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经观察】美国原油出口:油价看多还是看空?
【环经观察】16001
美国原油出口:油价看多还是看空?
文/李志青
来源:《东方早报》2016/1/5,原题为"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的多重影响"
2015年12月18日,圣诞前夕,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法案,取缔持续了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这意味着,美国的原油生产商可以向海外出口”美国产”(Made in USA)的石油。当天,有机构马上预测未来美国原油价格将增加5-8美元。尽管这个法案仍需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才能生效,但一般估计,在共和党的强烈要求和说服下,奥巴马将没有理由来拒绝国会的这个请求。
事实上,有关取缔原油出口禁令,这并非是美国国会的心血来潮之举,而是在1975年中东石油危机后美国采取原油出口禁令后的40年里所产生的日积月累影响的结果。
自美国采取原油出口禁令后,美国国内石油市场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为了实现原油/能源供应上的独立,美国社会就从没在技术研发和政经制度上松懈过,一方面,不断加大原油开采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对页岩油开采技术的研发,并且最终在水力压裂技术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使得页岩油气资源的开采变得更加可行,极大提高其经济性。另一方面,美国社会还将希望寄托在摆脱原油进口供应(包括维持原油供应的稳定性)上的依赖,在政治上,它通过介入中东政局来提高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在经济上则通过对进出口的管制(包括关税等手段)来管控原油市场价格,在产业上,则扶持替代性能源的发展,其中,一个例证就是,其实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通过了《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使用法案》,开始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来取代汽油类机动车。事实上,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国内已经在原油生产上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利益集团。
正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中,时至今日,与1975年的状况相比,美国国内的原油市场已经出现质上的变化,一是国内产能极度充足,以2014年为例,美国原油产量已经全面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相比2013年产量上升了13.6%。二是国内消费增长缓慢,2014年美国国内的原油消耗量仅比2013年增加0.004%。在此情况下,可以想见,美国国内原油生产厂商希望开放原油出口禁令的迫切之情。
当然,美国国会取缔原油出口禁令的意图还远远不止于此,原油产能过剩以及就业等问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因素,除此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支持出口者认为,如果美国出口原油,可以通过原油贸易加强与欧洲的连结,尤其是巩固与传统盟友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能源的独立自主来摆脱对中东的依赖,这些都将有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减少地缘政治上的不确定因素。
那么,美国取缔原油出口禁令后,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总体上,基于原油的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属性,美国作为生力军加入到国际石油市场后,显然会在各相关领域造成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是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影响。
按照市场化的标准经济理论,美国加入石油市场的直接结果是增加石油供给,其结果必然是在现有价格水平上造成供给上的一定程度过剩。因此,尽管短期内,由于合同期限和成本的关系,”美国产“石油未必会很快显现出其价格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无疑是对当下均衡油价的一个打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令油价在长期持续下滑。
不过,美国的加入对于油价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按照地缘政治的理论,尽管这是增加了供给,但由于新增加的供给不是来自于一般产油国,而是来自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此情况下,基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油价如果继续下滑,这显然并非美国的利益所在。未来,在美国仍然拥有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极大影响力的情况下,美国加入产油国行列后,最大的可能是“做多”而不是“做空”油价,就此而言,长期里国际油价将有可能企稳回升。
其次,是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价格变化对美国国内经济的首要影响在于,石油一旦可以出口,那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美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将更易于趋同,从而影响美国国内油价,并在世界石油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提高美国经济的能源成本。
当然,美国原油出口与其他产油国之间仍有一些根本上的区别。在很长的时期内,美国经济都将维持对原油出口的较低经济依赖度,从而不会便成为“石油财政”。就此而言,总体上,美国在原油价格上将不如其他国家敏感,这意味着美国在原油出口上将完全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相对比较灵活,价格低的时候出口少,而价格高的时候就出口多,就此而言,美国原油出口反而可以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一个”蓄水池“,可以发挥其对世界石油市场的调节器功能。当然,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美国不会就此成为”石油出口依赖型“的国家。
再次,美国出口石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美国加入世界石油市场,无疑将对原先的石油市场结构造成的最大影响,不过,这个英雄可能是阶段性显现出来的。
第一阶段,美国的加入将可能瓦解欧佩克组织和传统产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力量,譬如将在局部地区取代中东和俄罗斯成为新的供油国,在这个阶段,美国的原油厂商将以竞争者的姿态出现,体现到市场结构上,世界石油市场将迎来自由竞争的时代,同时,油价则将继续缓慢下滑;第二阶段,美国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后,其他产油国将因各种原因而部分地消耗了生产能力,此时,美国将形成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并借助于垄断地位来获取原油暴利,在此阶段,油价将持续上升。第三阶段,随着其他产油国的持续加入,尤其是国际社会在未来20-30年里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转型,部分削弱美国的市场地位,国际市场的油价又将出现回落,最终降至一个中间区位,譬如40-60美元的区间。
此外,美国出口石油还将给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影响;
基于石油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世界石油市场的种种变动将通过各种渠道波及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总体上,如果美国石油出口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油价的话,那么这个“低油价”无疑是气候变化应对进程的最大”敌人“,它会绑架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产油国以及用油国利益,使得他们进一步增加对石油的依赖。就此而言,美国原油出口无疑将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气候变化应对努力带来一定挑战。另外的一个影响在于,如果美国原油出口刺激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原油生产和利用,这无疑将进一步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抵消各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的积极性。在刚出炉的《巴黎协定》尚未尘埃落定的情况下,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将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蒙上阴影。
最后,美国出口石油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什么对策呢?
一方面,短期而言,尽管中国是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重要进口国,但还不会受到美国石油出口的直接影响。除了美国国会规定不能向TPP成员国之外的国家出口原油的因素外,“美国产”的原油还可能会与其他地区原油存在一定价差,进口的经济激励还不够强。除此之外,美国石油出口对中国有一定间接影响,中国可以受益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下滑,这显然有利于中国在市场上低位建仓,包括购买海外油田资产,扩建战略石油储备等。
另一方面,就中长期而言,最终中国将有很大的可能接受来自于美国的原油供应,一则,从供应区位和渠道来看,美国的原油成本将因为运输距离而变得更低,目前美国就在华盛顿州建有原油出口终端,这显然是针对亚洲市场而设的。二则,受美国加入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国际油价在中长期的回升将影响中国的用油成本,尽管其影响程度仍要视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而定,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美国石油相对还不够”安全”,但原油供应上的多元化显然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所在。
总之,为了应对美国石油出口带来的各种影响和挑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缓油价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要”去油化“,整体上降低社会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二是要”去管制化”,逐步理顺价格市场机制,提高经济的价格灵敏度,减少价格波动的冲击;三是要”去风险”,既要正视美国重返世界石油市场后的机遇,同时也要重视其中出现的各种挑战。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