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一)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注:
殷后:殷代帝王,此处指纣王。
天纪:天道纪纲。
楚怀:指楚怀王。楚国昏君,后入秦卒。
夷羊:传说中的神兽。
“菉葹”句: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以恶草喻谗佞之盈门。
比干:纣王叔父,强谏而遭剖心。
女媭:屈原姊也。
彭咸:相传为殷大夫。
沦没:沉没。
解读:
本篇为比兴之诗,咏史以寄意,有感于忠直而见斥,不必坐实时事。
在唐玄宗统治的后20年,也就是开元末期至天宝年间,由于天下富庶,唐明皇腐化奢侈,且李林甫、杨国忠长期把持国政,将一批稍有正义感的忠直之士排挤在朝堂之外。
李白在诗中将自己比作比干屈原,把李隆基比作殷纣王、楚怀王。比干因为强谏纣王被挖了心,屈原因为强谏怀王最后投了江。这个比喻确实胆大,不过李隆基对李白还不错。可联系前文理解,此处不议。
李白自己在长安当翰林的三年,正是李隆基最为昏聩的时期,宠幸杨贵妃终日沉迷声色不解朝政,整个大唐帝国危机四伏云烟满楼,好多忠君爱国之士却被贬斥陷害。
夷羊,神兽。据说殷商灭亡的时候,该神兽出现在牧野上,后来武王的军队就在牧野将殷商军队打垮。夷羊在牧,就是说有本领的人没有得到重用。菉,很像竹子的一种植物,但是不是竹子。葹,也就是现在的苍耳,有刺。菉葹在古代被认为是两种恶草。就是说一些伪装的和凶恶的坏人充斥在朝堂之上。
彭咸,传说中的殷大夫,强谏纣王不听,投水而死。女媭,屈原的姐姐,曾经劝过屈原不要那么死心眼强谏一个睡不醒的人。面对如此龌龊的现实,李白环顾左右,尽皆漠然,胸腹间充满委屈,只能发出最后的叹息,意在表明自己不想当比干屈原彭咸。
联系李白在长安的经历,他整日跟随李隆基身边,参与诏书的起草,曾屡次跟李隆基进谏。之所以后来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他感觉融入不了杨国忠、高力士等人联手构建的恶性政治生态环境,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异类,是幽兰而非荆棘,是香花而非毒草,联系他晚期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孤愤和牢骚占据了很大篇幅。我们不懂李白,主要是不知道他曾经经历了什么。当然在他的作品中,也没有明言自己究竟遭遇了什么,所以他是诗仙,这也是他悲剧人生的体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