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节,如何才能赢得百姓喜爱?
“爱戏青年团”头条号授权转载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第九届京剧艺术节今年秋天要在北京举行,参加京剧节的剧目已经公示,看了一下这些剧目,办会方针还是沿用原来的套路,坚持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传统戏(必须要经过重大整理改编)“三并举”的方针,以省级为单位,采取各剧团报送,省里和国家的文化部门层层审查的方法,遴选出来之后,放到北京集中展演,没有别选上的也没“浪费”,参加线上展演。其实京剧节将要上演的剧目不用等着看文旅部最后公开名单,有心的朋友只需上网查一查各地京剧团都在排什么新戏就知道了。比如天津京剧院就排了个叫《楝树花》的戏,天津青年京剧团排了个《珠帘秀》,这些戏大概率是要上今年的京剧节的,果然,这次名单里都有。
说起这个京剧艺术节的,我跟它还是算有过交集,2014年,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办,我还是看了三场戏的。有两场是送戏上门,那年安排了很多场次在非市区演出,其中有几场是在塘沽演,因为就在家门口,又是免费领票,我就挑着看了两场,一场是朱啸风(这老头可是个奇人,不知道现在还活着没有)主演的《鹿台亡国鉴》,一场是浙江京剧团翁国生主演的《飞虎将军》。《鹿台亡国鉴》基本还是传统戏的样子,就记得很多配角都很有名气,我记得有常东、唐禾香等等。翁国生的《飞虎将军》说的是李存孝的故事,我就记得开场李克用带领“十二太保”猎虎的情景,明显借鉴了样板戏《打虎上山》的“穿林海”的交响乐主旋律,很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还看了一出戏是重庆京剧团在大港演的《金锁记》,我开车来回八十公里去看这个戏,主要就是一个情怀了。因为重庆京剧团是我的京剧启蒙,当年在重庆上大学,从看重庆京剧团的戏开始入的京剧门,所以他们来趟天津还是想去支持一下,如此而已。其他的戏就没有必要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了。
从手机中找到的当时《鹿台亡国鉴》的节目单
哩哩啦啦地写了这么多闲白,还没进入今天的正题:我想问几个问题,办了这么多年的京剧艺术节,我们繁荣和发展京剧艺术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艺术节推出了这么多的新戏,有几出留在了舞台上?我们办会喊了那么多年的口号“京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真是如此吗?
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京剧还是年年需要大量的财力来输血,还是年年在喊着振兴,其实京剧怎么才算真正振兴了呢?当然可以定很多指标,其实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说,就是观众能心甘情愿地买票看戏,剧团能凭演出养活自己。当然这个标准目前完全没有达到。
第二个问题,截至目前一共举办了八届京剧节,推出的新戏也有几百出之多,直到如今能够立在舞台上的有几出?为了核实这个问题,我还真做了一番功课,我上网扒了扒历届京剧节的展演和获奖名单,一圈看下来,只有第一届京剧节的《曹操与杨修》和《徐九经升官记》算是立住了,其他的戏没有一出算是真正意义立在舞台上,绝大多数都是京剧节演完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排练这些剧目所花的国家公帑,加起来得数以亿计了吧,最后这“性价比”是不是也太低了点,这国家是不是也忒“冤大头”了点,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
第三个问题,“京剧的盛会”可能是真的,反正每次搞活动,把京剧界有头有脸的名家都会请来,热热闹闹的,但是“人民的节日”就是一厢情愿了吧?你想啊,把人民的钱花出去搞了多么多人民不爱看的东西,那“人民”能高兴吗?不说这个,就说京剧节期间剧场的上座问题,按说人民的节日,观众不得乌泱乌泱的?可是据我的实地观察,即使票价如此便宜,还有大量的赠票,可剧场还是大面积的空座,以至于我亲眼目睹政府调动了很多武警战士齐刷刷地坐在那里充场子,军容严整,坐姿整齐,表情严肃,有统一指挥鼓掌和收起,弄得剧场的气氛特别诡异,这也能算是人民的节日吗?
