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长达5000年之久。自秦汉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进入15世纪之后,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逐渐缓慢,远不及西方国家的发展速度,使中国的科技领先优势成为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发展中国,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曾有着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从春秋战国开始萌芽,到秦汉时已经非常发达,直到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都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曾让西方人羡慕不已,其中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一直是国人的骄傲。马克思也曾经评价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1]。1840 年英国人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历史,使这个泱泱大国长期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境地,中国在世界上科技领先地位从此成为昨天。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如此卓越,占据着世界领导地位,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却变得如此缓慢,如此落魄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必然受到自身文化的推进或制约,中国历史悠久,其受到的影响更甚。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科学发展的方向和途径。1 负面影响1.1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地大物博,能够自给自足。在古代,人民定居生产,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的生活模式,形成了中国人勤劳、保守、求稳的心态。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思想家都强调“以农为本”的思想,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围绕农业而展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也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味道,如天文、历法、算术、医药、农学等,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是首要问题的情况下,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它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当时的生产关系是相适应的,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当时合理、积极的思想因为没有随社会发展同步发展,而逐渐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并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求稳、重实用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心态,这使得中国人往往对科学理论兴趣不大,而非常注重实用性的技术,形成一种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所以,在数千年间中国的各种实用性理论和技术领先于西方,如历法、算学、水利、农艺等富有农耕特色的科学技术,而对于科学技术长远发展有重大作用的纯理论如物理学、数学等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使得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远不如西方。1.2 封建思想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巩固自身的地位,对民众进行思想禁锢,使之跪拜于君权。并且在“学而优则仕”的局面下,大多数社会精英都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伦理道德和政治斗争),少有人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科学)。在中国很多传统思想中,并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1.2.1 以德为重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优先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把道德放在个人修养中的首位。以德为重的思想对中国当时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道德学说与自然哲学的互相作用,抑制了宗教因素的生长,使中国封建社会免于走上西方中世纪宗教至上的道路。在中国古代是君权为上而不是神权为上,中国古代的这一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但14世纪后,西方文化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神权阴影,科学同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象占星术逐步发展成天文学;炼丹术发展为化学。而此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越来越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占据中国思想的主流,人们此时还在谈“心性”“性即理也”,宇宙万物之理都归于“心性” [2]。中国人干任何事情都强调以德为重,虽然这种观点没有任何错误,但任何真理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道德的绝对抑制了科技的发展。1.2.2 反对竞争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竞争,在道家思想中提倡“无为”等黄老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很少有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汰的道理,更反对探索和冒险;而提倡安土重迁,讲究中表联姻等,认为这种生活是理想的社会。那些出海涉险的人都是为生计所迫,甚至被朝廷视为匪类和化外之民。但要探索真理,不可能不冒险,不陷困境,不毁伤身体乃至牺牲性命。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观,以及“成事在天”“知足常乐”“不求甚解”等等消极说教,也大大扼杀了中国探索创新的活力。但从宋朝以后,到明清时期,我国成为大一统的国家,国家内部竞争减弱,儒家和宋明理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以至到明代的科技就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1.2.3 迷信权威中国传统学术讲究内省、顿悟而忽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更无实验验证。学术思想也借权威以推行, 而一旦居于尊位, 便可据此论证一切。如孔子号称博学, 但学他对越人得到一节可装满一辆车子的大骨头, 不加考察即断言为防风氏之骨, 实为信口开河, 而因这是圣人说的,人们也就深信不疑, 这种学风支配了中国学术界两千年 [3]。传统文化的这种以思考来归纳天人之一切之为理的思维轻视对具体问题、现象的解决, 缺少推演, 缺少实验, 缺少西方所发展出来的所谓自然哲学科学赖以创立和发展的基础, 是不带偏见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正确方法。这样从传统文化中便无法延伸出具有近代意义的科学精神。1.2.4 封闭保守长期以来,中国人养成了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不重视信息交流,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不愿与他人交流、探讨。顾虑他人褒贬, 不尊重自我感受, 性格优柔谦逊, 不够独立自主。如“枪打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 等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这种保守的国民心理限制了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创新思维, 防碍开放、自由和主动的习惯的养成,使人们不敢冒尖、不敢标新立异, 从而禁锢了科学的创造和发明。1.3 文化的排他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封闭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仅对外来文化需求少,而且对外来文化具有排他性。从具体地理条件看,中国地处东亚,东临大海,北临沙漠、西阻雪山。中原王朝出现后,周围都是文化落后、人数稀少的游牧民族与小邦,被称为“蛮夷戎狄”,不构成对中央王朝的威胁。间或“蛮夷”们用武力征服了中原,也很快被同化了。由于幅员广大、物资丰富,中国人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万物皆备,自给自足,无求于人。甚至在明清时代出现“闭关锁国”的现象。这与有许多文化水平相近的民族、国家并存争雄的欧洲是不同的。尽管欧洲的发展也经历愚昧、启蒙、封建压迫、宗教裁判等黑暗时期,但进入近代以后,各国开始稳定、发展、竞争。由于没有处在一个王朝统治下,由于各国幅员、物资没有中国那么大而多,由于传统习惯势力没有中国那么强,由