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注:

团团:圆貌。

庭绿:指庭中草木。

“人生”句:语出晋张协《杂诗》:“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意谓人生短促。

结束:约束。

“景公”二句:事见《列子﹒力命》: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艾孔、梁丘皆从而泣,旁边晏子见之而笑,谓“见不仁之君,见谄谀之臣,见此二者,臣之所为独窃笑也”。景公惭,举觞自罚,二臣各罚二觞。

三万六千日:指百年,喻人的一生。

秉烛:举烛夜游,及时行乐。

解读:

这首诗言人生短促,见秋露下庭而感岁月蹉跎,不如及时行乐。其中“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二句,以世路艰难,无所作为,不如学古人秉烛夜游,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利地位,应该明白世路曲折。这种心灵鸡汤的语言,在大诗人的笔下,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的才情以及人性单纯的一面。

李白的这种人生观在其作品里有多处展现,他对现实的批判多着眼于小人当道、士不为用的政治黑暗,往往会随着自己命运遭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得志时就激情勃发,失意时则渴慕神仙,他不同于庄子在人生层面的终极性批判,也不同魏晋时期嵇康的政治性批判,而是从自我实现出发的个体化批判。

“此篇言人功成当去,奈何恋世不足而谬用心,几百年之内,唯及时行乐耳!识者观之,岂不可笑欤?盖白之言不尽意,意在其中。非圣于诗者,孰能与于此乎?”萧士赟对这首诗的评价为我们理解诗人内心提供了一种途径,也成了历代诗评家评点该作品的圭臬,只是过于实指,显得格调小了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