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哨 亲戚到
喜鹊哨 亲戚到
胥加山
喜鹊是村庄的信使,如地上的邮差,一个身着墨绿邮装穿行于村庄的腹地,一个黑白分明展翅飞行于村庄的上空,给村庄传递远方捎来的祝福和遥寄出家中的叮咛。
地上的邮差,用清脆的铃声和欢快的笑声,引得村人笑脸相迎;枝头上的喜鹊,用“喳喳”的叫声和尽情的舞蹈,撩得树下前院后厅的人家仰头微笑,止不住喜悦一句——喜鹊哨,亲戚到!邻家也参于到主人家喜鹊哨的喜悦中——李家婶子,中午多准备几个菜呀!你看,喜鹊在你家屋后的老槐树上哨得欢呢,不知是你大兄弟要来,还是你家的小姑来登门!……或许,喜鹊有意撩拨树下人交谈的激情,扑愣一下翅膀,从老槐树上飞到了邻家院前的老杨树上,一样的歌喉,一样的哨声,喜得树下的两个女人憧憬起中午来家的客人……
诚然,喜鹊哨和亲戚是否到,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完全是里下河村庄上的人们对来客走访的憧憬。这种情感最真切的宣泄,莫过于孩子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的一日三餐,是再普通不过的粗茶淡饭了,因为贫穷,饭菜几乎没有什么花样可翻新,吃腻了孩子的嘴,也吃得反了胃,长此以往,孩子的那股馋劲,做梦都梦到喜鹊在屋前院后的老树上哨个不停……梦境的虚幻,令孩子幸福地咀嚼起因喜鹊哨来的亲戚带来的零食,还有中午厨房里传出的香气四溢的饭菜,让孩子在梦中回味无穷……梦醒了,孩子揉揉自己干瘪的肚皮,啧啧舌尖因梦反胃的酸水,重重地叹口起,自言自语,何时我家有客来呀!
孩子对来客的期盼,只是一厢情愿。对于穷苦的人家,是害怕家中来客的,因为来客蓦然造访,会打乱原本清淡的生活。来客上午登门,中午必定要准备些小菜,鱼虾之类的荤菜倒好对付,扛柄鱼叉或拎片悬网到村边的大河走一遭,回来鱼虾之类的招待来客的下酒菜就有了;来客中午菜肴的招待,最盛情的猪肉,是要到村上肉案买的,买少了,孩子眼馋着看来客吃,略显主家小气;买多了,虽解了孩子的馋,显示了主家的慷慨大方,可同时也付出家中一两个月的开支。因而,对于贫穷的人家,大人是不希望喜鹊一上午在自家院前哨个不停,甚至趁人不注意,还会把在自家院后哨得正欢的喜鹊,赶到别的人家上空。下午喜鹊在院前屋后哨,还是让贫穷的人家欢迎的,因为即使下午家中真的来客,“接餐”下碗韭菜面,做一两个荷包蛋缀于韭菜面上,既简便实惠,又不失热情,还省了孩子看客吃面时自己舔嘴唇让大人发窘的场景发生,因为此时孩子在学校上课呢!
在我们儿时的眼中,喜鹊曾是最美的美餐报喜鸟。因而,为吸引喜鹊来自家的老槐树上,免不了,孩子之间发生争吵或摔跤,甚至有人做起交易,同意让在自家树上哨得欢的喜鹊,暂时“借”赶到他人树上哨一会儿,不过条件是,如果中午家中真的来客了,“借”喜鹊哨的孩子下午要带一块骨头给同意者……现在想来,真是滑稽可笑,童真妙趣。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也没有人留意枝头的喜鹊哨声,甚至现在的孩子连喜鹊的名字也叫不上,更不能理解上辈人见到喜鹊而轻吟起“喜鹊哨,亲戚到”的俚语。
“喜鹊哨”退出了里下河村庄人们“亲戚到”的精神天空,然而,退却不了一代人对那段物资匮乏年代生活的印记,甚至人们再次听到树上喜鹊阵阵哨声,树下人迎合喜鹊的哨声不自觉吟起的“喜鹊哨,亲戚到”的喜悦声,愈加懂得珍惜当下的日子,倍感满足眼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