本次参演剧目 《珠帘秀》剧照
赵秀君 张桐《珠帘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大概想了几点原因,与大家商榷。
一是对于戏曲“三并举”的方针,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是不是存在某种理解偏差?
所谓“三并举”,指的是戏曲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同时发展。这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个人的理解,这个方针是针对整个戏曲来说的,具体到每个剧种,还是应该有所偏重,有的剧种历史包袱轻,比较适合发展现代戏,有的剧种程式性强,历史遗存丰富,发展现代戏就比较困难,或者说要形成现代戏的程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到京剧,如今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正说明该剧种遗存丰厚,我们传承保护的责任好像更重一些。创新的话也更适合古装戏,现代戏是不是就不要勉为其难地上马?
还有一个,每次我们遴选传统戏的时候,前面都会加一个定语:“经过重大整理改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其实我想反问一句,这样的戏还能叫“传统戏”吗?我认为,所谓“传统戏”,不仅他的形式是传统的,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内容也是传统的,如今要“经过重大整理改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必然会破坏传统戏里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会使传统戏不伦不类,事实上,编剧也深知改编传统戏费力不讨好,还不如另起炉灶直接写一个新戏省力省心,也符合领导的心理,于是京剧节的舞台上就更看不到传统戏的身影了。
二是地方行政部门急功近利,只是把京剧当作宣传工具,不尊重京剧本身的艺术规律。
现在大家可能有个共同的感受,只要是某个剧团的新戏,他所呈现的故事必然是这个剧团所在行政区层级所管辖区域的故事,基本概莫能外。这说明各个剧团基本都在做命题作文式的东西,但是“主题先行”的东西基本很难有精品,因为他首先的着眼点是宣传和教育,而艺术是次要考虑的东西。诚然,国营剧团大部分都靠当地财政供养,“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但是政府不是个人,供养剧团是为了京剧艺术在当地发展壮大,不是单纯为我所用,简单粗暴地让他宣传,当地的好人好事、英雄事迹完全可以用另外的形式宣传报道,不一定非要用京剧这一古老的形式,其实京剧这个形式并不好用,既难为了剧团,又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何必呢。
行政部门急功近利的又一个表现是奖项满天飞,回看历届京剧节的奖项颁发情况,简直就是个笑话,第一届还好,设立了金、银、铜奖,每个奖项各一个名额,《曹操与杨修》是金奖,《徐九经升官记》是银奖。第二届,金奖就出现了“双黄蛋”,到了第三届,金奖迅速扩充到了五个之多,到了第五届,就不好意思用金、银、铜的名字了,直接改用一等奖、二等奖的名称,而且还是按照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分别给奖,光新编历史剧的一等奖就有九个之多!!还有其他各种名目的奖,基本就是“排座座,吃果果”,每个人都有份。这不就是行政部门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多钱排戏参赛,不拿个什么奖没法交代,只有让组委会给每个剧团都来个奖了。自己玩得高高兴兴,岂不知滑天下之大稽!好在组织者自己都觉得这样搞没意思了,从第七届开始,取消了评奖,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三是文化行政部门一天到晚喊着“为人民服务”,有没有真正想过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京剧艺术?
当然我一个人不能代表整个人民群众的想法,但我想,我们老百姓愿意买票去看戏,必然是心情很轻松愉快地欣赏一门艺术,欣赏他的美感,感受到一种快乐,即使受到教育也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方式。那么,文化部门既然是为人民服务,就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而我们现在的某些部门,一天到晚就是想着要教育人民群众,这从根本上就搞反了,要教育也是人民群众教育你们,而不是你们来教育群众。某相声演员说过一句话“相声不可笑真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同样的,京剧没有艺术和娱乐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有的相声能说成“对口的北京晚报”,招人讨厌。现在的很多京剧剧目就是“活报剧”,令人索然无味,当然听事迹报告是单位组织的,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也乐于听听受受教育,但是,下了班,还想让我们以“受教育”的心态去买票看戏,不是我有病,就是你痴心妄想了,于是怎么办,只有再组织人填充剧场,自娱自乐,继续堕入到无尽的恶性循环中。所以说,我们成天挂在嘴边上的“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怎样做到相结合,不突兀,这是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好好地反思努力。
京剧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