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36期:永远的哈姆莱特
这两天为了公判大会的是非一直在和不同的人论战。终于到了周末,可以歇下来了。人家也回应了,并启动了调查追责程序。不管回应得如何,毕竟是回应了,就不好意思再打破砂锅问到底了。所以今晚应朋友之邀,来聊聊莎士比亚。
BBC版本《哈姆莱特》海报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和戏剧的顶峰,而《哈姆莱特》无疑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顶峰上的皇冠。说莎士比亚一定会说《哈姆莱特》。这部作品对世界文学史和戏剧史的影响无可比拟。仅仅据百度百科的统计,《哈姆莱特》被改编成电影就有28次,连印度都拍过两部《哈姆莱特》电影!30多年前读大学时看到的由劳伦斯·奥利弗导演并由劳伦斯·奥利弗和简·西蒙斯主演的《哈姆莱特》是最值得记忆的经典,尤其是孙道临为哈姆莱特的配音,令当时年轻的我们痴迷不已。为了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最近我又看了两部《哈姆莱特》。一部是2009年BBC拍摄的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为班底的《哈姆莱特》。另一部是1996年肯尼思·布莱纳导演的美国影片《哈姆莱特》。
BBC版本《哈姆莱特》剧照
在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作品中,哈姆莱特无疑是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独特和丰富的性格生动地展现了人文主义的长处和局限。一方面,哈姆莱特观察敏锐,长于思考和分析,具有思想家的全部素质。他由个人的不幸想到普遍的苦难,由宫廷阴谋看到时代动乱,从而把个人复仇提到重整乾坤的高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又过分相信自己,太重理想。虽然勇于探索,但往往脱离实际,虽然受到百姓爱戴,却不相信他们,始终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步。哈姆莱特在复仇中一再拖延,错过许多良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断和缺乏勇气。这是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哈姆莱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所以,不断地有人把《哈姆莱特》改编成电影、电视、戏曲、舞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所以,了解莎士比亚一定要从《哈姆莱特》开始。
肯尼思·布莱纳导演的《哈姆莱特》海报
但是,看了BBC和肯尼思·布莱纳的两个版本的《哈姆莱特》电影之后,我也对名著改编电影有些想法。在谈这个问题前,有两个前提要说明。一是要使经典名著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就必须要给它注入活力,赋予它新的意义。二是要适应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来改编,而不是机械的照搬。在这两点上,后来导演了《红磨坊》、《澳洲乱世情》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巴兹·鲁赫曼1996年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做得比这两部《哈姆莱特》好得多。《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保留基本剧情的框架上,把故事搬到了热情奔放的巴西里约,使浪漫爱情有了合理的基础,又把时间换到了汽车时代,使炫目的歌舞场面和激烈的车技、枪战场面强化了电影的节奏,丰富了电影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导演选择了当时22岁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17岁的克莱尔·丹妮丝饰演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著名的情侣,把电影的明星效应发挥到极致。反观两部《哈姆莱特》,则显示了较大的差距。BBC那部,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当时的首席副导演、如今的艺术总监格雷戈里·道兰导演,全部选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员出演。在尊重原著方面做得最好,但却是电影性最差的,等于是一部舞台纪录片。肯尼思·布莱纳导演的《哈姆莱特》在剧情电影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并启用了刚初露头角的凯特·温丝莱特饰演奥菲利亚,还有朱迪·丹奇、杰拉尔·德帕迪约等明星饰演配角,比BBC那部电影要好看多了。但依旧照搬莎士比亚的大段台词,全片长达4个小时。这就令人难以接受。
肯尼思·布莱纳导演的《哈姆莱特》剧照
我以为,要让现代观众喜欢经典,首先要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那种连篇累牍的大段独白必须适当剪裁,使剧情更紧凑,情绪更强烈,效果会更好。其次是要根据电影艺术的特点来改编,强化观赏性。比如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就曾经成功地把莎士比亚的两部悲剧《麦克白》和《李尔王》改编成电影《蜘蛛巢城》和《乱》。他对莎士比亚经典的日本化和电影化改造获得了电影界一致的认可,《乱》还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并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提名。从劳伦斯·奥利弗的《哈姆莱特》以后,实在没有看到更好的哈姆莱特在电影银幕上出现了,这两个是主要原因。
题图为劳伦斯·奥利弗饰演的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