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人类与传统经济学模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类会犯错误。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模型会假定人类的决策行为是绝对理性、完美、无情感、无差错的。行为经济学则试图证明真实的人类决策是如何与传统经济学模型中某些最基本的假设存在直接冲突。真实人类不会像传统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形成偏好、判断风险或进行决策,真实的人都会犯错。框架偏差指的是问题的设计方式将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但事情的本质其实是相通的。自测一下,A投资明年赚钱的概率高达80%,B投资明年亏钱或者不赚钱的概率达到20%。人们通常愿意选择A而不是B,尽管两者的概率是一致的,只是描述上采用了一些“文字游戏”。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选择呢?原因在于人们更喜欢收益,而想避免损失,并且同样金额的损失相较于收益来说,更令我们难以接受。框架偏差的情境很好理解,而我们也正因此,常常做出次优选择。如果要克服这种认知偏差,我们需要记住认准本质及事实,而不要被观点以及文字游戏所影响。人类有一个坏习惯,即从很小的、具有偏差的样本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或许和我们从小写文章被鼓励“以小见大”的训练有关。再来自测一下,A基金连续涨了3天,B基金连续跌了3天。可能会想买A基金,但实际上仅凭3天这样很短期的时间样本,就试图得出选择依据,实际上非常不全面,大概率存在严重偏差。这是因为基金涨跌受重仓股影响,在结构性行情下,短期不同行业板块可能会出现涨跌互现的情况,继而体现在基金净值上。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基金的“好坏”,或者未来的表现。选择基金更应该考量对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的理解,是否认可,以及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判断,并且在“投对本金”上,多下功夫。人们倾向于利用容易获取的数据来做决策,而不是寻找那些有助于做出良好决策的数据。有个简单的例子是,人们在路灯下面寻找丢失的钥匙,是因为那里的灯光最亮。再来自测一下,A基金的广告铺天盖地,B基金从来没听说过。可能很容易选择A基金,投资者在媒体的狂轰之下,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关心,甚至最终购买,这也是广告行为的心理学基础。但同样的,对于投资来说,仅凭借此就做出决策,显然是不充分的。因为能否从投资基金的行为中赚到钱,本质上和这只基金是否进行了广泛宣传,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和“可得性偏差”比较相似的行为学偏见叫做“持续性偏见”,指的是我们经常会高估某一正面或者负面现象能够持续的时间。2001年美国的一篇学术研究中,作者在1998年和2001年分别进行了5次针对未来一年股市预期回报的电话调查。1998年,美国标普500指数首次站上1000点,而在这之前,已经连续上涨多年。1996年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20.26%,1997年全年上涨31.01%,而1998年最终全年上涨了26.67%。在市场连续两位数上涨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受访者选择10%-20%,或者20%以上的年回报。考虑到复利因素,如果真的能连续保持这样的年化收益率,持续多年后,累计复合收益将非常巨大!
来源:A Report on the March 2001 Investor Sentiment Survey, Journal ofBehavioral Finance · Septem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