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送沈子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沈子:名不详。
罟师:渔人,此处指船夫。
临圻:临近曲岸之地,此处借指富春地区。也有一说是地名,指江苏南京江宁区一带。
解读:
此诗诗题一作《送沈子福归江东》。这是送人归隐之作,沈子要回江南故乡隐居,诗人去送别,其诗作之隐曲心事也可见一斑,据推测,此诗当作于诗人“南选”途经长江上游之时,大约是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左右。江东,长江自九江起水流斜向东北方向入海,故以江东指称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首句直接入题,点明送别时间、地点、环境。“杨柳”既是眼前之景,也蕴含依依惜别之意。“行客稀”可见送别地之冷清,烘托送别的气氛。诗人的言外之义——如今行客已稀,那么你走之后,岸上的我岂不更是形单影只吗?
次句写朋友脚刚刚踏上江船,船夫就迫不急待地荡浆开船了,诗人只能伫立江边,远远望向渐行渐远的船只,估计船上的人也伫立船头,在回望江岸吧,离别最是难堪事,想到与朋友从此天各一方,诗人怎么能不思绪万千?诗人以细腻手法写近景,却于无言之中引发了无尽意味。
最后两句侧重抒情,诗人伫立江畔,只见大江两岸,杨柳依依,芳草萋萋,仿佛感觉这两岸春色是无所不在的,友人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也是触处皆春。所谓“春光无处不到,送人之心,犹春光也”。诗人估计在想,“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化作无处不在的春色,化作杨柳芳草,簇拥着友人回乡”。两句道出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道出了诗人对归隐友人的羡慕与对归隐山林的向往,明人唐汝询曾评道:“盖相思无不通之地,春色无不到之乡,想象及此,语亦神也”。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感情真挚、哀而不伤,“造出情致,自不落套,非苦思何由得”。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