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 水敢当一日一答(十八)
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
孔子一向重视教育,有教无类。但有人却说,孔子为了维护皇权,提倡愚民思想。而证据呢,往往就是这句话。
这些人把论语中的这句话,理解为:老百姓嘛,告诉他们怎么做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很明显,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什么是望文生义呢?
就是所谓的: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不求甚解,想当然,不愿意动脑子。向深里讲,是懒惰,阴气重。
孔子,作为一个致力于毕生传道的教育家,最反对的就是愚民!
孔子一生的目标是启蒙人们。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孔子把一生中的精力全部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所以,根据这句话,得出孔子提倡愚民教育论点的人,是既不懂孔子说的话,也不懂孔子做的事,更不懂孔子这个人。
众所周知,古文,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阅读文言文,断句是个水平活。
断句,古人称“句读”
韩愈《师说》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拼音为jù dòu,也称为句逗。
意思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断句’。
断句,的确是个水平活,因为,同样的句子,不同的断句,意思会大相径庭。
有些人呢,坚决不相信孔子喜欢愚民政策,依据是,这句话的断句有问题,正确的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代表人物:清末藏书家宦懋庸。这种断句,是他首创。
如果这样断句,意思就变了,就成了:
老百姓觉悟高,就由着他们去做;觉悟不高,就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些人呢,维护孔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把这句话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肯定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呢?
近代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讲,这种断句,并不符合先秦时代人们的语言习惯。
如果要表达这个意思,孔子会说:“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若是古人果是此意,必用“则”字,甚至“使”下再用“之”字以重指“民”,做“民可,则使(之)由之,不可,则使(之)知之”,方不致晦涩而误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那么,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考古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包含着有字简730枚,其中有多种古籍。其中道家文献2篇,分别为《太一生水》、《老子》(甲、乙、丙);儒家文献14篇,分别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在16篇文献中,除《老子》、《缁衣》见诸于传世本、《五行》见诸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外,其余均为先秦时期的佚文。
在郭店简中,研究者们发现,儒家著作《尊德义》,其中就隐藏着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尊德义》的作者是谁呢?
有人讲是孔子,有人讲不是。
我赞同清华大学丁四新的观点,《尊德义》是孔子亲书。具体论证,今天就不展开了。
《尊德义》中有句话,说:“民可使导之,不可使知之。”与《论语》中孔子的话品味一致,只不过把“由”字改为了“导”字。
但接下来的这句话就很耐人寻味了,《尊德义》说:“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学者用“强”字来解释“知”字,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老百姓可以被引导向正确的方向,但不能强迫他们做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把“知”解释为“强”呢?
因为在先秦时代,“知”字与“折”字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荀子《劝学》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一名句,在《大戴礼记·劝学》篇中写作“锲而舍之,朽木不知”。“哲人”的“哲”字通“智”,所以哲人就是智人,哲学就是智学。
孔子说的这句话中,“知”通“折”,也就是“强迫”的意思。而“由”字也是一个通假字,通“迪”字。
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意思是:对于老百姓,统治者可以启迪、教化他们,但不能强迫他们,让他们折腰。
有人讲,由者,甶的假借字,甶为田间坟头,为人的祖宗归藏所在,为人的由来。引申假借作为由字,由者根源根本也。
知者,传言也,外传而入口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蒙昧者当使其务本明白自己血脉源头祖宗所在,不可以让他们传言,民之知流言也,故不可。
这种理解,我也认同。但摘出来,没毛病。
但具体到这句话在论语中的位置,我倾向于前一种观点。
不管怎么说,孔子不赞成愚民思想,恰恰相反,孔子重视对民众的教育,认为统治者应该启迪、教化民众。
有人讲,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义”字。
其实,无论孔孟,还是老庄,先秦道家流传至今的典籍表明,先秦时代,是一个由“道”降维到“儒”,由“天”道降维到“人”道的时期。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犬戎入侵镐京,周王室式微,诸侯尾大不掉,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层出不穷。
社会降维不可避免。
天道,对人的要求太高了,圣王一体的政治制度也快坚持不下去了,所以,孔子作为道家文化的扳道工,从老子那里也没有搞到真传,只能破天道开人道,尽可能地让道家的思想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落地生根,植根于人们大众。
“人”道的核心,用我们现在的视角看,就是以人为本,由圣人援道入儒,对普通民众施以教化。
所以,我们现代人对孔子的定位,第一就是教育家。
但实际上,孔子如果知道我们把他定义为教育家,他很可能并不满意。
他最希望大家认可他“传道”,而不仅仅是:授业与解惑。
《论语》中有很多孔子的言论,证明他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为政》)
什么意思呢?
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赞叹道:“卫国的人口很多啊!”冉有问道:“人口已经很多了,接下来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孔子说:“让百姓富裕起来。”冉有继续问:“如果百姓已经富裕起来了,接下来又该采取什么的政策呢?”孔子说:“教育百姓。”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治国理念,即主张在富民的基础上进行教化。
让百姓物质富足,仅仅是小目标,让百姓“知礼”,精神上成为贵族,把人与禽兽彻底相区分,这才是孔子教化百姓的最终目的。
这类似于现在我们常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在《论语·尧曰》中,孔子还有句名言:“不教而杀谓之虐。”意思是,如果事先没有教育百姓,却在他们犯错之后杀了他们,这种行为叫做暴虐。
历史上无端杀人,不教而诛的第一个是赵高。
赵高此人,是典型的有才无德,阴险小人。
综上所述,华夏先圣孔子,不但不是提倡愚民政策之人,而且是中国教育私学第一人,重视民众教育第一人,堪称中国教育的先驱。
教育,在古今中外,一直是稀缺资源,被精英阶层所垄断。
中国的人民群众教育,得益于两个人。
一个是孔子。
另一个就是教员。
下一篇文章,准备写一下,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敬请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