翻找着自己衣服上的虱子。童年的我一看到那女人就害怕得躲远远的。善良的邓幺婆却常常收留她,还把自己的饭让给她吃,有时还会送些衣服给她……
正是幺婆这样的邻居,充盈着我的故乡梦!正是生活着这样邻居的那一片土地,温暖了我的故乡情!

文|周正琴

图|黄其均


古蔺同乡会法律顾问由四川腾誉律师事务所提供

地址:成都温江区天乡路二段855号6栋201号

联系电话:028-64258470

(0)

相关推荐

  • 李定林:烙印在故土的青葱岁月

    作者:李定林 同学会晚会终于结束了,时间定格在:2016年9月24日晚11点.只见成都来的摄影师徐老师一手拿着那个单反相机,一只手不停的甩,甩了一只又换一只.看来照相也很累.不一会,他十分感慨地说:& ...

  • 散文||针与线

    针与线 当兵要会针线活,这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本领. 记得小时候看过<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里面有描写母亲对针线活的描述很是记忆深刻,造成了我"一看到针线就怕被刺破手指,而引起公主 ...

  • 泸州邓林:写给蔺沙溪

    (蔺沙溪品牌创始人姜琳女士) 作者:邓林 用一颗红心 带领红星团队 走进千家万户 用博爱温暖人心 感动了蔺州许多 需要救助的家庭 因此而走上泸州 慈善人物的舞台 纯天然的蔺沙溪 蔺州绿色土特产 吸青山 ...

  • 一位四川古蔺龙山籍红军的故事

    一位龙山籍红军的故事 文 李梅 2021年5月9日,我们一行来到龙山镇顺河村顺家山了解一位老红军的事迹. 这位老红军名叫扶(胡)相卿,生于1905年5月,1935年1月红军长征经过镇龙山时参加了红军, ...

  • 被土匪杀害的古蔺龙山乡长柳怀清

    编者的话 国庆假期,喜庆日子.然今日之幸福美好与盛世繁华,却是来之不易,多少革命先烈为今日之强盛,付出热血青春,甚至献出生命. 不忘初心,学习党史:居安思危,铭记历史. 在国庆之际特发此篇文章,缅怀那 ...

  • 古蔺长征故事(11):鲜为人知的刘胡兰式女英雄春秀

    鲜为人知的刘胡兰式女英雄 --春秀故事考 罗  树 01 刘胡兰是全国妇孺皆知的女英雄,而在川南古蔺,有一个和刘胡兰一样十五岁就义的女孩叫春秀却鲜为人知.春秀比刘胡兰大十二岁,是在红军一渡赤水时就义的 ...

  • 古蔺杨司岩瀑布高达76.3米,后方山洞隐藏巨大秘密

    羊嘶岩又名杨司岩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红石嘴附近 摄影 陈乐伦 羊嘶岩瀑布后的山岩中 隐藏着三个洞 有人工有天然 其中中洞高50米左右 洞内有石刻 有朋友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吗? 据陈乐伦先生讲述, ...

  • 四川古蔺籍人民功臣肖斌荣

    人民功臣肖斌荣 胡良伟 1920年1月19日,肖斌荣出生于彰德大坳(彰德乡农业八队,今属彰德街道联合村)一个贫农家庭,读过三年私塾,早年以农业为生.因居住环境地处山高林密.山禽野物出没地带,喜欢打猎, ...

  • 记中共古蔺地下党东区宣传委员严子厚

    △龙南寨一隅 冤屈忠魂 文 雲骥 隆重纪念建党一百周年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党的事业 献出生命的家乡人 祭川南藏龙捭阖华夏 悼古蔺忠魂殚精故里 诗云: 旧中国哀鸿遍野甘人苦 求真理斗柄指航唯马列 天生桥 ...

  •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五)幸福晚年

    [一位进藏老兵的回忆] 往期链接: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一) 苦涩的童年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二) 光荣参军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三) 回家坎坷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四 ...

  • 一位古蔺老人买了二十几株花,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文 王朝政 昨天我到农贸市场去采购食材,偶然间与一个不相识的男子相遇了,是因为该男子正在卖宠物狗,猫,我爱热闹,无事与他交谈. 得知他是内江农村人,因俩个儿子在彭州读高中,他来彭州的目的是找钱供养儿子 ...

  • 秀秀古蔺家乡美,黄荆晨早画意浓

    五月二日来到家乡黄荆老林风景区. 三号早上起床,天已大亮. 走出住地,散发着草木味的空气十分清新,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周边,山尖晨雾缭绕.林木蓊蔚洇润 :面前,花儿盛开,蝴蝶翩跹--- 山野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